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楼主: Joseph

[职业规划] 没有星星的夜空(第一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7: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停了一下,但是并没有明确任何东西,他继续着一个非常空泛的总结。
    我的一颗心也渐渐的放回了肚子里,一直到会议全部结束。


    晚上其实我并没有约人一起吃饭,也没有打算请同事。之所以不在晚上跟Vivien讨论事情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单独在与Vivien通电话的时候情绪会不会不那么容易控制,我需要考虑让我接听电话的时候有足够多的人来让我不至于真的失态。我认识到自己的项目运行有问题是一回事,这并不等于我全然对于她的当众发难没有情绪。我当时不表达也不全是我的思想境界有多高,而是我碍于面子拉不下脸来。

    我特别需要这种状态来平衡我的急躁脾气。

    说起来这个情况一直就是这样持续着,好像别人很容易就攻击到了我的切近,而我总是没有什么反抗。

    而熟悉我的人也都知道我的急躁发作起来完全是另一个人。有时候会特别特别恨活儿,恨活儿也是一种情绪化的事情。而且恨活儿的人都是技术思维者。技术思维者换言之就是独立运行者,是相对比较少思考团队协作的人。

    我的个性是喜欢孤独一点儿、自我一点儿的,但是我的角色却不允许我太向我的性格方向靠拢。

    这也是一个大多数静寂无声的人为什么却喜欢听摇滚的原因罢。

    不利用个人时间来接听Vivien的电话,也是希望自己依旧能够足够冷峻的看着她再次出现在我的视界——不,确切的说是我的听界。这,也是当初我主动回她电话的原因。如果我不回电话,她也许会发第二条短信,也许会把电话在不恰当的时候打给我。我不喜欢那感觉,所以我选择了最少留下她信息的方式来跟她沟通。

    这些想法都是真实的吗?

    好像也不是。我怎么思考都觉得自己其实不是一个当机立断的人。

    在处理婚姻上我几乎就谈不上自己有什么决断力。

    但是我真的就不是一个当机立断的人吗?

    好像也不能这么下结论。

    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会全然不同的嘴脸?——也许,也许我其实该这样问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3: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seph 于 2014-7-15 16:15 编辑

    没有电话,但是晚上也没有睡好。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不如就跟她晚上通一通电话还痛快些。

    索性就去洗个澡,坐在床边点支香烟。


    我还没有找到新的租处,暂时住在公司旁边的小旅馆里,因为管理宽松还是可以偷偷的在房间里弄一两支来过瘾。香烟这东西其实真的谈不上多大的瘾,但是心理依赖感肯定是最大的问题。有时候想一想,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中很多的追求也跟这香烟一样:有害,不严重;不敢缺少,但是也不是必不可少。


    烟雾中看着只点了夜灯的屋子更加昏暗,窗外映上来的霓虹灯闪烁把壁纸的凸凹感全部都体现了出来,增添了一种幽远斑驳的哀伤。


    我不敢坐在床上抽太久,毕竟是离头顶的烟雾探测器有些过于近了,晃着手去挥散那些本就不明显的烟也嫌太累,于是还是移去小桌边上坐下。


    电脑还丢在那下载着前两天想看的《色,戒》。买到过一个枪版,李安的东西还是适合大荧幕上看,全没有感觉。网上找高清版的时候才知道还有些色-情戏份儿被删掉了。我对于色-情片断或者某个女星的裸体其实并不感冒,但是对于这种阉割文艺作品的感觉却非常愤恨。这种愤恨中也隐含着自己的那种技术人员对于成果完美的没有底线的期望感。


    当然,还有《The Bourne Ultimatum》,也是我喜欢的动作片类型,具有很强烈的写实感的打斗,我一直就在盼望能够看到三部曲有个结尾。终于有了。这是非常神奇的续集,几乎故事都紧挨着第二部的故事线推进,毫无间断感,乃至第一部的写实打斗风格被很好继承的同时增加了更多惊悚片的探究谜团,而且越写越奇幻,是好莱坞也为数不多的续集评价越来越好于前作的系列电影。我在网上看到预告片以后就在寻找机会能够收藏全套。这个电影我会想办法购买一套正版DVD。无论怎么说,这些编剧、导演、演员带给我一段连续的、不可多得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值得我用我的方式直接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


    完整。


    我不知道。


    为什么要追求完整?其实人类在历史中、在地球上的过程无法被人类的个体所全部理清,我们的所有行为都只能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片断,它如何去完整?


