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429|回复: 5

求助:储层物性参数动态变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7 17: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现在正进行油水两相数值模拟研究方面的工作,有一些问题想求助大家,问题如下;
      在开采过程中储层的压缩系数,流体粘度,孔隙度,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是怎么变化的,一般都有类似的经验公式及数据,恳请做过相关研究及有类似资料的朋友帮下忙……
   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6-7 17: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研究方向非常前沿啊,虽然人们在生产研究过程中,早就知道由于地下流体动力学的作用,多孔介质在长期注入水冲刷下,由于物理化学作用使渗流通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引起储层渗透率的降低;同时,由于地层流体的不断开采,油层能量不断下降,而上覆岩层压力不变,导致含烃孔隙体积不断压缩,使孔隙度不断减少.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压敏效应.这一般在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储层中影响更大;我检索了一下文献,也有不少相关的文章发表,主要基于注水前后岩心、测试、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储层注水后容易变化的主客观因素,建立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从而实现动态物性参数变化的数值模拟.另外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就是基于岩石力学、渗流力学、地质力学、计算力学以及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理论,考虑低渗透油藏渗流时的启动压力梯度和低渗透储层的流-固耦合特征,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差分与有限元相结合的耦合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单井枯竭式开采过程中应力-应变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岩石物性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及开发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和刚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建立理论模型,从而编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的数值模拟器来解决实际问题,个人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实际项目,所说的也只是参考别人文章的基础上一点肤浅的认识,希望对LZ能有所帮助.最后,再补充一点,如果LZ项目偏于实际应用的油田横向课题,那么LZ可以通过使用ECLIPSE软件里的restart更改地质模型来近似模拟注水开发初期和目前的储层物性参数的动态变化.当然,我没实际用过,只是自己感觉可以这么来进行,不尽之处,请多补充!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hanz + 10 老大分析得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2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 admin

    谢谢,主要是我自己编制软件,缺少这方面的资料,呵呵,以后还得向你讨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4 13:36
  • 签到天数: 44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6-7 2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不是很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6-8 16: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物性参数理论上应该都是地层压力的函数,经验公式用泰勒展开式展开,然后取线性部分基本上就有足够的精度吧,因此只要弄清楚了地层压力的分布,那些孔渗饱等就可以描述了,另外,如果自己编软件的话,可以在低渗透储层时,利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模式来代替达西方程,然后再离散化\线性化偏微分方程组,再编写新的模拟器,这样数值模拟器就可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了,如果LZ再能把压力敏感考虑上,那不能不算是一个创新了,恭喜啊,LZ,要成行业领袖了,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22: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bing 于 2009-6-8 22:28 编辑

    4# didalipeng
    呵呵,我赞同你前面的观点,但后面的有点夸张了^^
    用泰勒级数可以实现我要的仿真效果,但是不知道计算结果会如何,我得试试,和实际数据对比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9 00:38 , Processed in 0.0808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