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萝卜锅 于 2016-8-28 09:38 编辑
三、约束建模 空间上的信息也只有地震能够再补充一些了,所以采用地震属性来做约束建模是用的比较多的。地震属性有这么多,怎么用? 分三步走: A、叠后反演——波阻抗优先。 为什么不是振幅优先或其他属性?波阻抗是反演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与储层都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逆向思维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振幅、频率等属性都能和储层对应上的话,反演技术也不用这么火爆了。这里说的是叠后反演,纵波阻抗,单属性!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在纵波阻抗区分较好的一个工区,将纵波阻抗转成岩性概率,来约束相模型。 B、叠前反演属性。 一个纵波阻抗不行,那就再多加几个,叠前反演,纵波、横波、密度,看能不能分的开。还分不开,那就用岩石物理,定量解释。看下图,不同的分区代表了不同的参数的比例,能够直接得到哪里孔隙度多少,哪里饱和度多少,哪里石英含量多少。RMS里面进行解释哦,很方便。 但是这里还有个问题,坐标轴只有两个,而对叠前反演来说,有三个主要参数影响较大:泥质含量,含水饱和度,孔隙度。两个轴要体现三个参数,必须有一个参数要假定不变,所以使用的条件也很严格。尤其是这个岩石物理的研究,不死也得脱层皮,怕死的就继续往下看吧。 C、多属性拟合——万金油。 如果叠后阻抗分不开,叠前纵、横阻抗也分不开,岩石物理你也不会,那就试试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吧,多属性拟合。地震属性有这么多,都提出来试试,与井上的测井属性做个非线性拟合,excel,spss等,可以从众多属性中挑选出几个来以达到拟合系数最高,从而得到一个属性能反映你的砂岩百分比或孔隙度分布的平面图。 下面开始一片新的天地 上面说的天花乱坠的,你说通过你这些方法做的模型可靠,谁信啊,怎么验证啊? 记住下面四条验证模型的手段 1、参数对比 2、盲井检验 3、历史拟合
四、地震正演 通过了数值模拟检验的模型,由于一些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也不能完全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但一个拟合的不好的模型,肯定是不对的,这就不用多说了。 再来看参数对比,就是前面所说的变差函数和直方图,如果你的模型连这两个都做不到,连宏观规律都不能满足,那细节就根本不用去看了。 很幸运的是,如果你用RMS,这两个条件是很轻松满足的,如果你用其他建模软件,就很难说了,一层层,一个个相去调吧。 盲井检验,意思就是某口井不参与运算,然后与这口井对比。我个人认为,这是体现一个模型预测能力的绝好手段,但是很少有模型能达到,随便抽一口井来做检验都能吻合,这太恐怖了。只能尽量去往这上面去靠,要想盲井检验的效果好(相当于是纯预测了),空间上的约束条件必不可少,如前面说的地震约束。 最后是重点,地震正演。 说了一大堆,参数,变差函数,历史拟合,包括盲井,这些都做好了,模型就可靠了吗? 可能未必,因为地下的情况,说真的谁也不知道,唯有地震能略窥一二。 那么我们就做一个假设,如果做出来的模型很准确了(加入了你的各种认识,参数都比较精确),比如波阻抗模型,给他一个子波,再来做个正演,就得到了一个合成的地震数据体。将这个合成的地震数据体与实际的对比一下,对的不好的地方,是不是就能说明模型不太准呢? 好,说干就干! 假定已知地下实际波阻抗模型,用一个子波与之褶积,得到地震波形数据a; 再用建立的波阻抗模型与该子波褶积,得到地震波形数据b。 模拟建立波阻抗模型与实际波阻抗模型越接近,则地震数据a和b就越吻合,如果两个波阻抗模型完全一致,也就是模拟结果完全再现了地下实际情况,那么,a和b理论上也完全吻合;反之,若a和b差别越大,则模拟结果就越不可靠。 