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楼主: Joseph

[开发地质和静态模型] 读经典,学思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1-9 0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郝哥,我们能不能找些志同道合的人,把这些国外经典,翻译过来。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尽一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3: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aly 发表于 2015-11-9 09:49
    郝哥,我们能不能找些志同道合的人,把这些国外经典,翻译过来。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尽一份力。

    这个方向非常值得很多人去投入。我觉得如果能够凭专业良知去做好一两本书的翻译也是终生的成就,终生的骄傲。

    只是,我们目前投入到专业书籍翻译的人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就我目前看到过的一些译本来说(恕我不在公开场合说出具体的书籍或者译者作者的名字了,仅仅是泛泛而言),大量随意改写或者生造技术术语。曾经发生过因为看译本看不懂而被迫去买了原版来读的情况,后来仔细对比才发现可能译者当时着急要把译稿赶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自己并没有真的读通原文。我的英文水平肯定低于译者,但是我读某些片段是需要其中的思想,所以会读得特别仔细。这就导致我没有能力去准确翻译全文却会发现译者的个别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在翻译界内部也比较普遍,很多翻译讨论中各执一词也是这个原因造成。——好比我读《1Q84》,读过日文版、大部分英文版和极少部分中文版,让我翻译我肯定做不到,但是看出有些翻译在糅合文化没有糅合好的部分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Capture.PNG

    “模型精度”,更广义来说“研究精度”,曾经也是我们讨论的一个话题。作者指出地质统计学油藏模型是有其特定目标的,所以其属性细节应该服务于该特定目标。


    如果允许我类比,可以说《资治通鉴》是一部缺乏足够细节的历史书,而大家学习的《中国历史》教程则是更缺乏足够细节的历史书。但是,这些历史书都有编纂的目标,他们的史料裁减也是服务于他们设定的目标的。与此类历史不同,Ian Kershaw写的《Hitler》两部,则详尽列举了作者搜集到的各种矛盾史料来讲解希特勒各个时期的活动和决策以及产生这些的社会背景。这就是研究目标设定的不同导致了最后成果在细节上的差异。如果更愿意夸张一点儿,则很多小说在细节上都普遍比历史更丰富,但是那就是跨越到历史研究以外的细节了。


    某些模型,如果定位于为项目后续设计的评价井作依据,那么它的精度肯定不需要很高,而如果是措施调整则可能需要更多更丰富细节。——作者还提到了一个问题,这在很多现代地质学书籍都提到的,就是不同的研究手段会存在精度范围,如果你在一个很高的精度要求下工作,那么地震数据就会因为精度不覆盖而被抛弃。如果我们能同时使用地震、测井、岩芯数据,则模型的精度应该是在地震精度的附近;如果我们能同时使用测井、岩芯数据,则模型精度才能提高到测井精度范围附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Numerical Modeling

    作者承认任一油藏的任一点在其地质时间上都有其物性(Petrophysical Properties)。但是,形成这个特征的过程极其复杂也不可还原,所以我们仅仅能够期望于构建数字化模型来表征其典型特征。

    大尺度特征是那些对于油藏流动特性有直接影响的;小尺度地质细节就被依着大尺度折算为“effective”属性。(举个例子来说,孔隙度就是我们折算参数。就岩石本质来说,是可以描述出骨架与孔隙的,比如在电镜下我们就是这样描述的。但是在我们的研究尺度内会不断平均化孔隙在岩石内的比例来折算其效应。

    要明白,真实的物性之分布并不与我们构建之简化版本的数字化模型相似。也要明白,检验一个数字化模型可用与否是不能以其外观为依据的。数字化模型的检验必须有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符合预测的流体特征为基本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4: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Uncertainty

    粗疏的钻孔之间你几乎没有可能能预计到准确的独特的真实数据分布(包括相、孔、渗等),故此所有的数字化模型必然会被找到其错误(error)。这就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源于我们忽视/缺少的知识(knowledge),而并非油藏自身特点。不确定性模型就是用来忠实表征我们在现在不完备的知识条件下所知与未知。

    地质统计学技术增加数字化模型的变数,即所谓“多个实现”,来实现不确定性。

    作者此处对不确定性进行了一些拓展,甚至引入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概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暂时并无深入到这个层面的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5-17 09:51
  • 签到天数: 5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1-16 18: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12: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11-20_113608.png

    这里所强调的细节表达对于模型来说确实是必须的,但是也要注意到传统地质研究在平-剖结合来描述储层规律的优势。我觉得这一段不难读,只是做“静态模型”的人有很多没有关注过“流体”在其中可能的表现,所以在设计模型的时候会更多展现出地质的层面而没有考虑到油藏的本质在于油的流动。如果建模者能将这个点作为构建模型的目标:描述“流动”的基础,即孔、渗,要清楚这些参数都是用来表征流体在历史上的表现和在预测中的表现的,只要把这个点说得论据清楚,模型自然就是“够用”的模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6-3 20:55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11-26 23: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Data Integration一节首句,“The goal of geostatistical reservoir modeling is the creation of detailed numerical 3-D geological models that simultaneously account for (honor) a wide range of relevant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data of varying degrees of resolution, quality, and certainty. ” 地质统计学模型目的就是构建一个数字化的细节化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要同时涵盖地质、地球物理、工程数据,这些数据的精度、质量和可信度都各有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跳一些内容,到1.5

    DATA FOR RESERVOIR MODELING

    这部分是章3.1的概要

    Capture.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24 18:05 , Processed in 0.0513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