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874|回复: 0

知乎正能量 | 有工作经验的人,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5 14:12
  • 签到天数: 16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4-1 22: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很多人问主页君,我大学毕业3年,现在工作稳定,恋爱稳定,可我感觉自己还是遇到了瓶颈,我想出去看看,也想继续学习,现在想留学还来得及吗?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主页君无法统一标准答案,只说去或者不去,都是不负责任。但主页君知道,少年,我们都有一颗骚动的心。
    关于这个问题,主页君精选知乎回答,虽难免心灵鸡汤,但也句句实话。去或者不去,您还是自己决定。
    回答一:张佳玮
    我2002年进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父母给填的专业。我拿到学士学位了,但对这个行当本身兴趣不大。

    2004年大二时,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直靠自由撰稿过活。专栏,出书,等等。

    2012年,我做了八年的自由撰稿,一直在上海,然后到来巴黎,读艺术市场与鉴定。

    最后一次面签时,签证官问过我动机。我当时的话是:
    我写过艺术专栏,也写过艺术家的传记,但我觉得,我需要更全面的学习;我还是想继续作为自由撰稿者的生涯,但想尝试变得更全面。与此同时,我觉得作为自由撰稿人,欧洲的经历对我有益。

    签证官阿姨问:还有呢?
    我说: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本西方小说是《三剑客》,第二本西方小说是《高老头》。达达尼昂和拉斯蒂涅这两个少年,都是去了巴黎才开始他们真正的人生。我虽然有自己的职业生涯,但还是无法全然锁定自己将来的最后方向,但我觉得这样的经验是好的。
    当然有一句话我没说:
    我是因为女朋友想来巴黎,我才来的。
    还是多说几句留学目的
    我在巴黎,遇到过许多例子。消极的例子是,有一个同学问过我:
    “佳玮,你后悔来巴黎吗?”
    “没有啊,在那些博物馆上课就觉得值回票价了。”
    “可我觉得巴黎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啊。”
    当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迷惘的。
    但更多的,是积极的例子
    比如,我在索邦学语言时,认识一位四十四岁的半秃头大叔。他是个电气工程师。我问他为什么要进修,他说,觉得上课很有趣。

    我在大学城,认识一位阿姨,叫柳德米拉,俄罗斯人,在旧俄做跟火箭科技沾边的工作,现在倒是家庭妇女。因为丈夫嫌她法语还是有口音,所以来进修玩儿。

    我认识一位俄罗斯的同学,三十七岁了,唱花腔女高音的,理所当然,长了一副花腔女高音的魁伟体格,但人极温柔,声音如棉絮,细细碎碎。每次谈起来,她就多愁善感的眨蓝玻璃般的眼睛,虽然体格雄伟,但神情小鸟依人,翻来覆去,用她断断续续的法语说:“我来学唱歌,因为有许多基础没打好。噢还有,我到巴黎是找真爱的……可是真爱很难找……男人大多数,都只想跟你玩儿,但不想娶你……但我还是觉得,我能找到真爱……”

    一位委内瑞拉人,三十九岁,本身是作品不少的建筑师。她说她来巴黎,主要是想上一点古建筑方面的课(她之前只学过现代建筑,似乎)。最单纯的想法呢?去蓬皮杜中心看那几尊耶稣-拉斐尔-索达的涂色钢管作品。

    一位意大利姑娘,九零后,叫弗朗切斯卡。米兰人,唱歌的,有歌剧或群唱表演时她就去,好的时候一个月唱六次,糟糕的时候一年唱两次;收入差的时候,唱一晚上累岔气了,只有15欧元。她承认自己做唱歌这行很麻烦,因为意大利唱歌的太多,而她父亲是工程师,与艺术界并无瓜葛,想帮忙也帮不上。若按一般看法,这就是个事业岌岌可危、甚无着落的姑娘,但她觉得自己挺好,还要多学。她来巴黎上课,每个月还要不时坐火车去别的地方唱歌。她说是蛮辛苦的,但总觉得能学到东西,很好玩。

