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237|回复: 0

!!!西安石油大学!!!开展科研攻关支撑国家能源建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8-23 10:03
  • 签到天数: 6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4-12 12: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凝聚科研优势及特色方向,以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西部盆地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石油石化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产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国家能源发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井喷是油气勘探过程中的严重事故之一。一旦发生,处理不好,很快就会导致钻井作业失败,甚至会出现井架烧毁和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如何事先进行预测评估,根据风险评估调整方案,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是保证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安全作业的迫切问题。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技术”科研团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我国首次开发出油气田作业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平台。该项目针对油气田作业中井下事故、火灾、泄漏、中毒等其他各种突发事故等实际问题,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网络化作业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指挥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油气田作业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应急演练以及事故灾难的识别与预警、救援、评估、事后恢复等过程集成为一体,为整个石油行业传统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重大革新。据了解,目前,该成果关键技术及系统平台已在长庆、延长、塔里木、渤海钻探、胜利等多个油气田企业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也荣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油气田作业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平台”只是西安石油大学诸多为“油气”而研发的科研成果中的一项。仅2007年至今,“高温高压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含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气田污水综合处理与防腐阻垢技术”、“陕北斜坡前侏罗纪古地貌恢复及延长组上部油层分布规律研究”、“远程钻井网上会战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一批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油气田生产实践,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亿元。这些科研成果在我国能源建设一线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

    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不断产出,得益于西安石油大学立足石油特色,坚持科研的“顶天立地”:既注重相关基础研究,又积极为国家能源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作为以石油石化学科为主的普通高校,西安石油大学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凝聚力量,主攻重大技术难题。近几年,学校紧密围绕石油行业的需求,充分发挥主干学科、人才和成果等优势,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遇到的低渗、特低渗等复杂、特种油气藏及陕北脆弱环境条件等世界性难题,与长庆油田、川庆钻探等企业联合或独立申报了“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西部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与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钻井信息中心”和“油层改造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目前,西安石油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数已达到20多个。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有力促进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基础研究,又大大提升了学校为油气田增储上产提供技术服务的水平。

    与此同时,西安石油大学积极凝聚科研优势特色,主动申请具有鲜明石油石化特色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以及省市设立的重大科技项目。2010年以来,科研经费近7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100多项、省部级项目250多项、企事业单位项目1300多项。其中,承担企业千万级项目2项,承担长庆和延长百万元以上项目68项,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介绍,学校科研经费已连续10多年稳步攀升,并连续7年突破1亿元,其中95%以上的科研经费都是研发直接与石油石化行业相关的技术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13 07:35 , Processed in 0.0542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