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楼主: Joseph

[职业规划] 没有星星的夜空(第三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4: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脑海中翻出的第一句话就是PRMS(2007)1.0中的第一句:“The estimation of petroleum resource quantities involv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volumes and values that  have an  inherent  degree  of uncertainty.  ”——当然,这句话到了2018年有些调整,也并不再是这个指导文件的第一句话了。

    真的知道石油行业风险所在,真的知道石油行业风险大小的人怕是没有几个可以像马总这么云淡风轻的把“挨两下子”挂在嘴边罢。

    别的不说:在哈萨克里海区域或者克孜洛尔达区域做两万平方千米的非常规或者致密气藏勘探本身就是一个很扯的事情,任何一个有专业修养和专业底线的人都应该看得出来这本身就没有盈利可言。Matt时代开始启动,到马耀东时代正式铺开的喀绵项目是一个谁都能戳破的肥皂泡,砸下去至少数亿美金——因为这个项目其实一直挂在集团那边,具体收购数额并不为石油公司这边知晓,但是大概怎样一个量级却可以从集团做的公告中查询得到——和邀请大批石油大学的专家学者来给它站台并不能解救它的风险,而是在增大它的风险。这就好像:我不小心开车撞一个人,那么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如果我驾车逃离现场则让我对于事故的责任可能会增大到百分之百;如果我进一步移尸灭迹,则可肯定是进入刑罚领域;如果因为警方追赶而乱闯红灯,则陷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直接拿出武器对抗警方,则扰乱执法甚至是走向了故意杀人的程度。

    石油领域,能把风险忽略来谈机遇的肯定都是外行。能把外行的话说到掷地有声的,好像都在石油公司。

    比石油公司更蛮横的就是集团公司,他们一遍又一遍加快着走马换将的节奏的同时也将石油公司任何可能的长期规划都丢进了废纸篓,更是把它派到石油公司的每一位高管逼上了不得不押宝的赌徒状态。

    看着马总充满血丝的双眼,我会想起的第二句话来自柏老师那句点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柏老师用这句话批评马总,我用这句话批评把马总派到石油公司的人,或者能够管到把马总派到石油公司的人的人,甚至是远在他们之上很高很高位置的人。没有区别。他们通通都没有区别。

    马总犹在那里跟我谈他听说的员工们各种小道消息。

    “事情没有大小,每个事情都非常紧要。做管理,就是要把握好流程和节奏。你看看贺总、李总、胥总这些人,他们都是这个思路,抓就抓细,真抓实干。对不?人家库让怎么没有传出来这些东西,偏偏研究院总是有这些东西,上面就没有人捉摸这个事儿吗,对不?你看着小,上面看到的是一个总的趋势、总的形势。这就像一个国家一样,一个一个的事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行业的势头。为什么那么多透着都在往新兴互联网上砸,为什么那么多商业模式并不完善的公司还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的规模、很大的体量。你得捉摸这些事儿,要有意识,要懂政治。”

    是的,是的。即便是战武也在寻求政治避难的渠道呢,在石油公司这并不是管理层的必修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2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seph 于 2018-12-21 08:55 编辑

    “你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吗?”马总突然问。

    “嗯?”我一下子被他这个问题惊到了,茫然不知所对。

    马总道:“我是听他们说的你一直单身,哈萨克也无所谓,加拿大也无所谓——”

    我胡乱点点头,也不知道该不该把Yoyo这一段极其短暂解释给马总听,更难堪的是我并不清楚他到底知道我的哪些情况: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又只是道听途说。

    “陈墨啊,”马总突然声音压低了一点儿,但是并没有失却那种惯有的霸气,“当年常山赵子龙怎么说的?大丈夫只患事业之不立,何患无妻。我跟赵子龙算是老乡啊,打小听评书都讲的是他。人在这世间能走多长时间,又能有多少时间真的说是放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你捉摸捉摸。你不糊涂,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三十几岁,正是身强力壮,要能力有能力、要干劲儿有干劲儿、要经验有经验,错过这个时间,你想想,基本上就是错过一生。”

