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456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7年12月7日 ▽
本文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述地球的诞生、变迁、生命起源...
大爆炸之后,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粒子们用4种基本力互撩的结果。包括爱情。
小设定,大造化,精妙绝伦。
本文的主角——地球,以及本文的灵魂——地质学,不管多么枝繁叶茂、如何花团锦簇、怎样意象万千,归根结底,都逃不出这4种基本力的掌心。所以:
纵是江湖路远, 小处不可随便。 必须钻透摸清, 地质方得灼见。
论强度,强力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如果强力是1,那么:电磁力是百分之一,弱力是百万分之一,而引力只有100万亿亿亿亿分之一。
强力,让夸克抱成质子、中子后,尚有余力可贾,继续把质子、中子们合体成原子核。
电磁力,让质子、电子既形影不离,又保持距离,成为原子。而且,让不同原子各种神撩,分分合合,变幻出无数物质形态(比如我们挚爱的石油、石头之类)。“而且”后面这句,就是化学研究的全部内容。
弱力,负责强拆。前文说到的中子不稳重表现,全拜弱力所赐。
△ 图2-1 氢原子结构
如果只看粒子,引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任何几个粒子之间,它都不起什么作用。
然而,引力的两大独门绝技,却让它成为宏观世界的主宰:
一是无限力程。虽然越远越弱,随距离平方反比那样锐减,但没有边界。
二是无限累加。不论粒子的大小、方向、性质怎样,只要有质量,只要在一起,引力永远是合力,永远是吸引,永远不排斥。
不管这是技术,还是情怀,引力这只若有若无的手,都不容置疑地统治了宏观物质世界。
它就近把粒子聚成星体。当直径超过800公里、或者质量大于510千克时,不管星体以前的选型多么心机、多么风骚,都会被统一造型:球体。
当然,这两个数字并不精确。因为,星体成球,还受材质、自转速度、引力环境等幕后黑手的操纵。
不过,地球这么大的星体,只要不是自转得太嗨,或者离太阳太近,就必然聚成球体。
所以,不要相信地球是个梨形的鬼话,那只是怪蜀黍为了加深猴子们印象的变态类比。
由于自转、物质分布等原因,地球当然不会是数学意义上的“正球体”:
首先,赤道略鼓,两极稍扁。两者相差多少呢?21.49公里。看上去不少,从天安门东地铁站上车,到通州北苑地铁站下车,14站地呢。然而,地球的半径是6371公里。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米直径的大球,扁了3毫米。以我们人类的视觉,就算是足球扁了3毫米,也完全看不出来呀!这和国足比上届世界杯多输3个球你也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道理。
其次,北极地区大概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这点差,放在整个地球形状的视觉判断上,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地球在视觉上,就是一个完美的球体。桂圆、汤圆都没这么圆。当然,这是地球今天的造型。
那时,初生的地球还处于杀马特主义初级阶段。
除了塑形,引力还可以让地球脸热心跳。热的计量,是温度。而温度,就是粒子运动速度。
为了配合笛卡尔动量守恒定律,当粒子们被挤到越来越小的空间时,它们只能用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激烈的碰撞来维持动量。这就是“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温度越高”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