    我坐在那儿偶尔挥挥手让烟雾不要太浓,胡思乱想着,有时候真的觉得有一场世界杯或者奥运会是必要的。


    还不错,明年会有一场离我最近的奥运会,——虽然我一直都抵制它在中国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6: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seph 于 2014-7-4 18:40 编辑

    下载速度很慢,尤其是在一个这样的小旅馆里,你甚至只能看到3.15kb/s这样令人抓狂的数字。我坐在那儿看着大多数的Peers保持100%的完整性却分毫不能给我任何下载,小旗子证明了他们从全世界给我以支持,同时数据也证明了他们的支持足够微弱。
    我茫然的看着进度条用一种我无法体验到的变化在移动。

    生命就在它的无变化中消逝着,只是因为我希望那份“完整”。

    街上还是偶尔会有车子飞奔而过,速度大多数都比白天快了数倍,有时候刹车的声音非常刺耳。

    我随意的想象着电影的情节。比原作来说电影整体色彩更加阴暗些,但是情-色桥段似乎反而更露骨。张爱玲也是我继埃米莉·勃朗特之后最喜欢的作家。她的风格其实更多给我的感受反而不是入戏,而是超脱:一种直接的凌驾众生的感觉,把人间百态都褫夺了衣装修饰来作弄。

    呵呵,这就是当作家的好处了罢。可惜我当不得作家,否则倒是真的想写点儿什么把那些过往都放在盛盘里摆一摆,纵是鲜肉恶心人,也算是实打实的对于这么段人生有个真切的交代。我最喜欢的作家埃米莉·勃朗特似乎没有活多少年,终生也没有谈过恋爱,但是她对于爱情中应该经历的苦难却如同一个老人了。


    据说,人在最幸福的时候会希望时间能够停住,哪怕是只有非常非常短的一下。那么,对于那些煎熬呢?真的是希望它飞速的就过去——如同失忆一样——就到了多少年以后吗?我其实不止一次设想过这样的情境,觉得那是我无法面对的。生命都被什么未知的心理因素遮在了一个暗箱里面无法触摸。那感觉,就好像看到了电影预告片却无法去影院一探究竟。不是吗?


    我宁愿这样慢慢的熬着,知道自己是在等待一个已经不再信任的朋友。


    是的。已经早已不再信任。


    但是,仍然是生命的一部分,需要反复在生命里出现的一个印记。


    她肯定是要讨论一下非常现实的事情,而我现在跟她的关系却似乎已经不能够再讨论一个具体的事情。


    有些人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着,他们好像已经不存在在你的生活圈子,但是他们仍然出现在你的周围。


    Vivien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10-3 12:47
  • 签到天数: 1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7-4 16: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觉得这样一部小说应该发表出来。石油系统缺少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有机会认识石油行业的运作的真实状况。很多时候,我的认识还只停留在道听途说的一个个片段之上。我相信这样的作品虽然会有夸张之处,但未尝不可照见现实。
    我曾经特别鄙夷红楼梦,觉得那样的故事用来讽刺社会是一种无聊的重复。现在看来,在红楼的高墙之内,所有的东西都是外面的人不容易了解的,正如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人,对石油行业的运作毫无所知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11 07:57
  • 签到天数: 101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7-5 23: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还没有完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终于找了我,“你跟我来一下。”

    他没有选择打电话叫我,而是亲自到我办公室来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这是Harry的一个特点,他信奉一种信条:用最近距离的方式沟通最节省。他曾经在餐桌上说过,“办公室总共也没有多大,几百个平方,走一圈也花不了几分钟。一个电话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解释很多内容,而面谈却一个眼神或者一张摆在大家面前的图片就都说明白了。邮件尤其不能作为同事之间的沟通工具,只能增加隔阂!所有同事之间的邮件都是为了保留记录用的,就是我跟说过这个事情的一个记录,其它的什么都不是。”