    一个英国姑娘,叫克莱赫,二十九岁。在大连呆过,普通话说得很好,会念《行路难》,还会说“彪呼呼”。她自己似乎是出版行业编辑,来巴黎学14-16世纪意大利绘画史。她说纯粹是对一切有兴趣,还拿录音笔要我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她到最后的目的也就是,have fun。

    基本上,许多有工作的人,都已经明白了。如果是为着一个很功利的目的学习,类似于你要做麻婆豆腐了才现场翻菜谱,趣味不大;学习本身当然应该有目的性,但不必太明显。我认识的许多同学,仅仅是相信着“学东西是件好事,总会对你有所益处”。

    这就是我的想法。我不是神,无法规划未来的人生,也不知道我学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带来回报;只是相对于不学,学总是更好一点的,哪怕是为了HAVE FUN。世界上是有许多东西,学了之后能让生活更有趣的。

    回答二:陈妖村
    我个人认为,有工作经验的人选择出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而且我向来很敬佩这样的人。我先说3个故事,然后从故事中归纳出一些共性,再总结给题主的问题给出解答。
    几个故事
    一个大哥,在美国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年龄记不得了,似乎当时已经27、8了。他本科毕业后在AutoCAD干了6年程序员,有稳定的工作和女朋友。但是还是选择出国。出国前花了半年还是一年的时间,晚上下班回家复习GRE托福,进行申请。最后来到美国。在一所还不错的学校拿了个CS硕士,比较努力地在湾区找到一份工作,年薪180K美金——别太羡慕哦,他的成功你可以复制!

    一个mm,在英国认识的的朋友。她是我本科校友,跟我同级,但是比普通人晚了2年读研。我们学校王牌文科专业的才女+美女,毕业后顺利回到家乡进入百度做了一年。因为一些原因可能觉得在百度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下决心出国后,辞掉工作专心准备。如愿被英国Top学校录取,来到喜欢的氛围下享受新生活。我当时听她讲她的故事,看到她当时的精神状态,真的为她感到高兴。

    一个黑人哥们,是留学的时候的同学,一面之缘,在一次饭桌上聊过。他年龄明显偏大,一问,工作了15年。工作了那么多年,一是梦想,一是觉得能力有瓶颈,于是决定申请PhD,全奖在读书。其实我当时留学的同学中,有很多很多(50%左右)是有工作经验——中国人这个比例很小,一般都是直接一路读到底。


    通过上面三个故事,可以归纳出几个共同点

    1、三人都是“不满”现状,或是厌倦、或是遇到瓶颈,想通过出国来寻求突破。他们都是很明白人,工作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做出出国的决定是很慎重的,知道出国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不盲目。

    2、出国前都付出了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努力。比如边工作边准备GRE,冒着没有工作的风险孤注一掷申请。这种高风险高投入,也最终给他们带来了高回报。一般人下班回家就不想工作,何况还要坚持那么久准备变态的GRE呢?不可想象。

    3、同样提到一点,如果年龄偏大,还要考虑到时候同学可能会比你小得多。年轻的心态,耐得住寂寞,是很必要的。而且年龄越大,可能更要考虑家庭、伴侣的问题,所以即使是先工作,出国留学也是尽量能在成家之前解决

    总结一下:
    1、作出决定之前要慎重。毅力,决心很必要。
    A. 你是否有时间复习?你是否有能力复习,毕竟离开学校这么久了。

    B. 你是否能支持脱产复习的经济负担?你是否能够自己负担你的留学费用?
    C. 你是否能够承受留学失败的风险?是否有成熟清醒的认识?
    D. 你的家庭情况,是否要考虑配偶子女的问题

    2、工作过的人出国申请很有优势:
    A. 当年读书的时候,老板跟我有一次提到说,她更喜欢招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是有执行力做事有计划,不需要人推着走;二是他们是放弃了工作的高薪回来做“穷苦学生”的,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目标更明确,更有想法,对自己也更负责。

    B. 我也是在工作之后,才慢慢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清楚我需要什么技能,我适合什么职业。想清楚这些,比盲目一路读上去,无论是执行力、生活、经济上,都会有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 01:58 , Processed in 0.0855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