    我也只能点头称是。

    马总叹了一口气:“人哪,都是这么走过去以后才知道哪一步该走哪一步不该走。很多小事儿,走不走都无伤大雅。但是有些事情可能就需要你多费些心,要捉摸,要体会。我去北大读EMBA,我感受很多、很深刻。那个时候,孙总也在这个班上,他还只是三家公司的法人,也是到处走到处看,找一些新的方向。为什么公司要改名,为什么就定了能源为主业?他也是突然就想到了,突然就把业务穿起来成一条线了。其实他也没有别人想的那么神秘莫测,只是有时间就把精力放在寻找机会寻找途径上,不停的找不停的试。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其实也才四十岁,每天都跟我说时间太少,时间不够。我帮他去考察油气项目,我们一起也就五六个人,一个月下来看七百多个项目。不光是看这些个技术,更重要的是资源配置、财税政策这些个,这比技术难,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每一部分都需要你非常小心的去对比。四百亩,你们现在都觉得是谷志峰他们搞起来的。孙老板他们当初也不是就看了他谷志峰一个项目,只是选他出来。往起弄这个事儿,陈墨啊,不是资产本身,关键还是有人。当时孙总我们认识没认识到项目并不是很理想,一句话:认识得非常清楚。怎么办?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项目都是这样的现金流有问题的区块。我们选项目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合伙人,认识本国的关系网,渗透进去才能逐步扩大业务发展。哈尔别斯在哈国排老九,那油气资产在他手里多了去了。孙总跟他在荷兰海牙谈了一次,回来就跟我说:不选了,就这个四百亩,再难拿着这个起个头儿,后面有的是可以做的。你看看,现在多少资产在咱们兜里边,上百亿有了罢。孙总怎么规划的?三年一个小台阶,区块得有规模;五年就要上一个大台阶,拆分板块上市。谷志峰他们后来为什么不成事?他们太陷在油气资产本身上,总是打算油气资产本身那点儿钱,打算四百亩那点儿钱。四百亩就没什么赚头,四百亩就是个敲门砖。想从四百亩上回本儿,那你得有翻天的本事。这种事儿,孙总还没拿到过任何能源项目的时候就定了主意。为什么集团公司拿喀绵,喀绵就是规模经济。我来石油公司,首先抓的就是喀绵。人力全面投入,百分之十股权和联管会设置。勘探区块不能像四百亩这么小气,算小账油气都要算死。勘探区块就是新经济,必须要有足够的体量和规模去引导投资。......”

    我静静的听着,就好像很久以前陪着他出差听他说自己在工厂车间里怎么立规矩一样,他讲的事情不仅仅有条理,还都有很强的故事性,有时候他不忙的时候甚至能够将故事中很多细节再拆出许多详细的道理,引着人不断去回忆和反思。

    尽管很多同事都在他一来到公司的很多俗气做法上看出来他出身不高、气度狭小,但是我承认这些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没有这个半吊子CEO的莽撞可能也不会让我找到一个自主完成概念开发方案框架的勇气,更不会相信自己完成了之后还能有更大的动力把自己的预想去做实施与更新。就像他说的那样,人有时候可能有几步是比较关键的。

    谷志峰教会了我有更好的视野去看待区块收购和区块运营中的流程,这是我离开油服行业以后必须蜕变的第一步;然后马耀东则让我领会到更多资本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管理失误将会带来的风险;我甚至预感着我们石油公司的下一任明总经理会教我更多东西,但是也会更短在管理位置停留;再下一任?再下一任可能真的会教我一些终极道理,不是通过马耀东这种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0: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人,得粗线条一点儿,别一点儿小事儿就过不去。”马总脸上看不出他有什么心态上的变化,只是似乎比上次一起出差要更加健谈,“男子汉嘛,最重要的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秦叔宝其实不算是顶尖儿的好汉,进不了前十。但是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也是响当当的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人物。论武功他比伍云召、雄阔海可能连一半都算不上,但是综合能力就不一样了。对不?”我这人喜欢看书,但是比较少看评书演义,他说的这些虽则也都知道却真的并不熟悉,“我看你,就像伍云召,有万夫不当之勇,杀敌立功斩将骞旗用你就是最好;但是人家贺总是什么?人家是秦叔宝。你这个能耐,是将才;秦琼那个能耐,是帅才。对不?将帅用命、君臣同心才是国家兴旺的基础。对不?......”

