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529|回复: 5

论文题目《压力恢复测试在旧井挖潜选井中的运用》的研究思路探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6-19 10:02
  • 签到天数: 4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2-23 13: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我是明星 于 2012-2-23 13:31 编辑

    本科毕业设计辅导专区 ›版块中关于试井的论文
    原帖见:
    论文求助
    http://www.sunpetr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621&fromuid=14347
    针对这个问题,个人拙见如下,希望大家都来讨论~~

    由油藏工程之试井篇章可以知道,试井恢复曲线划分为3个阶段(即模型):1、近井带模型;2、无限大径向流模型;3、边界响应段。那么,通过压力恢复测试的试井解释,可以定量求取井筒储存效应及老井表皮系数(即S),如果S>0,则代表老井受污染,具有挖潜的潜力;S=0,则代表不伤害也超完善;S<0,则代表油井超完善,未受污染,此时,若老井生产情况不是很好,即产量很低,则代表从储层伤害角度上来说就不具有挖潜潜力。第2个阶段是无穷大径向流渗流段,那么通过渗流模型可以定量解释出储层渗透率k、地层系数kh、有效厚度h和单井泄流半径等储层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定量预测老井改造后的产能及控制的动态储量,那么这些指标对于老井挖潜的选井优选都有很有价值的指导作用。
    第3个是边界响应段,如果出现明显的上翘段或者下降特征,代表了近井带的边界类型和性质,如果是注水井距离边界很近,则要注意注入压力和注水强度的优化,不然会造成注入水的沿断层漏失,造成无效注水。
    LZ的题目应该是思路比较明确,又结合现场课题,个人感觉做好了比较能学习到真的东西。
    要完成该论文,建议LZ系统学习一下kappa公司的saphir、pansystem这些都是比较主流的试井解释软件,另外,eclipse的 weltest200是数值试井模块,对于构造复杂的区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最后,祝LZ毕业设计顺利完成,并取得优秀!
    由于本人2003年做过川西试井的课题之后,就没有再系统涉及过试井解释方面的课题,理解可能有所欠缺,上述论述权做抛砖,以为引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提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15 收起 理由
    justbetoo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5 22:43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2-24 15: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LZ回答的很全面啊,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7-30 10:26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3-1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的是大神。。。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9-9 22:21
  • 签到天数: 6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3-2 14: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受启发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31 13:05
  • 签到天数: 5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3-8 09: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18 09:08
  • 签到天数: 43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3-14 2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的是大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12-24 00:22 , Processed in 0.0777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