    对于邮件的批评也是有依据的,就在去年,Loke Soon Choo先生以一封邮件引发了公司矛盾的激化,使得当事的多方(吵架双方和EMC传播此事件的员工)都受到重创。

    Harry本人虽然在英国读了很多年书,但是他坚持除掉特别陌生的专业词,一般都选择中文表达。他不喜欢在中文里夹杂英文的说法,他会尽力的去把中文表达出来,尤其是他逐步熟悉了公司的管理以后,他非常明显的在克制自己的英式思考。跟很多大学或者研究生才出去的人比较起来他的专业全部都是英文学习来的,所以在讨论项目运行或者公司的架构的时候他的语言转换压力特别大。这一点来说其实他跟我遇到的大多数海归还是有了非常重要的差距。最低起码的,他并不非常标准的中文给他在中国员工里逐步带来了充分的尊敬。


    我一直在Harry面前都会感到一种无地自容,并不是因为英文或者业务。


    是年纪。


    如果说Harry最初是因为他的姐姐嫁了一个好老公而赢得了一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机会我想没有人会有疑义,但是随着他快速的带动公司的正规化并在这些调整中不断的整理修订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们这些人都越来越清楚看出了他的个人能力其实远在他目前服务的公司角色之上。


    他应该比我小那么五六岁,来公司之前应该是曾经有过一些大公司的职能部门基础员工的经历,并不具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但是显然他在大公司的基础员工阶段一直在致力于观察他的各阶层的管理者的思考,总结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并没有简单对自己求全责备。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似乎已经没有人怀疑他的视野和决断力其实并不比Dave差,他现在只是没有参与过销售行业缺乏相关经验罢了。


    他一路上轻松的说着他希望把技术人员按照专业管理和按照项目管理的权衡问题,也不介意这是在一个公共的空间,随意的说着各种情况下的假设。


    我一直跟在他身边,仔细听着他的意见。总的来说肯定没有一个定案,但是Harry似乎已经倾向于不严谨的专业管理运行,即按照现公司的运行基本框架把专业再略略收拢一些。


    “这么管理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格局的稳定性差,尤其是项目执行起来以后势必会扰乱原来的管理格局,项目长会被临时增加很多权利。”他坦言,“Vivien当初那么快被公司所重视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原来我们走的本质上是项目编队制的管理模式,一切以项目编队为优先,专业编队让位于项目编队。当项目执行起来以后,项目管理者的权限逐步被公司强化;而专业管理者的作用,就如同去年的Viona的情况一样,被弱化或者极度边缘化。”他推开房门把我让进屋,然后回手带好了房门,“我知道Viona的位置是你们这些技术的目标,但是同时你们也会担心达到这样的目标就会被公司彻底虚无化,——好像那个国企的副总待遇一样,对罢?——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问题。”


    我坐在他的对面,思考了一下,点点头,承认自己至少确实有这个疑虑。


    “而且,”他说,“技术人员里真正喜欢Vivien的工作角色的人非常稀少,这种工作这样偏管理,在私企里并不被看好,觉得一旦进入角色就被公司按照自己需求给定制了一样,缺乏了后续发展的灵活性。这个问题当初我们让Viona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的时候通过她的犹豫就知道了。”


    “所以呢?”我好奇的想知道他有什么结论。


    他淡淡的一笑,摇了摇头,“其实没有什么所以之后的定论,”他很诚恳的盯着我的眼睛,“技术的思考是一个目标性非常强烈的过程,而销售或者管理对于目标的追求会强烈但是并不局限在一个路径或者单一目标上——”


    我等着。


    “我们还没有一个可以确定的模式。”他摊了一下双手,幅度很小的耸了一下肩头,“算不上是真正的困境,但是多少有些茫然。”


    “我们应该可以借鉴——”我话说到一半,感觉到裤兜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我知道,肯定是Vivien。


    “大公司?”他摇摇头,“不成,不成,我们试用那种所谓的网格结构管理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他望了我一眼,“要不,你先接电话。”


    我冲他比划了一下,“我约好今天要跟她通话。”


