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358|回复: 1

[经验交流] 生产测井基础知识笔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9-1 10:52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5-6 2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1.发展方向,研究热点:
    套管井地层测试仪器、新型脉冲中子测井仪、光纤传感器、电动测井
    2.我国技术落后,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有很大差距,目前主要是研究和跟踪国外生产测井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3.生产测井这一技术的主要存在价值在于其能够相对准确测量各类钻井内部流体的各项相关物理参数。其意义在于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井内各射孔层段通过的流体的相对性质与质量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对整个油田开采工程的生产住哪沟通做出合理的评价。生产测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主要起到判断油田开发效果、改造油田、增大产油量、优化开采效率等多项提高油田开采项目经济效益的作用。在这一技术应用过程中,运作系统主要运用到垂直管中的单相与多相流动状态等专业理论,并且以这一系列理论为基础、在嘉定内部流体物理状态稳定的前提下对其相关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测量,从而建立生产测井的资料解释方法。
    4.生产剖面测井的相关解释方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最基本的专业办法即是递减法。具体的说就是,于每个射孔层面之间的间隙夹层适宜部位取出若干个解释点,再由相关计算系统对各个解释点位置的各项产油常量进行逐一统计,随后进行逐层递减的分析,即能统计出各个分层产出油水气等流体的具体情况。
    5.生产测井是石油开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石油开采作业环节中。通过生产测井,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类井内流体的各项物理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分析井内流体作业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开采计划与设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并对开采作业做出合理评价,对措施挖潜、方案实施效果以及剩余油的定位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我们开发探索新技术以深入解决油藏分析和开发中的难题。
    6.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我国油田大都采用分层注水方式保持油层压力,因此除了钻采油井之外,还要钻一批注水井,为了及时了解注水井或生产井各层油水气的动态,应及时掌握各层的注入量以及生产井的油水气产量,前者成为注入剖面,后者称为产出剖面。
    7.产出剖面:把流量、含水率(持水率)、密度、温度、压力及其它参数(套管接箍、自然伽马)测井资料组合起来,可以综合分析生产井各产层油水气的产出量及各相含量。产出剖面测井序列的选取是根据生产井的类型进行的。对于单相井,通常选用流量、温度、压力三参数即可;对于抽油井,由于仪器要通过油套环形空间下入产层,因此要选择外径小于1in的仪器。抽油井一般为低产井,若为油水两相流动,应选用集流式流量计,此外还要选用持水率计;若油水密度差较大可选用密度计、温度计、压力计;若流动压力小于泡点压力,则井下为油水气三相流动,此时必须选用集流流量、密度、持水率、压力、温度五参数。在抽油机中,若流量较高,可选用连续流量计。
    产出剖面测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注采井网中采油生产井每个小层的产出情况,是产水还是产油或气,产水量有多高,高渗透层是否发生了注入水或气体突进,注入的水是否到达了生产井,是否起到了驱油的作用等等。
    8.吸水剖面:开采后期的低渗油田在吸水层的渗透率、孔径以及孔隙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使用同位素测量的情况下并不能对吸水情况进行如实、精确的反映。许多井自然伽马本底高,对于层位吸水情况就不能进行定量解释,与此同时,同位素测量的使用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井压超过35MPa就很难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测试,只有在对井采取泄压操作后才能进行测试,如关井一段时间或放回水,但是此操作又会使得资料在准确度上不足,也对注水工作造成影响。对于同位素的使用,应该根据地层水量、压力和孔隙度存在的差别进行同位素粒径的选择,不能统一使用同等粒径的同位素。此外,如果该井伽马本底高、大孔道以及存在很严重的井壁污染,就需要使用同位素沾污校正来减少污染所带来的影响。
    9.吸水剖面测井的影响因素:(1)放射性同位素污染(吸附和沉淀)(2)配水器工作状态(微堵)(3)存在大孔道地层(4)井况变差(5)操作方法不当;
