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4059|回复: 20

[职业规划] 创新、理论及应用的矛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2-6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最近我们有协作单位来汇总汇报他们的工作,提及了他们的“创新点”而被我们的管理层质疑,虽然这种质疑并未直接在会议上提出,但是仍然是我们公司的内部讨论中被一再强烈的表达出来:油田是要搞生产,而不是要搞研究的。

    这种表达在很多年以前就曾经发生过,还是我在国企的时代,当时的领导在听完某大学知名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的项目汇报以后不客气的提出了不要他创新和理论的说法。当时国企的领导也是提出了理论无用的问题。

    其实创新、理论、科研、高科技等等对于油田生产是否有用好像一直都是我们的油田被困扰的怪圈之一。

    举一个跟我个人专业相关的例子就是:很多油田的领导其实对于静态模型的理解会认为只是“观点的数字化”,就像测井曲线画在纸上被用光标拾取到了电脑中一样,甚至认为静态模型只是一个“展示”。这同样也让我们的同行们深为困苦,一个行业分支就这样被定性思考圈在了自己的行业之外(在很多地方,其实地质建模工程师是地质师的一个细分类,或者说有些高级地质师是要求必须掌握地质建模技术与理念的)。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去批评领导们这么界定我们的行业,而是应该反思这些年来我们这个行业因为突然的膨胀而进来了太多滥竽充数的人,我们都是学习过统计学的人,当一个行业里太多刚刚入行而未解神髓的人出来替我们这个行业表现的时候,他们就代表着我们整体的水平。我想起很多年前郭德纲表演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中有一个说法。他说,我们这个行业门槛儿太低,什么人都能进来,进来以后发现门里有一万多个台阶要爬,就懒得爬,反正也有饭吃,都在门槛那儿蹲着,大批的低素质的同业者拉低了这个行业的业务水平,这造成了相声不好看、不耐看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相信在2005年或者更早一些时候的郭德纲还是有着很重的行业良心的,他说我爱相声所以我怕它完了是有着一种沉痛到可以让我们这些观众陪着他一起去反思我们自己的高度的。

    一转眼,地质建摸也在中国走过了十数年的发展。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再到生机中伴随的乱象丛生。

    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很多国企一而再、再而三批评高校科研不踏实这个问题来,这个事情算是在中国一直伴随着石油产业,而且几乎也可以说是历久弥新。前几年在某油田遇到一个博士新毕业就进站的博士后,我去宣讲我们的商业化软件产品的时候总是被他问及我们的“创新点在哪儿”,我只好给他一些技术领先性的概述以后再在私下里跟他说明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凡一项技术进入商业化阶段就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其创新性,因为很多探索性的工作成果还没有获得更多Case的证实而无法形成商业化/稳定化的工作流程。

    高校的前瞻性思维为我们这个行业确实带来了很多方向的探讨空间,但是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向这些领域探讨的时候也无形中增大了他们的Case的不适应性,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科研成果真正向油田实践的转化。

    在西方,有些公司是接替高校来进行前瞻性工作的实用性评估的,比如国际化的油公司和油田服务公司都有非常专业的研究院,他们来负责探索和整合新思想并逐渐将其稳定为工作流程。

    也有另外类型的例子,当年的层序地层学就是由这样的公司研究院开始探索并折返到高校形成理论化,再折返到这些油公司形成特色的工作流程而进入了指导地质分析工作的实用阶段。再有一个例子是我们地质统计学,也是先由矿业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很具体的个案研究,然后高校进行理论化研究,再由一些人逐步把这些理论与工序结合起来而进入我们的生产实践。

    创新或者理论到应用的矛盾最后因互相否定来抵消科研的前瞻性或者降低科研的实用性为终结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只能一再跟着西方跑的本质原因,因为我们似乎缺少一种机制让创新逐步稳定为理论、让理论逐步稳定为工序。

    以前因为一些事情曾经也跟Cllipe教授有过一些争议。其实我是一直都在反思的。

    从更远的角度看过去,有些争议也是这个机制矛盾的外化。Cllipe教授没有超越性,他不能挣脱他的高教枷锁;我们也没有我们的超越性,我们也不能挣脱我们的生产枷锁。高校老师没有解决他的研究体系的稳定性到实用性这个问题,他就只能代表着其创新,而无法转化为生产步骤;另一方面,生产公司则在渴求中一次次的被“创新”欺骗,看到的是“创新工序”的不适用远高于传统工序,而形成了“创新免疫缺陷综合征”甚或是“创新恐惧综合征”。

