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martdou 于 2013-12-5 21:33 编辑
关于有效应力问题(简化版).pdf
(616.95 KB, 下载次数: 8)
本人将Cllipe提到的11个问题,归纳为4个问题进行回答:(1)岩石压缩性问题;(2)有效应力及应力敏感性问题;(3)启动压力梯度问题;(4)其它问题。
在昨天的讨论中,相关岩石压缩性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回答,供广大同行讨论。下面就第二个问题有效应力及应力敏感性问题进行讨论。
说明:本人2012年在《新疆石油地质》第5期发表了文章《油田开发中岩石压缩系数和孔隙度相关问题探讨》(下文称《探讨》[1]),李传亮 在2013年第4期发表的《油藏工程中的若干问题——再与窦宏恩先生商榷》(下文称“《李文》[2])。(续)
二、有效应力问题 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研究一直与储层有效应力的概念相联系。但究竟什么是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通常指埋藏在地下的储层岩石中的流体被开采出来后,储层岩石中的孔隙流体压力发生了变化,作用在储层岩石上的上覆岩石压力,致使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发生了变化,引起储层内原有流体渗流通道的改变或破坏,最终导致多孔介质储层岩石渗透率发生改变的这种性质称为应力敏感性。因此,研究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必须从上覆岩石压力、储层孔隙流体压力和岩石骨架应力的关系开始。在一定的储层条件下,有效应力变化,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流体性质密度和粘度都会发生改变。下面主要讨论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相关问题。 2.1 “本体变形”和“结构变形”本质是“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925年Terzaghi假设储层岩石是各向同性,提出了储层岩石有效应力的概念。储层岩石中的孔隙流体压力有助于抵消由岩石粒间接触带来的机械应力,储层岩石有效应力为上覆岩石压力与孔隙流体压力之差(也称“差应力”)。1959年Hubbert 和Rubey研究指出:岩石总的垂直压力(上覆岩石压力)是有效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之和。其实,比较Terzaghi与Hubbert的定义,其实,他们的定义是一致的,储层岩石有效应力可表示为
于天然岩石中存在的许多微裂纹在应力作用下闭合而造成的。AB段——线弹性阶段,AB段变形为弹性变化阶段,AB的斜率为岩石的有效弹性模量,由岩石固态物质的弹性常数和包含的孔隙情况所确定。B点就进入塑性区府区,B点称为塑性屈服点。 BC段——塑性强化阶段,该阶段岩石变形为弹塑性或塑性变形,曲线又一次呈现非线性,B点为岩石从弹性变为弹塑性或塑性的转折点,其值约为峰值强度的2/3,通常称为“屈服点”,此点的应力称为屈服应力,屈服极限或弹性极限。这时岩石明显开始出现非弹性变形,非弹性体积应变增加,即出现岩石的膨胀(dilatancy)现象。随应力增加,应变增长速率亦加快,仿佛岩石变软了似的,所以BC段也称为应变“软化阶段”。 C点对应的峰值应力叫做岩石的强度“峰值强度”或强度极限(破坏应力)。一旦岩石受力达到了此强度,岩石就会发生破坏。 CD段——残余承载阶段,岩石承载能力达到峰值强度以后,岩石内部结构被破坏,从C点开始,曲线斜率出现负值, CD段反映岩石承载能力随变形的增加而减小的性质,通常将此性质称为“脆性”。岩石在CD段的发展过程称为“破坏过程”。岩石破坏从C点开始,到D点后岩石彻底破坏。 DE段——岩石的宏观破裂阶段,此阶段岩石断裂断面已经形成,断裂面已经形成,DE曲线表示岩石应力—应变是沿断裂面两侧岩石的摩擦滑动。 从图1看出:应力-应变曲线全面的描述了岩石在不同的受压过程中的变形状况。岩石在开始变形阶段OA段,其岩石体积变化随着载荷增加,而体积缩小。近年来,AB段虽然是弹性变形段,但靠着目前的科学仪器及实验技术的提高,由于岩石不断的受到载荷变化的作用,不断出现裂缝扩展,将产生了一些不可逆的变形。就是在此段,弹性模量也不都是一个常量。 李传亮文章《油藏工程中的若干问题——再与窦宏恩先生商榷[J]. 新疆石油地质,2013:34(4):477-482》(下称《李文》)认为:“当岩石受力后,排列方式没有变化,仅仅是颗粒被压缩了,这就是所谓的压缩变形(本体变形),这个过程中岩石的孔隙度并不发生变化,而是保持为常数,压缩变形是一个可逆过程,属于弹性变形的范畴。当岩石受力后,骨架颗粒自身的体积没有变化,而是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颗粒重排),这就是所谓的压实变形(结构变形),这个过程中孔隙度也跟着发生变化。