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楼主: Joseph

[Petrel使用技巧] 闲扯地质统计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6: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情怀 发表于 2016-1-12 16:40
    这样的做法固然非常合乎地质分析的思想,但是并不是合乎思想的事情就是可以操作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统 ...

    很多事情都并非“对-错”这么简单。

    比如说,从研究角度,我们总是希望数据搜集越多越好,可是生产却总是希望不要被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取资料所干扰。要想获得数据满足研究需要就必须在生产能够承担的停产条件下实施。

    精细也是同样的道理。精细划分本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过于精细的划分——我们说一个夸张的数字,比方说我们可以划分一千个不同类型(相就是类型),那么如果我们只有一万个采样点怎么办?会不会有一些类型我们划分了却没有采样点可以填充进去?会不会有更多的类型只有非常稀少的采样点被分配?虽然我们肯定不会达到这么极致的划分程度,但是有些划分确实会导致采样点被分类,进而导致被分类的采样点的分布无法满足统计学需要。这就是“理论研究-数据现实”的平衡问题。你总需要在既照顾数据样本足够多又能尽可能表征油藏特征的平衡角度选择一个相对中庸的态度来操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6: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情怀 发表于 2016-1-12 16:47
    这个“铅笔头儿”上每一个蓝色格子就代表一个Lag。如果你的数据落在Lag里,不论多少井的数据都会被当作格 ...

    请看相关的对应图件或者Petrel软件中的Data analysis模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1-14 08: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6-1-12 16:52
    很多事情都并非“对-错”这么简单。

    比如说,从研究角度,我们总是希望数据搜集越多越好,可是生产却 ...

    有时候做相模型,完全是在地质人员画的相图之上来做的,这样做您觉得合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情怀 发表于 2016-1-14 08:59
    有时候做相模型,完全是在地质人员画的相图之上来做的,这样做您觉得合理吗?

    相图或者剖面也只能是一个参考。相应该有空间性,不仅仅平面考虑,还要同时有垂向考虑。就比如一个河道在空间上也有迁移和期次的影响,而这些有时候剖面和相图可能都只表达了一个侧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Geomodeller是应该直接从三维角度来构思这个方案的。也不想单纯讨论常规地质研究与建模之间的优劣,但是直接把一个侧面平面当成全部三维空间来对应肯定是不太合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1-25 16: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3-12-23 16:35
    数据(有可能是被采样到模型以后的,如Petrel所为)首先要被Lag化,这个词被直译为“滞后”,而且Lag Dista ...

    如果我们前面总结的所谓“距离越远你猜的越不准确”的结论成立,则应该随着Lag个数的增加而看到变差变大的效应。(你知道这个过程中你在继续损失什么吗?如果你知道,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说想做精确模型的人是外行了。一笑。)------------------------------------舜哥,能够详细的说说吗?为什么说如果我们前面总结的所谓“距离越远你猜的越不准确”的结论成立,则应该随着Lag个数的增加而看到变差变大的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1-25 16: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3-12-23 16:35
    数据(有可能是被采样到模型以后的,如Petrel所为)首先要被Lag化,这个词被直译为“滞后”,而且Lag Dista ...

    如果你的数据落在Lag里,不论多少井的数据都会被当作格子的中心点的效应和尖端处的已知点进行变差计算,-----------------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1-25 16: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这些相同Lags个数的变差最后还会被平均一下放在变差函数图里作为平均的这个距离上的数据响应。-------------------唉,这句话我也没有看明白,问了同事,他们也不大懂,希望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7: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情怀 发表于 2016-1-25 16:57
    当然,这些相同Lags个数的变差最后还会被平均一下放在变差函数图里作为平均的这个距离上的数据响应。------ ...

    看不懂就直接找本地质统计学的课本来读罢,我的说法不精确,你不必要求自己或者同事都看懂。

    顺便对看懂的同行说声:抱歉,这句话这么难,让你们折腾多久你们才看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1-26 0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6-1-25 17:31
    看不懂就直接找本地质统计学的课本来读罢,我的说法不精确,你不必要求自己或者同事都看懂。

    顺便对看 ...

    唉,还是我们知识欠缺啊,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5-13 08: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觉得成为一个petrel技术高手,需要多长时间呢?需要阅读哪些书籍,推荐几本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15 05:22 , Processed in 0.0643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