    我大概齐也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而且也部分同意他的观点:贺强是一个综合能力跟我比起来要好很多的管理者。他的业务方面也许并不一定只在地质或者油藏或者采油或者作业之一点,他所长者是在大的采油厂见识过真正的大阵仗,胸中颇有些格局是一般管理者未必能够有的,兼之能言善辩、见风使舵,在政治见解方面更有我远远不及的本领。

    “......贺总这个人可能是恃才傲物,轻浮浪荡了一些,做事情有时候没有什么条理,做决策有时候缺乏逻辑。可是这些也不重要,关键点他都把握的很清楚,一下子就能盯在关键点上,精力用的很准很到,有他一个人有时候可能胜过用你们这一群人......”

    我胡乱听着,脑子里突然跳出了Kyra对贺总的批评:管理如果不是用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那还有必要招一个团队吗。其实这话用在贺总身上和用在马总身上估计都没有很大的失误,甚至武断点儿说,用在我尚未谋面的明总身上也总不会有太大出入——只是因为我看到谷志峰、马耀东,再看到盛世才、张向前、贺强、李志魁、胥明澹等等就已经非常清楚孙老板他们那个管理团队在信任怎样的一群人,他们信任的核心是“经验”、是“见识”。所谓“见识”还不是一个知识体系,而是“吃过见过”,是一个“体验”性的过程。所以你看Matt到马耀东都在强调着前线和产量的意义,也都更加看重的是前线的贡献。Matt对Brett的信任到不信的过程,折射着孙老板体系中某些高管对Matt从信任到不信的过程,也折射着孙老板体系对马耀东从信任到不信的过程,未来还将折射着孙老板对明总和他的后继者们同样的信任和不信的过程。他们选将没有尺码,弃将没有章法。嘴上说自己比外企讲究人情味儿,干事情其实还没有外企有顾虑、有分寸、有容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seph 于 2018-12-21 10:34 编辑

    说实话,我并不是因为Matt、马耀东的个人能力或者Brett、张向前、贺强、李志魁的个人能力在推测这个管理体系的得失,那已经变得没有多么重要。因为我在自己有限的观察窗口内看到的他们都有着很丰富的个人阅历和很强硬的管理手段,只是更清楚在这个观察窗口看到的是他们的能力和阅历都没有更长时间去向更高层管理者们去证实,而且他们在管理上的确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以真的从他们个人那里通过制度的方式留存到石油公司里。

    马总上任以后,首先就要清除Matt留下的一切印记。他先是改换了一番管理结构,取销了Matt喜欢使用的所谓“技术管理群”、“后勤管理群”的跨部门管理层级。然后就逐个去掉每一个办公室原来Matt喜欢张贴的哈萨克风光或者四百亩井场照片,改用红色大字去写“务实求真、奋进自律”之类的口号。明总到石油公司以后也是首先就要清除马耀东留下的一切印记。他已经开始重新设计管理结构,估计接下来也肯定会删除马总在每个办公室、会议室里放置的文字口号而换上他喜欢的口号或者别的东西。

    谁知道那会是什么东西,谁会真在乎那会是什么东西。那些东西最长时间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现在看起来可能还会不足八个月,就会被新的印记替换。谁的印记都会崭新的出现,谁的印记都会被崭新的抹去。就像人躲在一个屋子里看着四季轮替,鲜花总是会替换掉某些绿叶,而今年的花也肯定会跟前几年的花有很大的很多的不同,然后人们也清楚知道它们最终都会被风吹落被雪掩埋。甚至干脆被看惯的人当作一个正常的现象播放着,当作一个自然出现更替的背景冷落着。也许它们总会在它们一出现的时候觉得它们是在统治着它们所占有的领地领空和一切视觉所在,但是它们也同时在担心它们如同它们的前任一样在那个庞大的被统治阶层中间,被那个随时被捉弄随时被践踏的阶层,用他们自有的和驯服的麻木茫然和愚昧去玷污、去蹂躏、去遗忘。

