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继续完善一下关于项目的相关背景: 1. 项目针对的核心目标:隔夹层; 2. 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对隔夹层进行精细解剖,从而对隔夹层进行分类,实现隔夹层的有效预测; 3. 项目已经完成的内容:总体可以说是“接近尾声”,只剩下建模和数模两部分,之前已完成的工作量包括——①地层对比(对某油层组内部进行精细划分,对比划分的级别至小层,平均每个小层厚度在20m左右);②岩心相、测井相的建立;③各个小层“基于井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图”;④隔夹层识别标准的确定;⑤研究区所有井目的层段的隔夹层解释(即所有井的隔夹层数据表已经建立); 4. 甲方对于建模着重关注的点:①实现模型内隔夹层的精细刻画;②POR、PERM模型;——相比之下对相模型不怎么重视,但是个人感觉只有先把相模型建立的比较精确,在相控基础上得到的POR和PERM模型才能比较准确(不知道这种理解对不对); 5. 关于地震、反演:合同并不涉及这些内容,但是提供给了我们三维数据——我比较质疑的是:即使我们做了地震属性切片,或是反演,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精度摆在那儿,提取出来的属性切片或是相关的反演切片真的能够起到约束模型的作用嘛——我研究的目的层是小层(平均20m左右),无论是地震属性也好还是切片也好,要是想图像能够尽可能精确反映这个小层的信息,那么前提是追的层位要准确,如果在追层过程中都不能有很大把握究竟追的准不准,那么出来的图像真的能够用的上吗(追层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油层组顶部的同相轴比较稳定之外,其余各个小层顶部的均没有较连续稳定的同相轴,极容易追串层,合成记录要做的很密才行,有的时候井上标定的分层,具体落到地震剖面上标定到哪一处才能整体说的通,还需要再衡量,不一定都以井上标定的为准,总之对追的地震层位的准确性,我心里特别没有底儿) 对于Joseph的观点,我不太明白以下几个地方,能否请您再指点一二:
1. 我能够明白您说的“前期研究能够多大程度的理解了储层的联通关系,模型就要做到神马程度”,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让模型尽可能全面反映前期研究的所有成果,不知道具体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我的理解是:相模型/隔夹层模型,先把单井数据加载上去,之后Facies Modeling中好好调节Variogram,加入基于井的沉积微相边界(如果有做的比较好的属性切片或是反演切片的话,那么可以加载进去进行约束),从而使模型尽可能准确;至于POR/PERM模型,在相控/地震/反演数据体控制的基础上好好调节Variogram——这就是目前我对于相模型/隔夹层模型、POR/PERM模型想采取的做法,您觉得我这种做法可以嘛? 2. 您判断Variogram是否调整的足够理想的依据是什么? 先说一下我的个人理解—— ① 数据点是否都能落在拟合出来的Variogram上面; ② Major direction和Minor direction和相图上面河道与河道之间的条带性,是否能够匹配上(Majordirection我将其理解成顺着物源方向,河道能走多远;Minor direction我理解为垂直于物源方向单河道的宽度,如果这两个参数能和基于井的相图上面的距离匹配的较一致即可); ③ Nugget和Sill之间的数据点是否多,毕竟这之间的数据点才是有效可用的; 再请问一下对于Nugget的一点疑问:有些培训视频中提及,调整出来的Nugget应该是越接近0越好——您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我能够让Nugget和Sill之间的数据点比较多的话,是不是就足够了,即使Nugget不是很接近0是不是也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