    这样想来,我们现在确实缺少一个机制或者一个组织来完成从创新到生产的过渡与通道,这也是我们的理论与实践会距离极其遥远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在应用西方实践中也会比西方接受更漫长的一个原因(我们没有一个系统的中间层能够把西方工序本土化)。

    我不是商业人士,而是寄希望于有些商业人士能够搭建这样的平台让一方之水与一方之渴形成其流动的时候不浑浊、不泥沙俱下,从而形成一个模式让这几方面都有所收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13 0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73377 于 2015-2-13 16:13 编辑
    Joseph 发表于 2015-2-12 09:29
    我们这个民族的教育一直是崇拜强者,而油企(央企)在创立之初更是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所以普遍信奉的都是 ...

    地质学上经常遇到著名逻辑悖论之一的“奶牛问题”(其实叫做盖梯尔问题),在地统计学建模当中尤其明显。“奶牛问题”是这么说的:


    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奶牛走丢了。
    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近的一块空地上。
    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于是很满意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
    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

    问题: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是否正确? ——如果认为农民的认知是正确的,可是他明显把纸错认成奶牛了。如果认为农民的认知是错误的,可是他的认知过程确实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并和现实符合的很好(奶牛确实在那里)。

    换成这个行业,就用以前那个“泥岩建模的数据来源不可靠”做例子吧:一个地质建模师拿着别人交来的数据进行建模,他发现有一口井的曲线很有趣,于是他建模时赋予那口井更多的权重,并根据模型在那口井附近圈出了一块很可能含油的区域。打井证实那里确实是油气储层。可是这时候建模师发现别人交来的井数据获取过程有重大失误,应是垃圾数据!那么这位建模师能否说自己的模型和建模方法是OK的?

    就那些教授的“成功案例”而言,有的是的的确确能和逻辑推理符合,这是最好也是最容易理解的结果,可是确实也有一大批案例,它们是“成功”的,但是毫无章法可循——也不能说人家就一定是编造出来的,但就是在理论上按下葫芦起了瓢,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这种事情不但有,而且还不少。由于地质学不像物理学有那么严格的可重复性,于是这中间就有文章可做了。所以就这个行业来说,要进行坚实地“理论创新”很难很难——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验证这个理论对不对,何况广泛应用呢。辛苦创立一个理论,结果发现拿到隔壁油田发现只有40%能对上,而剩下那60%的问题出在哪都无法验证,是仪器问题,还是理论需要大修,还是现场工人记录的原始数据就有点瞎掰的成分?这理论是要还是不要呢?反过来,像那些教授一样,根据“成功案例”量身定做一套说法,起码数字上好看一些,不会被说“空谈”“白吃干饭”,自己级别也能提得快些。人家毕竟也要养家的呀。


    所以这又说到“创新”上面去了。做研究要砸钱,要“理论创新”(真的那种)就要砸十倍的钱,而且还得做好准备,准备好一群研究人员三五年都闷不出个屁来,钱还不能断。而事实是有这种智力的学者们,面对的都是年复一年的发文章,考评,填表,晋升,给学生找工作这些破事,还能拨出精力来凑点“成功案例”,大概最好的情形也只能做成这样了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7-11 16:58
  • 签到天数: 227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8 0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同意郝哥的说法,在开发领域也基本都是外行领导内行,不是官僚就是教条!
    记得刚毕业时候,参加JD的一个项目,地下黏度90.34cp,当时我就提出来不能用天然能量开发了,底水上来了就守不住了,一定要人工水驱。当时一个总地质师就一直强调:我们这里天然能量很足!使劲说啊!后来我就计算了不水窜情况下的水油流速比达到了200多倍,告诉她至少人工水驱的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这里,结果还是得到了“我们天然能量很足”的回击。
    去年,我有幸再次去JD拜访,通过聊天才知道,那个区块基本废了,现在含水98%了,但神奇的是他们现在认同了水油流速比的计算结果及其理论!但是我满是心塞。
    我觉得我们国家在石油方面不能只进行经济反腐,是不是该打扫下门庭呢?