压实变形是一个不可逆变形,属于塑性变形的范畴”。将上图岩石受力后关系图中显示的状态与《李文》的分析对比,不难看出:《李文》将岩石的弹性变形,做了一个名词创新,称为“本体变形”,并认为岩石孔隙度是一个常数。不仅没有必要做这样的创新,而且认识是偏悖的。储层岩石受压即是在弹性范围,地层储层岩石长期处于地下弹性压缩状态,岩石变形,孔隙体积发生变化,孔隙度也将发生变化。这就好像受压缩的弹簧一样一直不释放,但这个变形一致存在,材料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在长时间的有效应力作用下,即是弹性变形,岩石也会发生蠕变(蠕变是岩石永久变形不断增加的一种现象)。该文将岩石的“塑性变形”同样进行了一个名词创新,称为“结构变形”,从上述岩石本构曲线分析可知,当岩石进入塑性范围,储层岩石孔隙已经破裂,岩石原有的孔隙结构已经被破坏,而不是变形,但这种变形只有当油田注水压力超过破裂压力,储层大型压裂过程才会出现。一般情况,油田开发中不会这种现象出现,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也就不是《李文》所言的“这个过程中孔隙度也跟着发生变化”,而是储层岩石结构的孔隙结构被破坏。可见,从另一侧面证明《李文》所言的“岩石本体变形过程中的孔隙度不变性原则”是非常荒谬的。
人要校正它,也是因为一些系统总在变化,有时系统处于封闭系统,有时处于开放系统。用经验系数Biot系数修正也不奇怪。何况,在工程计算或处理工程问题时,经验公式和经验常数有时被一个纯理论公式更实用和更可靠。因为在科学研究中,纯粹的理论公式都有其存在的条件和前提,无法全面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有效处理工程中遇到的难题,而实验测量手段就提供了一种研究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实验就会有实验常数,经验公式。李传亮在文中(多孔介质的应力关系方程,新疆石油地质,2002:23(2):163-164)提到:“多孔介质的双重有效应力是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最终完成于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项科研成果”。这些所谓的成果就是由马克西莫夫公式(2)及其“本体结构应力”等。但《李文》中又说:“窦先生还说(13)式(本文(2)式)是苏联学者提出的,这就属于张冠李戴了,(13)式只是在苏联学者的书中出现了一下”。《李文》这样强调就是强词夺理,上世纪80年代, “苏联学者的书中出现了一下”,这在科技大学还可称得上是“重大成果”?不言而喻,究竟是笔者张冠李戴,还是《李文》不尊重事实。《李文》又改称“(2)式”是他推导出来的,苏联学者早期只是写出的该式,既然已经给出了,该式的著作权也恐怕不能属于《李文》吧!?经过笔者进一步查核,马克西莫夫书中出现公式(2)前的描述:“岩石、介质骨架中的压力和液压力平衡,且和这些压力在断面中的面积成正比”,在这段文字后,马克西莫夫才给出了(2)式,这就是说(2)式并不是像《李文》所言的只是“出现了一下”。作为世界杰出科学家,没有写出其它的繁琐过程,难道就不属于马克西莫夫的研究结果了吗?难道《李文》还能再次宣称该式是自己推导的吗?
2.3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评价 由上述描述可知,多孔介质岩石渗透率变化与储层岩石有效应力变化有关,受压储层渗透率压缩性可用式(13)表示
(18)式成立。孔隙度不是常数,所以(17)式是一个不正确的表达式。 根据储层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计算方程推导可知,受压条件不同,其计算方法和结果略有差异。从导出(15-16)式可以看出,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储层孔隙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渗透率值降低幅度较大,低渗透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呈强应力敏感性,这个结论与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70-71,89-92)导出的(17)式所得出弱应力敏感性结论恰巧相反。 《李文》及其类似文献无法证明用式(17)能真正反映了油藏本身的特征,用来评价多孔介质岩石渗透率变化是正确的。再从岩石应力敏感性的定义看,( 17)式也与应力敏感性定义相差甚远。《李文》仅靠一些现象的类比来证明“低渗透储层不存在强的应力敏感性”显然是不够的,靠直觉的类比是靠不住的,最好的证明是采用理论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证明结论能否成立。 (此部分内容与“有效应力”附件内容略有修改,其余两部分内容后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