这就说明可以利用正演模型验证反演结果及其它技术手段得到的模型的可靠性。 多说无益,上图△ 在研究区用相控的思路进行随机模拟(两点地质统计学),建立波阻抗属性模型(图a)。 按照上图的思路,用正演模型来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将正演得到的地震剖面1(红色)与实测地震剖面(黑色)叠合显示(图b),发现二者井间差别很大。 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立波阻抗模型,正演模型2与实际地震差别同样很大(图c)。 可见纯粹模拟并不能很好反映地下实际情况,不可靠。 即便是直接采用地震反演成果——岩性体的控制下模拟的波阻抗,正演模型与地震仍有一定的差异(图c,请放大看,咱的目标可是精准描述),说明随机性无处不在。
a 模拟得到的波阻抗属性剖面(两点地质统计学) △
b 正演模型1(红色)与实际地震剖面(黑色)对比 △
c 正演模型2(红色)与实际地震剖面(黑色)对比 △
c 正演模型3(红色)与实际地震剖面(黑色)对比 △ 这里顺便论述下为什么要用反演数据来约束建模,以及其可行性。 众所周知,地震数据具有横向连续性好、空间信息丰富等优势,用地震数据作约束不失为降低模型不确定性的有效办法。因振幅、频率、相位等常规地震属性能够反映岩石物理特征,但一般只局限于用平面属性来约束。 但是,注意: 在实验室能直接测量到的只有两类岩石物理特征数据:速度和密度(两者乘积即为波阻抗),波阻抗是地震反射形成的基础,所以同样从地震期望能够得到的岩石物理参数也只有速度和密度(两者乘积即为波阻抗),波阻抗(或速度)的差异可以定量描述岩石间组分、孔隙及含油性的差异,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最终形式,因此也是将地震与测井或岩性联系起来的参数(这两句是国外岩石物理大牛的话)。 通过地震反演能够得到波阻抗数据体,不同于纯粹模拟出来的的波阻抗体,反演波阻抗忠实于地震反射特征,不依赖于地质统计学参数,结果与井点处吻合,井间过渡自然,将反演的数据做正演与实际地震剖面相比较,二者相关系数达到99%以上(见下图),说明结果相对直接模拟的模型更能反映地质真实;另一方面,尽管很多情况下,反演结果相对可靠,但却不能直接用地震反演取代纯模拟,因为地震资料经过采集、处理等多个环节,存在一定多解性,且反演对井资料及子波等的要求相当高,工区内很多井往往不适合参与反演,如该共计钻井62口,而参与反演的井仅23口。 因此,井震联合建模,即将地震反演的成果(波阻抗数据、由波阻抗解释得到的岩相数据等)用来约束建模,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钻井与地震资料的优势,比其它常规地震属性更能保证模型与实际相符合。 △ 正演模型(红色)与实际地震剖面(黑色)对比 最后看看用了地震做约束的模型,是如何经得住检验的吧。 盲井,看下图,其中井1、4为参与运算井,井3、2为未参与运算井(待验证)。由于随机模拟算法为基于井的地质统计学插值,在井点处的值与井绝对吻合,因此井1、4处模型与井点孔隙度值一致,而在井2、3处则为预测孔隙度值,从图中对比可知,无论厚层还是薄层模型均与井上吻合较好。 △ 孔隙度模型抽稀检验 再做正演对比,发现正演地震波形与实际地震波形能有效吻合,说明了波阻抗模型的可靠性,也说明了前述建模思路的合理性。怎么对的这么好?用RMS,把对的不好的地方用局部更新,反复修改,直到吻合好。
△ 正演模型(红色)与实际地震剖面(黑色)对比 历史拟合效果,大家不用羡慕,也不用怀疑下面的拟合结果。因为这个工区的地震实在太给力了,波阻抗对岩性区分太好了,想做不准都难,看看后面的波阻抗对岩性的区分图就明白了。
等等,好像模型优选没有讲阿,敬请期待下期。
都讲到这个份上了,你还不去用RMS?再不用,就没有下期啦!
说明本文是胡勇博士探索的一个思路,文中案例是在地震资料好、波阻抗对岩性区分很清晰的情况下作出的,供广大同行参考和讨论。
荐:RMS绝技系列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