    管理者们也许会奋进于他们的自身目标,也许会奋进于被管理者们的共同成长,也许会奋进于团队激励,也许会奋进于事业巅峰......他们所希望做到的和所希望留下的最后都被他们的征服研磨成琐碎和凌乱,——被嘲弄,被羞辱,——一如他们曾经以为他们是这样对待着那一完全没有什么反抗的群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seph 于 2018-12-24 08:46 编辑

    对资本的态度,我们可能总是有些复杂的情绪在作怪。心理上就算是接受了这种现状,却仍然在某个角落忍不住会叫嚣着“剥削”。

    怎么说呢?孙老板一次都没有在石油公司出现过,也一直在派遣他信任的同时也猜疑的高管来处理这部分业务。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拿了他发的工资然后让他派的这些没有长远规划的主管们拼命折腾,就好像老板并不是希望我们付出智力成果而是我们可以被驯良的放弃自尊和职业梦想。

    我们不是布鲁斯-韦恩,我们不是皮特-帕克,我们不是克拉克-肯特。我觉得: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特异功能,也不是因为我们不是记者,而是我们真的过不来“双面人生”。

    但是我们的各位主管却是标准的蝙蝠人、蜘蛛人、超人,因为他们需要持续生活在一种与自己公众身份形成拉张效果的阴影之中。戴上面具的时候似乎他们无所不能,面具下面他们比谁都更加恐慌。

    反倒是如同马总这样平和的放下了一些什么的这个时候,他们更容易跟人接近,即便是你跟他有不同的意见也变得比原来更容易沟通。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甚至变得比就任前更鼓励你有不同的想法,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新班子跟自己领导时期出现更多的困境。

    只是有一点:他们其实仍然有另一些面具戴在外面,他们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对孙老板和整个公司、整个集团的意见肯定仍然像新闻联播一样正常。我并不是说他们有着怎么样刻意的隐藏,而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在一些事情上因为不断重复而形成了“狗看到灯光就淌哈喇子”的回路。更何况马总虽然是不再继续负责生产运营的主体,但是仍然是公司官方列名的董事长,很多场合下石油公司、集团公司向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积极引导的时候仍然是马耀东在站台。这个情况其实远比我最初的想象更为复杂,因为马总这个董事长的位置也是跟他确实向石油公司注资有关(属于私募,在集团公司的公告上是看不到任何资料的),一直持续远比他坐CEO位置要长很多倍的时间。

    马总甚至是重拾了Matt当年劝我加盟时的说法:布局中亚意图就是剑指中南欧,这与中国现在布局一带一路的大格局正相呼应,所以石油公司的格局会在胥总把整个阿尔巴尼亚资产盘活以后有了第一次飞跃;然后就是布局南美洲和非洲,未来的世界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并不是中国,也不会是印度,而是现在普遍认为掉进“中产阶级陷进”的南美和“贫困落后”的非洲。马总说,很早以前,甚至还是孙总没有去EMBA的时代他就已经在思考这些全球化布局,他还没有欧洲资产的时候就在卢森堡和荷兰注册了资本管理公司,然后又在开曼群岛也注册了资本管理公司;中国集团公司上面的大股东现在是一家香港公司,香港公司又百分之百被卢森堡公司持有,卢森堡公司的百分之多少再掌握在开曼公司的手中,......,就这样,就像公司启动收购A和C项目的时候可以同时从几个公司发起,甚至可以不以中国公司的名义出现。这样的玩法,哈萨克那些大富豪们也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套路,据说孙总第一次见到哈尔别斯的时候听说他的油公司的母公司虽然在荷兰,但是如果收购母公司则需要通过伦敦和多伦多两套手续就马上同意了四百亩项目的收购。按照马总的说法,孙总这个人虽然可能有时候偏激,作资本运作的时候赌性十足,但是绝对是一个大玩家,胸中丘壑、洞见观烛,这才从哈尔别斯这一番布局上看到了集团公司下几步需要盘桓的关键机要。只要北美区和欧洲区一设立,孙老板肯定会进一步谋求跟俄罗斯的合作,形成一个北半球的大联动经济体。集团公司的股价虽然比起去年的高位已经不足三分之一,但是最近要不是因为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可能早被C项目的谈判利好消息推动着上一个大台阶了。