    点评

    你说的这个区块,不依靠天然水驱的话,你觉得怎么弄合适呢?人工水驱怎么延缓底水的锥进?  发表于 2015-2-24 11:23
    reddeath1983,你好。请问人工水驱可以延缓水窜吗?  发表于 2015-2-12 16:34
    没事,亏的是党的钱又不是你的。  发表于 2015-2-9 04:0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6 17: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penaldo 发表于 2015-2-6 11:31
    是的。还是体制问题。石油行业的特殊性让这种体制比其他竞争性行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们以前在生产现 ...

    “讲一点政治”。
    说起来我也有同学在国内某局的研究院。他们每天每周也努力创新啊。创新什么呢?想办法如何把储量算上去,如何把参数编出来。哪怕测井曲线明明白白地显示含水饱和度已经60%以上了,还是要创新怎么填上个30%。于是储量上去了,领导很高兴,研究院的钱就多了。
    然后储量上去了,可是生产上采不出那么多油,于是生产推给地质,说你们胡说。地质说你们也好意思说,你们那试油试井数据是怎么来的我们还不知道么?
    然后说到领导。难道领导不知道数据是编的么?当然知道,可是为什么还是欣然接受假储量呢?因为他上面还有boss,boss上面还有更大的boss,一层一层上报都是“全国山河一片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就有了每个省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统计学大创新。
    所以那些刚从研究生毕业的新瓜蛋子们,一腔热血地想在大国企“创新”的,先想好以下几个问题,然后再决定动不动手:
    1,你的“创新”能马上帮单位来钱吗?
    2,能马上帮领导升官吗?
    3,创新成果能写很多篇论文,以便让那些不可说的三表姑四大舅的五侄女把名字写上去吗?
    4,会动到你同事的饭碗吗?
    5,别人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习吗?
    6,需要花很多钱吗?
    总之,最好的“创新”就是基本什么都不用做,不用学,不用投入,忽然一下子应用了,数据就蹭蹭往上涨,然后大家开心。至于那些需要十年八年投入大笔银子的创新,那就让老外做咯。做完以后我们买过来或者抄过来就是咯。别小瞧,抄一下也是“和国外先进水平接轨”,政治镀金杠杠的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6 1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naldo 于 2015-2-6 10:48 编辑

    事实上,Cllipe教授在新疆参加了几年塔里木会战,他曾说他的主要思想其实是受到大量的生产现象启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penaldo 发表于 2015-2-6 10:45
    事实上,Cllipe教授在新疆参加了几年塔里木会战,他曾说他的主要思想其实是受到大量的生产现象启发,经过逻 ...

    谢谢点评,Penaldo。

    事实上我想表达的意思里也有这一层:无论我们什么样的数据源或者信息源,Cllipe教授也好,其他的科研人员也好,我国现在缺乏一种机制能让他们的设计(无论是理论设计还是逻辑设计)变成一种工序而稳定下来。其实Cllipe教授一直在争取的东西你仔细看看也就是把他的辛苦成果转化为工序,他四处呼号的意思也就是这个:他的设计没有再次返回到实践中去。这不仅仅是一两个教授的悲哀,我们很多教授都处于这样的尴尬之中。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机制中现在没有形成这种合理的理论检验到工序稳定的层面,而直接让理论和实践互相强烈冲突中互相简单否定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6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5-2-6 10:53
    谢谢点评,Penaldo。

    事实上我想表达的意思里也有这一层:无论我们什么样的数据源或者信息源,Cllipe ...

    是的。还是体制问题。石油行业的特殊性让这种体制比其他竞争性行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们以前在生产现场发现了很多和教科书经典理论相悖的现象,并且通过调研和研究还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这些理论是错误的,老美是在什么情况下推论得到的。但是能拍板的领导听不懂这些技术细节,他也不在乎这些细节。有领导曾好心说:“你不要老是把精力放在技术上,这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的改善,要讲一点政治”。
    就是这样的体制,一任领导一个想法一个科研队伍,都为了政绩,政绩的主要支撑,一是在任期间的产量硬数据,二是所谓“创新”软数据,造成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没有很好地识别、继承和发展,科学合理的开采油气资源就无从谈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6 17: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学校某实验室门口的入场须知: theory-is-when-you-know-everything-but-nothing-work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昨天 11:02
  • 签到天数: 367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7 14: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泾渭不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1-24 16:52
  • 签到天数: 19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7 16:10:04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行业,特别是开发,有创新吗,能把最基础的做好就可以了。每个课题都好几个创新点,到头来也没什么用,不过领导就喜欢创新。最重要最基础的从不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3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2-7 16: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caixinming 发表于 2015-2-7 16:10
    石油行业,特别是开发,有创新吗,能把最基础的做好就可以了。每个课题都好几个创新点,到头来也没什么用, ...