    解决方法:沾污:反洗井,防污剂;沉淀:注“冷球”(无放射性);资料解释使用沾污校正系数。配水器:关井;打开放空。大孔道层段:连续跟踪多条同位素曲线。
    优化:建立测井档案,通过检测信息平台查询井史。--吸水剖面测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杜世超 李文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10.水平井测井:把直井测井仪器送入水平井井筒中,必须借助特殊工艺技术或专用工具才能将测井仪器送到水平井测试井段,目前国际上应用较成功的工艺技术有五种:电缆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水平井数据测量技术、泵送工具测井以及盘管测井技术。
    国内外水平井测井技术相对成熟的主要有连续油管和井下牵引器输送。其中第一种主要是随着连续油管将测井仪放置,然后由连续油管向上提或者往下放带带动仪器达到测井的目的。这种测井方法不仅能够在中长短的曲率半径的水平中进行测量,而且这种测量方法
    具有测输送动力大,成功率高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深度误差大、速度慢以及测井仪器不能太长等。第二种测量方法主要是首先将测井仪器传送到测井井段,然后利用井下牵引器实现对测井仪器的提放工作,这种测井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节省时间、施工简单以及深度控制准确等,缺点主要有施工风险大,输送动力小,测量时对井筒技术条件要求高等,但是如果井筒底部有沉砂,则将会导致牵引器牵引失败,进而影响测井的成功率。针对上述两种测井方法,由于连续油管传输工艺测井成功率较高,并且这种测量技术能够达到水平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测试工作, 所以在水平井测井中较为常用。王维民 大庆钻探测井公司吉林事业部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11.我国常用的4种水平井生产测井井下仪器输送技术:刚性挺杆输送技术(通过钻杆或者油管将存储式生产测井仪器下入井下测井位置,通过预设时间或压力方式启动存储式测井仪,在钻杆或者油管起下的过程中井下仪器自动测井,当仪器起注井口后,将仪器与专用地面系统连接,由地面系统独处仪器中存储的测井数据)、连续油管(柔性管输送)、井下牵引输送、水利输送(利用生产测井仪器的自重将仪器放至水平井造斜段,在遇阻后利用加压水流作用至水力活塞,推动生产测井仪器至测试目的层段)。
    12.音叉密度仪FDI(fluid density intertial tool)是目前主要的放射性源替代技术之一。
    13.超声波生产测井仪:利用多普勒散射原理来测量生产井内油、气、水产出情况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当声源与接收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是,反射波的频率会有所改变。超声探头发射高频超声信号,该信号在油水气多相流中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油泡、气泡后,会形成多普勒散射,使用传感器接收多普勒散射信号,对多普勒散射信号做频域分析,可直接得到油泡,气泡的运动速度及等效横截面积,以及水的流速,通过运动速度及横截面积,即可求得油气水流量。
    14.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用于了解生产井各产层产液量及含水量,对开发区域进行系统监测,研究各开发层系动用状况及水淹情况,为油层改造提供依据,同时检查各种措施效果,达到增产目的。一般采用常规的七参数测井方法(自然伽马、磁定位、温度、压力、流量、密度、持水率等信息),伽马、磁定位曲线用于校深;温度、压力曲线用于定性判断产层;流量、密度、持率曲线用于定量判断产层,计算各射孔层产液量及含水率。
    15.注入剖面测井:油田注水开发,保持地层压力,能够增加原油产量和提高采收率,因此通过给油层注水来维持油层压力,使采油井产量保持稳定。为了及时了解注入井中每个层位的绝对注水量和相对注水量,那就必须进行注入剖面测井,为调整注入剖面及注水井改造提供依据。另外通过注入剖面测井也可以进行套损检测,了解套管内水流动向,判断窜漏位置等井筒工程问题。因为井筒只有单相水,所以只需测五参数:伽马、磁定位、流量、温度、压力。温度和压力曲线定性判断吸水层;流量曲线定量判断吸水层。
    16.油水两相流型分析:光纤探针(利用全反射)、高速摄影拍摄。。。压差传感器
    17.过套管电阻率:与碳氧比能谱、中子寿命测井相比,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几乎不受地层孔隙度和地层水矿化度的限制,对油水分辨率较高,探测深度很深,而且能与裸眼井的感应测井或者深侧向测井有可比性,能检测流体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油层水淹状况,意外测井,发现漏失油层,在油田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9-1 10:52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记是在生产测井中心实习期间做的,来源于《生产测井原理》郭海敏以及万方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7 15:45 , Processed in 0.0623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