    我只是默默的听着,心里益发觉得C项目对于马总来说几乎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可以救命也可以压垮。而且就我在石油公司的经历来说,其实没有看出孙老板气象万千和资金雄厚。差不多恰恰相反:孙老板越来越着急整个整个管理团队的换掉石油公司的布局就说明石油公司对于这个大富豪的压力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无足轻重;他死命留住喀绵来作样子却只能靠抵押四百亩、抵押库让来进行资金周转则说明他的习惯是短线资金运作,完全不熟悉石油行业的长线规划。C项目的投入可能是第一次出现了石油公司自己无法通过银行质押和项目定向增发完成资金筹措的情况,这不是孙总要布局全球,而是马总必须画一点大饼来吸引孙总为这个项目出具更高的担保。

    王朔怎么说的来着?《玩的就是心跳》,说的没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0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是什么意思。在不同的场景下,我可能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

    当初在Brett手下的时候,最希望做的就是把四百亩的深层油落实下来,再就是把能够几个边缘的区块的油水关系都理清楚些。

    在张向前手下的时候,一开始最希望做的仅仅是帮他分析清楚几个国内区块的地质风险。

    拿到库让FDP项目的时候则更希望是好好把库让的三年到五年开发规划做好。安安静静能够把自己眼前的日常事务都安顿了就好。

    刚刚派去库让的时候,最想的就是搞好信息沟通,直接减少前后线数据的往返和观点碰撞中的基础资料不对称。

    被贺总发回国,半休假半等待的时候,最想的就是不要再有什么事情排到我头上,一天能睡个懒觉就好。

    马总跟我说做事,说的很大,因为他作为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也只能从大事上做出分析、做出判断。

    “胥明澹接阿尔巴尼亚恐怕接的也挺费劲儿,”马总突然话题一转,说起C项目的事情,而且似乎对于这根救命稻草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期望它能运行到位,“按照他在海油海外一样想组织一个‘梦之队’,全都用的最贵的人,这么搞不一定能跟上集团的节奏。而且现在他这个班子是全石油公司成本最高的一支,多少人都盯着他,一点儿闪失都不能出。陈墨,你想想这个事儿,谁能在决策过程中确保万无一失,对不?而且就算是他真的没有什么实质性过失,但是人在加拿大的在加拿大、在阿尔巴尼亚的在阿尔巴尼亚,谁来确保他跟总部沟通和集团沟通的质量。对不?A项目,我们都知道,”他眨了眨眼睛,“这是跃上欧洲和北美的一个跳板,——就像四百亩是跃上中亚的一个跳板一样的作用,——但是这个跳板可能在现在的油价条件下比四百亩还贵,而且经过了四百亩的稠油开发也很清楚这个项目要想盈利是很难的,而想省成本又是看不到产量规模的。对不?我把你放到C项目去就是因为担心胥明澹没有很清楚他组建的这个团队给总部给集团造成了多大的压力,他要是没有弄清楚他现在做的事情会在多大程度上拖累总部那可能就会一味跟着加拿大人的思路继续走,这个团队要是运行不好就会非常危险,你明白不?”

    我点点头,头上和后背都开始冒汗,心里却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跟马总商量一下胥总给我数据帮他做油藏静态分析和产量递减分析这个事情。

    马总继续道:“我看采办那个王菁晖挺贴乎胥明澹的:她早晚肯定会上那个项目去,她那两把刷子我算是看得透透的了,要不给C项目透一个大窟窿就不能算完。你别跟这种人总扯不清闹不明的,她是个工作很有问题的人,看事情很偏激。别的也不跟你说了,就说是这个库让的采办的事情罢,她经手一个提一堆问题、经手一个提一堆问题。贺强对她也是很有意见。采办就是一个辅助岗位,不能因为采办流程影响生产。她整个儿给弄颠个倒,一上来就说不符合这个采办制度那个采办制度,那些制度我听说都是她拿着西部大陆的英文抄过来的,那些制度一个是不系统,再一个也完全跟哈萨克本地的情况不对茬儿。事情一到她这儿准有情况,一准儿要耽搁两天。你就甭搭理她,晾着她该走你的流程走你的流程,她也就老实了。”

