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刘萝卜锅

走向“精准”油藏描述——小论如何让地质模型更准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29 0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qx_wdm 发表于 2016-8-29 08:26
我的思路则是依据微观储层的矿物含量来研究和精细刻画低渗透储层的储集性,和胡博士那篇还有所不同

欢迎阐述您的不同观点和大家分享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15: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qx_wdm 发表于 2016-8-29 08:26
    我的思路则是依据微观储层的矿物含量来研究和精细刻画低渗透储层的储集性,和胡博士那篇还有所不同

    可以发在这里分享交流一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3 15:29
  • 签到天数: 171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9-5 1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宏观的沉积相在微观方面可以用骨架矿物含量具体表现出来(粒度、石英类、长石类等等),而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成岩作用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微观方面则具体表现为胶结物的含量及结构(黏土类、碳酸盐、硅质等等),几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孔隙度渗透率两项参数上),所以我的思路不是直接从孔渗两项参数着手去研究,而是重点研究与之相关联的几项矿物参数的含量及分布,由这几项参数确定储层的成岩相,继而研究孔隙度、渗透率参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1-22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SSCA 于 2016-11-22 14:14 编辑

    从精细油藏描述向精准油藏描述的转变
    为实现油气精准开发提供可靠基础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4 01:47 , Processed in 0.0479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