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490|回复: 4

争论中的摸索:流动单元划分那点事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2-7 1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萝卜锅 于 2017-2-7 13:41 编辑

    0.jpg



    争论中的摸索:流动单元划分那点事儿


    作者:孙科




    1.流动单元划分


    流动单元的概念很多,综合起来可以表述为在一定区域内以岩性或物性隔挡层为边界,内部具有相似岩石物理特征和流体渗流能力、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储集体。目前较认可的流动单元定义是1999年裘怿楠教授的定义:“流动单元”应指一个油砂体及其内部因受边界限制、不连续遮挡层、各种沉积微界面、小断层及渗透率差异等造成的渗流特征相同、水淹特征一致的储层单元。

    目前流动单元划分较常用的方法有FZI流动带指数或RQI储层品质指数划分方法,但从研究区的微观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看,研究其区目的层储层孔喉体积比、均质系数、退汞效率等参数与FZI和RQI相关性均较差,仅排驱压力和平均毛管半径相关性稍好(图1)。




    01.JPG

    图1 流动带指数及储层品质指数与压汞成果数据相关性分析图


    通过我们计算FZI指数并且对本区储层初步分类的过程中发现了类型混杂数据异常的问题(图2),针对本次的研究中碰到了的问题,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一篇石油大学林承焰教授等人写的名为《关于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的文章中,我们也找到了关于慎用FZI指数进行流动单元划分的论证,其文字论述如下:“即使在同一流动单元内,FZI是与孔隙度有关的变量,得不出确定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同时扩大或缩小合适的倍数会得到相同的FZI值,即物性差异很大的储集层可能FZI值相同.所以用该指标划分的流动单元不符合"流动单元内部储集层物性差异最小、不同流动单元之间储集层物性差异最大"的要求,在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中应慎用该方法”,该问题在某些储层类型相对简单的区块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本研究区块显然是需要我谨慎选择分类方法了。




    02.JPG

    图2 研究区储层流动单元FZI划分图


    经过以上的分析,针对本区储层特点,本次研究采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参数的归一化处理及聚类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流动单元划分模板(图3)及划分标准(表1)。根据流动单元划分标准将目的层段储层分为4类流动单元,由1类单元至4类单元,孔隙度逐渐减小,渗透率逐渐减小,储层的渗流能力逐渐变弱。




    03.JPG

    图3 研究区储层流动单元聚类分析效果图



    表1 研究区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统计表


    04.JPG


    2.流动单元分布特征


    根据对流动单元划分结果的统计分析,总体来看目的以2类流动单元最发育,占比为39.6%,其次是3类流动单元,而1类和4类各自的占比约为15%,从垂向来看油藏储层中部流动单元类型明显好于上部和下部。

    平面上,根据单井流动单元划分结果,分析各单层平面流动单元分布特征。绘制平面图时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口井同一层内存在多个流动单元时,有射孔段以射孔段流动单元为主,没有射孔段,则以主力流动单元为主;(2)1、2类流动单元物性最好,优势通道发育,作为优势流动单元处理;(3)垂向上夹层、物性变化界面为流动单元界面边界。

    目的各含油单层流动单元分布各层均有差异,在此不展开叙述,仅以下图示之(图4),同时我们采用RMS相模拟的方法模拟了流动单元的三维分布(图5)。



    05.jpg

    图4 工区某层流动单元平面分布图



    06.jpg


    图5 工区流动单元三维模拟栅状图


    3.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发育规律


    对不同流动单元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表2、图6)可以看出,分流河道是本区储层的主要微相沉积类型,各类流动单元内占比均较高,反应储层类型最好的1类流动单元中分流河道微相类型比重最大,随着流动单元的类型变差,分流河道的占比也随之减少,而天然堤微相和河道间微相却是随着流动单元类型变差而占比逐步增加,这也证明我们流动单元类型划分以及其类型间的趋势变化与沉积微相从优势相向较差相带变换过程存在相一致的规律。



    表2 各流动单元对应沉积微相比例统计表


    07.JPG

    08.JPG

    图6 各流动单元对应沉积微相所占比例直方图



    4.流动单元储量分布情况


    对含油单砂层流动单元发育情况与对应的储量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体来说1类流动单元储量最发育,对于单层内部而言,流动单元的大小和形态决定着其所含储量的大小(图7、图8),各层各流动单元储量见表。


    09.jpg

    图7 某层含油面积内流动单元分布图


    10.JPG

    图8 某层含油面积内各流动单元对应储量统计直方图



    5.流动单元与产能关系

    通过对工区目的层段油藏综合分析认为,流动单元与生产测试资料对应性较好,类型好的流动单元吸水和产液能力要明显优于类型差一些的流动单元类型(图9);通过流动单元分布与单井产能叠合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处于1-2类流动单元区域的井多高产,分布在3-4类流动单元区域的井产能相对较低(图10)。



    11.jpg

    图9 单井流动单元与产吸剖面对应分析图




    12.jpg

    图10某层流动单元分布与初期产能叠合图





    结束语


    本次研究划分流动单元类型与生产情况吻合较好,同时落实了储层流动单元内储量分布及产出状况,明确了流动单元开发潜力,为区块下一步精细开发提出了合理建议。然而自1984年C.L.Hearn提出流动单元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也证明,深化和发展流动单元研究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截止目前流动单元研究依然是在争论中前行,在流动单元的概念、划分方法及控制因素等方面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不同类型储层所适用的方法也显然是有差异的,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受个人水平所限本文也可能存在研究不足或认识有误的情况,敬请谅解。



    荐:RMS绝技系列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2-17 14:52
  • 签到天数: 24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7-2-7 17: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2: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15 10:28
  • 签到天数: 85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2-9 06: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07: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5-10 13:03 , Processed in 0.0723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