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1-11 00:20 |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3 17: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外企
接着讨论外企的问题。
首先,我是这么看外企的:外企是介于国企和私企之间的一个状态,比国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私企有一定的制度性。
我曾经有5年在外企驻中国机构中服务,但是都是油服企业。虽然有些同事和朋友是在油企,但是了解到的情况并不是很多。所以下面谈论外企的情况以油服为主。有朋友愿意补充油企经验的我会加15-50个阳光币表示感谢!
2007年秋天我离开ESSCA去Schlumberger,但是真正启动这个谈判却是在这一年的春节后。换句话说,当时那个技术经理的话还是打动了我。于是我决定问问在Schlumberger的定位如何。技术经理说:Petrel迟早是要被Schlumberger回收销售权的,而有些优秀的技术支持也会被我们招到这里来,你可以考虑一下我的建议,而且你一旦来SIS,你就是Petrel的专家,我们这儿Petrel目前还没有人比上你。我想他说的也是实情。
待遇方面Schlumberger倒是很大方,主动给出了决不低于我目前薪酬的条件,而且技术经理说:我们会给你更多到国外学习的机会,我们会关注你的职业发展走向,我们还有额外的商业保险。
后来薪酬增加额大约在10%的水平上达成一致,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私企员工的心态,对于薪酬的数字看得太重,还不了解这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基础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先说说Schlumberger给我带来的好处,然后再说它其中的特点:后来我被Schlumberger裁撤的时候相继投简历都收到了回音,仅有一家私企的老板给我打电话说:他其实担心我无法下这个心去他那儿,他是愿意跟我谈任何可能的合作的,他说,“我估计你不会选择我们,你肯定会被抢走”。
好罢,离开Schlumberger我也仍然在外企这个圈子又停留了两年。所以不能简单把Schlumberger作为外企典范来评价。
客观的说,外企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入职门槛过高。
也许是因为应聘者太多的缘故罢,很多外企的入职设定都已经达到了正常智商无法理解的高度。但是,比如说很多油服公司的招牌FE(现场工程师)其实是不需要学历和专业背景的,大批硕士生涌进这个行业的同时也导致了油服的HR变得更加离奇的霸道起来。在我马上要离开Schlumberger的前若干天,我看到校招因为成本控制而从酒店移到公司办公楼内完成,数百个孩子被贴上标签在那儿局促不安的等着叫号码。有些孩子垂头丧气的从面试办公室中走出,一脸无奈和疲惫。我心里就在想,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可以如此虐待这些优秀的孩子,难道他们HR都丧心病狂了吗?这样不懂得尊敬未来员工的公司哪里会获得孩子们的真心付出呢?!
不管怎么说,能够被Schlumberger或者其它同档次外企筛选了进入面试环节的孩子至少是有名大学的硕士或者博士了,都有出色的实习经历。这样的孩子如果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非常值得人们去关注去培养的,但是不幸他们选择了这样拥挤的地方,他们就首先收到了他们所作选择的副产品:忽视。
如果有幸走进一家外企,你总会看到一些留学归来的孩子引领潮流。他们其实在技术上并无什么创见,甚至根本谈不上贡献,但是他们的英文流利,他们常常可以出国去了解时尚界的行为,他们就成了公司的前沿!在我被开除出Schlumberger的时候,我去Canteen里去取我的自行车,我还能看到他们继续在里边喝着鲜磨咖啡在那儿讨论这个休假去哪里度过。我知道,一个油田的土包子也许本来就不应该跟他们搅在一起,同时我也知道,如果一个公司可以把我这样敬业的员工踢出去而留下这些成天夸口外国文化的家伙,它作为一个公司也同样没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了!
当然我不能这么简单去评估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类型的企业,不过如果给我机会,我会对于这个行业的某些HR习惯了把别人的简历随便丢进垃圾筒、习惯了可以颐指气使的安排着面试人忙活来忙活去的行径表示鄙夷。他们表面上抬升了自己企业的台阶,但是实质上是让更多有深入思考的人从精神上无法容忍。任何一个公司的HR都是它留给整个新鲜血液的第一张脸和被它淘汰的血液的最后一张脸,而很多外企在这个首尾上面的行为真是令人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
还好,不是所有的外国企业都这么大,我后来所在的另外两家Paradigm和Fugro-Jason(现在叫作Jason,a CGG company了)就没有庞大的HR部门,也没有这么夸张的做派。
外企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的角色明确,它给你设定了角色也就设定了相应的职务范围,一般在你应聘的角色描述上就能看到很多细节了。
顺手发一个猎头给我的角色描述罢:
Key responsibilities / accountabilities
• Responsible for timely delivery of data processing, interpretation and integrated Geoscience solutions.
• Provides routine client follow-up and product delivery including interacting to plan upcoming jobs.
• Edits and supervises report writing and QA & QC for Geoscience solutions.
• Participates in client reporting meetings, makes technical presentations to clients as required.
• Lead small-medium project teams or manage complex projects technical support.
• Present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reports to clients either individually or as part of the larger project team
• Handles special Geosciences job as assigned.
• Mentor the development of less experienced colleagues
当然,这是一个高级一点的工程师(Geoscience Advisor)的角色,也许增加了部分管理性质的内容,没有细致的日常工作要求了。
我在Schlumberger的时候没有这么高的头衔儿,所以工作任务中没有管理小型项目或者QA&QC解决方案的部分,能够Mentor的也是比较更少经验的同事,其它倒是也大致一样。
而到了另外两家外企的时候情况又有不同,基本上干我这个专业的就招了我一个人,成为独角戏,也不会涉及到QA&QC解决方案与Mentor其他员工了。
总的来说,外企对于员工的定位是依据角色而来,你被安排什么角色就决定了你的发展路线和相应各种待遇,在这个方面与国企大致相同。但是一般外企也同时兼具一些灵活性,比如赋予你更多解决问题的权限以及对于处理问题的回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尤其对于新鲜人,外企的培训体系相对完整,一般新入职员工和准备晋升的员工都要接受足够时间长度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领域的培训。
然后对于员工的工作时间管理、休假安排等细节,外企确实要比私企和国企好很多倍。需要实话实说的是,在休假安排这个环节上国企反而是最差的:大多数休假还需要你低声下气的去哀求才能获得批准,而这些休假本来就是你应该享有的权利。外企甚至把安排员工休假的完成程度也作为管理者的一项评价指标来考虑,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外企员工得到了相对比较令人羡慕的休假权利和休假建议。
最后要说说职业规划,就我个人原来感觉来说,外企是职业规划最为明确的地方,你基本上一入职就有人给你一个发展空间的路线图,几年一个级别提升之类的,还会安排你做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然后结合你的年度评价系统来给出未来进展。但是后来的意外被辞退让我知道了这中间多少有点儿虚幻,也许你可以把忍耐力调整到一个更高的尺码上。但是外企的职业规划多少还是存在画饼的尴尬,也给你一个多半过于理想化的榜样(Role Model)。有更多的事情就是如同国企一样,很多优秀的人必须淹没在人群中,而同样的条件下需要更多人际关系的处理才能获得更理想的发展。公司越大,这样的官僚气会越明显。
外企很多是协同工作的小组的模式,但是工作中普遍表现得协作不足,也许是因为职责设置过于精细的缘故,很多时候你得到的只是同事的成果确认信和成果催促信,并没有从技术系列的角度真正获得他们直接的帮助——除非你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主动帮助别人来换取别人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外企的员工职责划分过于清晰,导致了部分协作确实缺少私企的那种氛围。井井有条是真的,却似乎缺少了血肉关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