    “那你们先谈,记得话头儿回头我们继续。”他走到白板面前自顾在一个类似逻辑关系图的东西上按照思考增加着什么,大多数的节点看起来都是英文缩写,潦草得我无法辨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喂,你好!”我因为不方便,所以没有叫出她的名字。

    “方便吗?”她半带玩笑的问。

    “你先说。”我一边说一边走出了Harry的办公室,直奔前台对着的电梯间走过去,“我特意从领导那儿讨了假来接你的电话呢。”

    “你要是有时间,我们就多说几句;要是你老板盯得紧,我们就长话短说。”Vivien说,“我估计你选长话短说。”

    “你说。”我从电梯边上的防火门走了出去,直接往上走,奔天台。

    新办公楼虽说是信号全覆盖,但是电梯设计的速度过快,总嫌通话质量会有问题。天台虽然锁着不让上人,但是进天台有一个小平台相对比较空,我有时候接一些个人的电话会选择这个位置。

    “我简单说:你有没有兴趣到厂商这边发展?”Vivien说。

    “你们有新空缺啊?”我顺嘴儿搭音儿。

    “现在空缺很多,项目运行的不很流畅,各个方向其实都缺人手参与。”她顿了一下,说,“这儿都是超级项目,不仅仅是油藏描述那种小打小闹,整个油田能想到的全流程可能都会有机会参与进来,勘探和开发在里边都不一定是主角儿,更别说建模了。”她说,“更大的舞台才有机会看到更高的角度。你说对不?”

    “我知道我的所知有限,面太窄,”我平静的说,心里却不以为然,一打腔儿就算计着要给她一个大大的但是,“也很想有机会了解更多专业的事情,但是这不是人的精力有限,尤其我这样上了岁数的人更加需要考虑把重点突出在自己的强项上来。毕竟我是靠卖自己来混饭吃的。啥都站两分钟我脚底下估计啥也没有踩上。说直接一点儿——我想当个专才、不想当全才。”

    她没有任何不悦感,“我就是在跟你讨论专才,专才需要一个更高的台阶,你现在在公司有什么空间?技术上还怎么往上提高?我猜你肯定一直都在捉摸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怎么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我现在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帮你快速找到行家和高手,你想不想跟他们过过招学那么三招五式的?”

    “好罢,”我说,“你的事儿我听懂了,我再捉摸捉摸。”

    “公司跟厂商比起来,就像小水洼遇见汪洋大海,你来了就自然知道。”Vivien笑道,“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理解的,需要慢慢来摸索。”

    “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我想起Harry来,插了一句准备收。

    “别着急,我不耽搁你更多时间,就是这么个事儿:厂商现在想招几个专家,你要是愿意我就推荐推荐,机会。”

    “明白了,你容我考虑考虑。”

    “其实,”Vivien说,“小公司给你画什么样的饼都画不了厂商这么大,我就说这么多,Bye-bye!”

    这丫头,我摇摇头,她竟然抢我前边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3: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Okay,随她去罢。我跟Harry谈论的话题在哪儿停止的?哦,我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好像最近下降的非常厉害。很多事情似乎就是一转脸儿之间已经全然忘记。也许我应该学着随时作一些记录。是的,我的PDA应该可以干这个用场,虽然它总是不怎么好用。

    是的,是的,Matrix管理体系的问题。

    我从顶楼坐电梯下楼的过程中总算是通过Harry的谈话线索把话头儿找了回来,然后直奔他的办公室。

    Viona在屋里,但是他们看到我就过来开了门让我进去参与他们的讨论。现在的话题仍然是技术人员管理的组织结构问题,他们俩也都在为如何制度化管理更加合适在伤脑筋。从某种程度来说Viona无论在外企还是在公司里的时间都更加长一些,对于现在我们讨论的话题似乎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Viona在Harry来公司以前就曾经尝试过几种简化方式的管理体系,似乎收效均无差异,尤其一个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制定的所有的制度似乎都会因为小公司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而在实际项目推进中被破坏殆尽。

    所以并非制度本身的问题那么简单,更加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项目运行更加能够跟公司的组织结构互相匹配。

