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2-29 17:27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发表于 2014-3-25 0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上述各位都给出了非常棒的解释.体会如下:
帖子核心是如何质控或说如何面对质疑,说明自己是质控过的,而不是跑流程即OK,
Joseph 层层解剖,这也代表了建模思路和质控思路.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了,并非一个两个个人的职责。但是这样的渐进过程希望可以缓冲你对于成果期望的压力。"所以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把这些考虑先梳理出来,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也都思考进去再行建模,你对于模型的期望没有那么高以后,你对于成果的可用程度才更有把握。
什么因素在影响:相与储层砂的关系的可表达的程度.“好储层”分布模型才是数值模拟的基础,相模型其实是你分析数据的中间成果",基本和"概念化模型(或者概念模型 Conceptual Model)是比较粗糙的框架性质的表述"是同样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