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煤层气的吸附与渗流机理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煤层气是以自生自储为主的,以溶解态、游离态、吸附态三种形式储集在煤储层中,并且以吸附态为主(90%以上都是吸附态)。煤层气主要吸附在煤岩基质表面或微孔隙中,少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于煤层割理、裂缝中,少部分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煤层水中。
吸附量与煤的比表面积、温度、压力有关,这种吸附是通过分子间的引力实现的,是可逆的物理吸附。煤的比表面积相当大,采用 CO2 做介质测得的表面积大体为 50~200cm¬2/g,这也是煤对煤层气有着强烈吸附能力的原因所在。
煤层气渗流机理:
通常是:降压后,气体先从煤基质表面解吸,再在煤基质和微空隙中扩散,后在割理系统中符合达西渗流的方式流动。即通过 “解吸—渗流—扩散” 来实现。
其流动三个阶段,即:单向流,非饱和流状态和饱和两相流状态。如下图:
另外,煤层气产出分三阶段:
排水降压阶段(Ⅰ):井筒周围压力下降,气产量增加,水产量减小,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排水速度的大小。
稳定生产阶段(Ⅱ):煤层气处于最佳解吸状态,气产量相对稳定,而水产量下降出现产气高峰期,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煤层气含量。 气量递减阶段(Ⅲ):气、水产量都不断下降,直至产少量的气和微量的水。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
如图所示:
顺便比较下煤层气的吸附与解吸过程,以方便大家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