    “这究竟是制度本身的不足够柔韧还是小公司的项目运行会破坏固定制度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Harry说,“但是我们无疑发现了一个矛盾点,而且目前就需要马上着手来尝试解决的矛盾点。”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现在公司想要壮大,包容更多人,就必须有一定的韧性和包容性。制度也好,执行也好,都必须考虑到一定程度的波动性。Viona说的问题是关键。”

    “我在大庆前期仍然是沿用了公司早期的打突击战的方式组织大量的技术直接介入,”我只能从一个低的起点来参与讨论,“不过后期就开始遭遇各种技术衔接的困难,尤其是一线的技术直接沟通并非我们原来小团队的时候那么简单融洽。我在后期是给项目设置了三个技术方向的负责人,技术讨论都要三个技术负责人来解决,一线技术直接负责提交矛盾和执行自己技术负责人的决定。冲突会更加剧烈,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种混战的局面,尤其互相推诿的情况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Viona一笑,“这个情况我们刚刚也在谈,这也是Harry找你来参与讨论的原因之一。”她瞥了一眼Harry,继续道,“我们现在确实需要比原来的简单设置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更细节的组织形式。我相信不脱产的管理者也需要增加比重,原来的方式导致我们很多技术管理者脱离项目一线,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在降低整个项目的效率。”

    “逐渐固化项目的关键点是不错的尝试,但是咨询项目确实需要更多的人的创造性,”Harry摇摇头,不免叹息,“大公司希望产品都基本达标。就是肯德基炸薯条一样,无论谁操作都可以保证一个可以接受的薯条,不足够好吃,不具有特异性,但是也不会引发客户不满情绪。但是小公司,尤其是我们这样需要高速增长的公司,不能采用这样稳定推行的模式,即便是我们制定了工作流程我们仍然需要鼓励技术人员更多的创新性思考,Zach的很多创新性思考给我们的项目服务和软件推广都带来了非常切实的收益,所以我想我们需要一种机制可以在一定稳定性之后鼓励更多创新思考。”

    “这个,”Viona说,“现在也是一个关键的矛盾所在。”

    “Viona原来建议的那个同行互评的内部检查工作流程其实可以帮助这个创新思考,但是具体项目运行的时候确实工作节奏过于紧张,无法真正意义上来在项目组内部组织起有效的内部互检。”

    “没有关系的,我知道你想说peer review。”Harry一笑,“这个词在中国确实缺少确定翻译,很多词都会缺少确定翻译。请继续。”

    “我在大庆,”我一笑,“我的起点总是这么低,我在大庆的时候是这么考虑的,还是尽量增加一线人员的直接沟通,降低技术思考方向性带来的偏差度。我设定的专业负责人一般都在周例会前开小会互通信息。一旦项目的具体执行人之间需要深入沟通,大部分沟通就转由专业负责人来处理。信息同步非常紧要,甚至是最最关键的地方,很多技术讨论的问题其实都是基于不同的信息源或者不同步的信息源。”

    “确实如此。”他们俩都同意我这个总结。

    “大庆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我们频繁的开小会仍然无法保证大家在提交问题的时候所有人已经信息同步。”我叹息道,“有很多矛盾提交上来的时候我们都在反复确认几方是否互相充分交流了信息,这的确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似乎没有一种机制能够避免。”

    Harry笑了,“不需要避免什么,我们需要的都是在一定程度能够降低现在的冗余和风险就好。”

    “是。”我赞成,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者,至少他提醒别人的时候的简单态度,有时候我甚至感觉他比Viona更加让人放心说出自己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胜负生死,”Harry轻轻的说,“我们的教育机制中赋予了太多输赢概念,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会出现一分之差高下立判的情形。我们不反对使用一些评估来判断我们的运行或者执行状况,但是我们其实没有必要立即就给项目下一个死刑判决书。好项目也有做的特别糟糕的部分,差项目也有完成特别好的环节。这么多的关联关系,很难用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来下一个结论。我们的管理体制也是如此,我们一直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公司一直在调整,甚至调整到让人觉得无所适从的程度。不是去找一个完美的制度出来,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出来——一个在多个方面都可以接受的点,稳定下这个点。不是最好的,因为任何一个部分的最好常常会伤害其它部分的最好。”

