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作为最重要产油国的沙特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贫富差距极大,靠高福利来换取政治与社会的稳定。1997年OPEC的增产与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沙特政府被迫削减各项社会福利的开支,导致国内人心浮动矛盾加剧,给以基地为代表的极端宗教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在阿拉伯之春运动兴起后,沙特国王为稳定政局不得不宣布了370亿美元的福利津贴来缓解民众不满情绪。全球主要产油国都存在类似沙特的情况,所以石油长期处于70美元下方对于主要产油国财政不利,会引起削减产量来提振油价。 很多媒体传言沙特等OPEC产油国故意打压油价,其中一个目的是抑制美国的页岩油产能,实际这个说法并不可信。美国鼓励开采页岩气与页岩油主要目的有二个,一个是随着美国从中东逐步撤军,为减少对外能源的依存度而鼓励立足本国能源供应,但最主要的则是借新能源产业带动国内的就业,提振经济危机导致的就业下降。美国的新增就业中大约有40%是靠这些新能源产业,打压页岩气与页岩油等于是削减美国的就业,是奥巴马政府无法接受的。 石油下跌至今沙特迟迟不削减产能的目的究竟是为了配合美国打压俄罗斯,还是另有所图就是需要细细分析的。尤其是被媒体普遍忽略的伊朗核谈判,早在去年年底已经悄然开启。 无论是处于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还是阿拉伯人对于波斯人的敌视,伊朗始终是沙特的最大对手。加上伊朗对于核技术的追求,以及早年高喊的伊斯兰革命输出,沙特与伊朗之间的新仇旧恨无以复加。美国几十年的制裁结果并没有迫使伊朗政府作出妥协,反而以加快核浓缩的方式进行反击,20%的浓缩铀已经跨过了商业的用途范围,可以说伊朗核计划已经是美国、沙特、以色列等国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 长期的制裁美国所能动用的常规手段达到极限,尽管伊朗国内经济受损严重货币巨幅贬值,都无法迫使伊朗在核问题让步。看看以往的新闻就知道卢布贬值相比伊朗第纳尔的贬值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至于委内瑞拉高达60%的通胀,根本无法与伊朗的通胀相提并论。要说谁困难肯定是伊朗比俄罗斯更困难,要说谁最惨肯定是伊朗比委内瑞拉更凄惨,但这些都没能压垮伊朗。 2012年的核谈判随着谈判的进程,伊朗不断以封锁霍尔姆斯海峡作为威胁,全球石油价格一路飙升至110美元上方,严重威胁到了全球经济的反弹,最终奥巴马联手各国动用石油战略储备与沙特增产才得以压制。而伊朗的态度则随着石油的上涨不断强硬,对于放弃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底线绝不妥协。尽管美国采取各类手段加强对于伊朗的制裁,依然无法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最终只能是和谈无果。 本次石油价格持续下跌沙特等主要产油国没有出台减产措施,除了配合美国打压俄罗斯,迫使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作出让步外,真正的原因则是伊朗核谈判再次启动。用石油的持续下跌尽可能打压伊朗,赢得伊朗核谈判的主动权。毕竟石油下跌至70美元下方,所有的产油国都不好受,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没有告急,普京的支持率高达85%不降反升。而西方媒体则是不断鼓吹啥俄罗斯陷入困境,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却选择性的忽略了最大的困难户—伊朗。 特殊的是伊朗也在OPEC会议上也宣布不减产,支持沙特的举动。反正对于伊朗来说减产不减产都一个样,沙特庞大的产能可以立马弥补伊朗的减产,能多买点石油尽可能解决财政困境才是首选,自然就出现这种怪异的局面。 石油价格在乌克兰危机没有明显缓和的情况下,伊朗核谈判才刚启动的局面下,依然会在短期内保持低位,但并不说石油就此不会上涨。尽管各个核大国都不愿见到伊朗步朝鲜后尘拥有核武器,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要求也是伊朗的底线。 相反随着乌克兰与核谈判僵局的持续,俄罗斯反而会向伊朗伸出橄榄枝,以扭转石油价格持续低迷带来的困境。或许提供足够的防空导弹来增加伊朗防备空袭的能力,或者是在核谈判上给予伊朗某种支持,有了足够底气伊朗则是采取以往的措施,以加剧波斯湾紧张局势来拉升石油,石油价格还会触及115美元的上方。 至于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到时候要面对不可控的伊斯兰国恐怖威胁,与可控的将伊朗核计划至于国际监督之下,权衡之下允许伊朗和平利用原子能则是可以接受并实现的目标。至于以色列政府的叽叽歪歪,最多只是核谈判进程中的一点杂音,毕竟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无力独自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而随着核谈判的妥协,石油会再次下跌恢复正常价格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