    这些说法,有相当一部分显然是贺总的汇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我并不否认Amanda工作中搀和了太多的个人情绪,但是经历过很多女主管的我还是能厘清她哪些部分是单纯的情绪、哪些部分是非常理性的决策。而且作为一个石油公司的采办代理经理她的付出非常巨大,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超过她能力和她角色很多在推动着整个公司向着制度化方向缓缓的移动着。只是她有时候过于个人化的推动工作的行为可能对于另一种个人化风格的马总和贺总这些人看起来就太不懂得尊老让贤,甚至可能在现阶段来说甚至会怀疑她有对马总落井下石的故意了。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一点儿都不怀疑Amanda会对马总和贺总找机会落井下石,她已经不止一次明确表达过她对于这两位主管的不满,而且也一再找途径希望反馈他们因为对于制度的不断违反而给石油公司和库让公司都造成了不必要的运行风险。就算她制定的制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理想化倾向,而且也远没有西部大陆原系列那么成体系,但是我并不希望我们因为这种制度漏洞就可以随意跨越制度,尤其是这些被认为存在严重漏洞的制度都是马总在任的时候逐个签署颁行的。

    当然,马总肯定比我更清楚现在Amanda她们一班人都在起劲儿的围着新到任的明总在起劲儿的吆喝,也比我更清楚现在他在公司里的影响力已经极度式微,甚至有可能连我能闹腾起的波澜都比他还大一些了。他清楚,但是他自信仍然有眼光、有决策能力、有超越于现在这种乱象的稳定性。而我,也的确是因为敬佩他这种胸襟、这种眼界而愿意不避讳个人发展的危险与他保持一个基本的接触,就像他仍然在原岗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10: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四

    飞机上我做了一个很吓人的梦。

    我还很少能在飞机或者火车上睡这么沉,这一次是突然就睡进了一个荒诞却异常有质感的梦境。

    我的女同学躲在一个很破的床里跟别人在-做-爱。她的头发散乱,有一部分还汗津津的贴在脸上和脖子上。是的,我看到她的时候她还在喘息,鼻翼随着喘息在有节奏的律动。脸红扑扑的,脖子和胸口都带着斑块状的潮红。

    那个男人,好像并不是陌生人,我们这些同学当时都叫他山羊。我的印象里女同学是追求过山羊的,当然一次也没有得到她的确认。

    大学时代,山羊是一名运动健将,擅长短跑、足球、跳高、跳远。他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宿舍里做立定跳远或者负重下蹲,大腿肌肉绷得好像每一条肉丝都能透过皮肤让你感受到粗糙的韧度。好像大学女生对于运动好的男生会完全丧失抵抗力:她们都在瞬间变成百分百的荷尔蒙动物,随着每一个运动和每一个姿态去鼓噪自己和同伴的热情。——就像她们会经常批评男生的那样,“下半身思考”。

    我能观察到很多很多细节:甚至是大腿肉颤抖,胸口一小汪汗液,床单上的各种角度压痕和浸润。

    同时心里涌起的是无尽的酸涩、羞愧、愤怒。在梦中她自然并未去世,好像我们之间那种联系的割裂并未消除我内心不断不断翻起的嫉妒和失望。是的,我曾经不止一次想像过她像一只肮脏的雌兽那样裸露着自己,消耗着自己。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痛惜她的遭遇,因为我甚至会担心她丈夫发现她的情况时可能无法原谅她。也或者我只是置换着那种感受,觉得自己无法原谅她。

    她在梦中极力辩解着,说她从未跟山羊有过什么。

    有人神手到她的下身去摸索,更多的手伸向她的深处去挖弄。然后是各种耳光和呵斥。

    我没有同情她嘴角儿渐渐渗出血来。

    她的牙齿将下唇咬出一个一个的斜口子,那些口子我没有感受到疼痛和血腥。有一种我曾经熟悉的柔软仿佛在某个阶段把她跟我做了什么样的互换,我甚至能够感觉到牙齿切碎下唇所发出的细微声音。而我好像在希望这样一个被羞辱的感觉里能够震醒一个无法自视的灵魂。