    基础数据的准确、全面和系统是创新的基石,这个基本前提保证不了,纯粹是数学游戏,毫无用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2-7 20: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naldo 于 2015-2-7 20:41 编辑
    caixinming 发表于 2015-2-7 16:10
    石油行业,特别是开发,有创新吗,能把最基础的做好就可以了。每个课题都好几个创新点,到头来也没什么用, ...

    我听说,国外对于地质和开发这种规划类工程师的工作,大致是按工作年龄(经验)来定薪水级别的,比如工作5年薪水大概8-10万,8年大概10-15万,10年大概15万以上(打个比方)...。也就是说,你搞规划工程不需要你创新,经验越丰富,风险控制得越好,待遇就越好。

    石油工业真正的创新,也是代表一个国家石油工业水平的创新,其实主要还是数理化基础学科的创新。在地质和油藏领域,工程师最重要的是识别地质模型和动态模型以及其中的不确定性。主要的创新是探测技术的创新,是算法的创新,比如蚂蚁追踪模型,分形理论,大型稀疏矩阵算法,等等。假如哪一天物探进步到能准确识别储层和流体了,或者能用某种算法把能反应地层信息的绕射波提取出来,也就像有军事卫星了,就不需要仅凭几个点的观测(测井)来通过某种算法推测全局的动态,但目前是很难实现的。软件的核心在于算法,中国做出的山寨“红色警戒”界面和正版完全一样,但是运行速度奇慢,就是核心算法不过关。这些都是纯数学问题,或者自然物理界的定量描述模型。现代战争中,雷达探测和目标识别(物探和测井)比敌人更灵敏更准确,导弹轨迹计算的算法(油藏数值模拟)比敌人快百分之一秒,你就能先敌发现、锁定和发射,解决战斗。

    在石油工程领域,你如果只是一个钻井工程师或者压裂工程师,也不需要你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他们的工作也类似于地质开发的规划,也叫权衡。真正体现水平的是材料和工具的创新。先别说现在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大油服企业的工具日新月异,单是前几年美国页岩气商业开发核心的体积压裂技术,真正核心的水平在于压裂工具,特别是可钻复合桥塞,要求高分子材料耐压和易钻。我们连这种工具还生产不出来的时候,老美连可溶桥塞都发明出来了,也就是压裂后不需要钻毁,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溶解。加拿大煤层气商业开发的关键技术是连续油管多段射孔压裂。而我们国内的连续油管当时最大只有2.5英寸的,管径小摩阻大,无法实现一趟管柱多段连续射孔压裂,加拿大是4英寸的。我们的喷头材料不过关,射几层就磨坏了。

    工程(规划)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关系类似于,搞工程(规划)的就像教练,搞基础(工具)的就像球员。球场上关键还是球员解决问题。你是一个教练,手下有科比和奥尼尔,你水平再臭啥也不管也能赢球。你是菲尔杰克逊,你水平再高带中国队去NBA也玩不了。在现在这种体制下教练最牛B,他能决定菜鸟上场科比坐冷板凳,赢球主要靠教练的“英明指挥”,输球主要是对手太强大“客观原因”造成。当我们压裂工程师还在焦头烂额地应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降低摩阻提高压裂效率的时候,老美直接上大功率撬装式压裂设备几下就干完了。有人要说杰瑞现在有最先进的压裂设备,其实内部人士都知道他们是怎么造出来的。类似还有海油981钻井平台,我们其实仅仅是组装而已,连设计靠不上边。因为别人手边有熊掌和鱼翅这样好的食材,我们只有小葱和豆腐,他们搞规划设计的水平就是比我们高,他们掌大勺做出来的菜就是比我们能上大场面。

    但就这关键的能量波干扰、衰减和传播规律研究,这百分之一秒的计算速度提高,这复合桥塞、连续油管、喷头材料的发明,需要千千万万物理化学数学科研工作者耐住寂寞毕生心血才有可能实现。靠那些现在拿2000-3000月薪基本工资的大学基础学科的教授来突破,基本上不现实。以前工资低的时候靠国家保障,靠信仰,现在能靠什么呢?国家对教育不投入,这些基础学科的老师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证不了,只能去搞高大上的项目。所以我认为,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研究,我们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是拉近了,而是越来越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50 收起 理由
    admin + 50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0 19:26 , Processed in 0.08138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