    “是的。”我点点头,“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工作中很难去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执行。一个技术人员出色完成了他的工作任务我就会表扬,反之,他要是搞砸了什么事情就只能接受批评。”

    Viona似乎听懂了Harry的意思,她接了话,“不是这样的,Zach,作为技术管理者,我们需要的是要么表扬他的精神、要么表扬他的执行,我们不负责去参考他的业绩来给出评判。”

    “什么意思?”我茫然的看着他们俩。

    Viona说,“我们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发现公司所有的管理者都喜欢或者说是习惯了用业绩来论断所有的员工,其实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向,这个过程导致了一部分运气好的员工产生膨胀,而让一部分本来可以坚守的人选择了离开。技术人员的思考过程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让技术人员在项目中获得更多成就感。而不单纯是现实利益。对罢,Harry?”

    “我还是不懂?”我看着他们,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我们希望,”Harry仔细思考着如何表达的样子,慢慢的说,“有一种体制能够帮助公司带动技术人员在公司里的自我实现,不单纯靠加薪或者额外报酬就能够让他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上找到方向。”

    “这很好。”我干脆的说,因为我也正在为此有些迷茫,有一阵子了。

    “我们希望,”Harry慢慢的说,仿佛并没有因为我的插话而受到影响,“你来帮我们做这个事情。”

    “什么事情?”我摊开双手。

    Harry说,“我们都发现现在的框架有些问题,但是我们又都没有充足的经验来制定一个稳定的运行机制,我们只好找一些稳定的人来维持稳定,我们希望你能够利用自己的激情来帮助公司在技术团队里形成一种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气氛。不,这不是业余性质的事情,这将是公司未来几年内给你的一份工作。

    “方式方法我们也没有固定的方向,但需要你自己花足够的时间来持续某些制度性的推进。当然我们也需要你来对技术人员进行一些半量化到量化的评估。”

    “作管理工作,”我问他们,“我?”

    “我们需要你提供更多像你一样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只有这样公司才能从技术水平上真正壮大。”

    我摇摇头,“要说建议我是有的,但是我从未考虑过从事管理方向的工作。”

    “我们知道,”Viona说,“技术人员来做管理工作会比较容易产生挫败感,也容易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在逐步丧失——离开了自己原来最胜任的区域来拓展总是非常大的压力。我们讨论了,觉得仍然是征求你的意见,我们希望你来尝试往这个方向上前进一点,这是一个新的、没有框架和边界的空间,你也会有更大的自主权。”

    “而且,”Harry犹豫了一下,最终说,“我们并不坚持你一定要做好新的角色,如果你确实觉得不胜任我们还有机会把你调整回原来的角色。”

    “管理?”我搔了搔头皮,“你们容我再想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4: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我按照Harry昨天会上的要求给大家非正式的介绍了大庆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考,也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基本上是一个开放的讨论会。

    我没有给任何结论,Viona也没有给结论,而最出奇的是Harry并没有参加我们的讨论。应该说在这个方向思考最为深入的是Harry,他缺席这种会议当然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开,但是同时也是为了让技术人员的交流更加随意一些。但是一般这样的没有明确目标的讨论会的收获常常就会随参与人的目标性而增减了。

    我个人当然喜欢这样的会议方式,但是在项目运行来说我会避免这样的低效会议发生。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觉得Harry说的不错,我们不能都说某一种公司运行体系的好或者不好来简单去否定或者肯定它,就好像我们开高效率的会议当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就会缺少很多同业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

    是的,我们永远要面对的是“现状”,没有一种体系可以衡量一切、一种制度可以治理一切。其实,仅仅因为“现状”每一次出现都会有些小小的不同。我们的体系或者制度就像是Anti-virus,需要跟着那个多变、善变、突变的virus后面尽快的跑。

    我看着他们仍然在热烈的讨论着如何来提高项目的沟通,忽然觉得自己很开心也很沉重。

    我不知道。

    我就在同一天,看到了两个全然不同的方向可以走,我似乎都在拒绝,但是我很清楚自己再拒绝就是无路可走。

    也许我可以向给大庆的同事的建议那样选择不动声色,但是直觉却在提醒我无论是向哪个方向走我都已经时间很短促。

    我觉得我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18 19:51 , Processed in 0.0656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