    贤达也曾经说过:识人易,识己难。人一生下来就留着眼睛往外望,满世界的都是需要记得的物事;好像大家都满世界陪着这些物事跑啊跑,再也没有闲工夫对自己下点儿功夫去。

    她的绝望渐渐的显露,她的笑容里、她的泪水里都涌出一股一股炙热的、鲜活的不屑。她好像用一种自我放逐来羞辱着羞辱她的人,这好像激起了更为强烈、更为疯狂的报复。

    没有人去指责山羊,也没有人看到指责她堕落的愤怒中有着想要独占她的渴望和无法控制她的失望。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简短凌乱的死亡的味道。

    她甚至开始新一轮的伪装高潮和把伪装故意展现出来的夸张,就像是一份请柬,一份邀约。

    我在胸中被她迷茫的眼神和狂躁的叫喊鼓励着,好像有个魔鬼在透过她向我叫喊:杀死她,杀死她,杀死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一身大汗的从梦里醒过来,然后才意识到这个梦完全是若干年前做过一次的。

    有些细节可能已经被新的东西替换了,但是整个框架却基本上完全保留着,只是那一次我记得最后我是要挥刀去切她的颈下动脉。吓醒的时候她也被我的呼叫吓坏了。正是大半夜的时候,大概还没有过午夜,身边睡着的人突然嗷嗷怪叫着手舞足蹈。她叫醒我以后赶紧去隔壁看了看她儿子好好的睡着才放了心。

    “做噩梦了?一直喊杀了你,杀了你的。”她好奇的看着我,就凑过来帮我擦汗。

    我慢慢的箍紧了她微微有些发凉-赤-裸-着的后背,感受着她慵懒懒的隔着被子贴在我身上。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揭开被子角儿把她让到我的被窝里来。她的身子突然僵硬,然后就抖了起来。她显然知道了我梦见了什么,因为我的眼泪就像止不住一样顺着眼角儿胡乱淌着。但是我们都没有说话,只是耗尽全力去靠近些。她的心跳甚至比我更响一些,脸上渐渐渗出冷汗,嘴唇都青白了起来。

    这一次,她没有在我身边,我也没有流泪。

    是的,如果不是梦在提醒,可能梦最终还是会被自诩记忆力不错的我给忘记掉,就像现在我怎么都想不起她腿上的细毛靠到我身上的感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了。是凉凉的痒痒的还是热热的光光的?或者根本就是某种零碎的移植的想像的东西在偷偷拿走真正的她?

    有时候真的会忍不住希望那个勇于把脖子伸进那个致死的圈套中的人是我而不是她,——让她不小心去再一次梦见我,而让我可以用哪个渐渐消失的朦胧去不停不停的折磨她。

    我盯着窗外远处一处不知名的大城市那黄黄一大片灯光七拐八拐的绵延着,听着飞机引擎奇怪的轰鸣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3: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按了服务钮问空姐要了杯凉水。

    机舱里仍然很黑,绝大多数人都闭着眼睛沉睡。我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把自己和某个陌生人的梦联系起来,看一看别人都在梦里到底看到些什么。看看他们会不会也跟我一样经常会被自己的梦吓得一身的冷汗,尤其是意识到梦中的主角儿其实已经在几年前过世。

    同学的死发生在我们断绝往来有一段时间以后,我听其他同学说到的时候还是不断在心里感到那种被人用冰冷的利刃慢慢剌了几下的感觉:热辣辣的、冷飕飕的,好像血涌出来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带空了整个身体,让人就在一种持续的眩晕感里体会着某种晦暗的清醒。那清醒就像冬天窗缝儿透进来的细风,-淫-淫-奕奕,绵绵密密、无止无息、若即若离。恨不能一口血就把这清醒都喷出去也算是尽了一时相思一世别绪。

    虽然做梦会梦见她的死,但是却从未真的设想过她会好好的,就在一个奇怪的牵引中丢下她最最牵挂的儿子,结果自己。

    好长时间我都没有在同学群里说话,再过一些天就干脆退了出来。真的怕有人突然说起自己曾经跟她有过什么样的过往,好像自己不说一点就对不住她,但是细细去想却觉得没有哪一部分真的可以说给别人。

    默默的喝着水,渐渐知道自己之所以突然又梦见她只是因为不小心熟睡前正在读Ray Monk的Bertrand Russell: The Spirit of Solitude,也有些年头儿了,停停顿顿不能读完。

    虽然知道罗素的私生活并不是传记的主题,但是读着读着还是会因为自己持续的不适而换另一本书。

    最初买下这两册价格昂贵的原版书也仅仅是希望学习英文之余还能借由Monk对罗素在数学和哲学领域的评价来纾缓自己的道德压力,谁知道越是要读下去的时候反而越发觉得道德的重击不肯轻易停歇。甚至有时候会梦到自己跟不同的熟人都上过床,还要面对死者冷嘲热讽般的调侃。

    还记得是在刚刚听说她去世消息不久,我就梦见在她家里跟她的一个同事在厮混,她从门外回来的时候风尘仆仆,还带着一丝奇怪的歉意问我们是不是等她等了很久。我在现实中确实见过她那个同事,甚至都能感觉到她那个同事也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她可能还会跟这个像闺蜜一样的同事在某种情况下提及我们之间的情愫,所以我相信我们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什么机缘会有近距离的接触。只是那个梦的开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等到听见她开门的时候我们俩还没有任何想要穿件遮体衣服的急迫。她同事甚至就这样一直光着身子跟她去厨房做饭,我则保持着这种状态一直到她儿子放学。

    那个时候好像我手头儿正有几件很棘手的项目在同期进行,几个不同客户跟我催进度的电话也几乎在我们吃饭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我还在跟那个女同事调侃她们的主管太心急于项目的进展,她们俩则一直在讨论她们共有的另一个情人的过夜中会打呼的情况。

    我好像在那个梦中既没有惊诧于她们这样放浪的在别人和孩子面前讲这样的情况,也没有羞愧自己一直就这样挺着下身去聆听她们的隐私。而且也就是在这个梦中好像另有一层思虑就想到了自己跟更多她的朋友们都上过床,还没有来得及想更多的时候就突然掉到了另一个梦中跟另一个女生真的在接吻和爱抚。

    她就像一个执着的存在会在不同女性旁边自然出现,无论怎样的场景她都很随意的坐下来或者躺下去。虽然我们开始了以后她在跟我独处的时候很少穿衣服,但是梦境中的她却一次都没出现过-全-裸-。她从不干涉我跟这些朋友之间正在进行或者刚刚进行的亲热,也没有真的跟我说过话。我不知道是她在梦中变成了空气还是我自己在梦中变成了空气,她就是那样出现那样笑眯眯的和朋友们闲聊着各种她喜欢或者她从未跟我展现过的话题。一直到我心里被什么狠狠的搅动了一下之后才意识到即便是自己再想用什么行动也不能让她再对我们做任何事了,而泪水也不知道是在梦的什么阶段就把枕巾都打湿了一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让我自己不解的事实是:我从未真心的爱过她。

    在爱情里真正卑微的其实可能不是那个投入了真情的人,反而是一个有些道德感却不能抗拒诱惑的傻瓜。他以为曾经得到的都只是零碎的记忆,他以为可以随时放弃的也只有别人对他的放弃。在爱面前其实人不容易迷茫,几乎是一瞬间就能确认自己没有挚爱;在不爱面前大多数人都很混乱,因为太多人都在算计其中可能存在爱的分量和对方付出的分量。

    就像Yoyo,我也一直都在反思。如果她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那可以做成一个极致的爱情观来把我们彻底从彼此的关系中摘清——哪怕仅仅是为了让爱情更精致更纯粹。但是一个人,你对她的感情会一点一点的复杂,有很多情况未必是真的喜欢或者真的爱,而是依赖、习惯,或者自己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对等去付出。

    对Yoyo我也可以说是从未真心的爱过,尤其是在频繁有接触的那一段时间。一度我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更爱女同学一些,因为Yoyo睡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有时候还会从深夜惊醒而错看成她。而再后来我就更不自信,总是会想起伍尔夫那句名言:
    I can only note that the past is beautiful because one never realises an emotion at the time. It expands later, and thus we don’t have complete emotions about the present, only about the past.
    因为好像确实是妻子离开我以后我才更加怀念跟她相处的点点滴滴。很多经历都在述说着一个可怕的事实:人也许从未活在现在、活在当下,人活在一种他个人体验的历史中,——这段历史只是随时因为现时经历的延伸而修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23 16:33 , Processed in 0.0587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