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678|回复: 0

一文看懂未来石油供给大格局-2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8-23 10:03
  • 签到天数: 6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3-18 17: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4.未来可能的供应端预测

      综合以上对于储产比、原油品质、开采难度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世界石油的可能供给端主要集中在两类国家。其一,是当前世界主要石油净供给国中储量比较高,未来生产潜力仍旧较大的国家。由于石油生产存在惯性,且其开采技术、设备与配套基础设施等状况不易改变,因此未来中期内供给结构不会被轻易打破。因此,要判断其在未来长期内的发展态势,必须要衡量其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据此,再将此类国家细分为两种。一种为当前石油净供给能力强,且储产比较高,在未来能够实现石油产量的加速增长,从长期看是石油供给大国,包括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与加拿大在内。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产油国石油储量大,出产量也长期稳定,一直是石油的主要生产力量,从储产比上看继续开采的能力较强,预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会是主要的石油供应国。而加拿大则以其丰富的油砂资源成为全球新增石油产量的主要来源,在传统石油开采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这种类型的油田有可能成为未来石油产业的新焦点。

      而伊朗由于国际政治原因未来石油生产能力存在极大的不确定以因素。伊朗位于波斯湾和里海两大能源中心之间,这一地理位臵在给伊朗带来巨大的能源储量的同时,也为伊朗提供了天然的地缘优势。当前,伊朗石油探明储量排在世界第三位,产量排名第五位,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与开采能力。同时,伊朗控制着波斯湾的东海岸,这使得其能够在战争时期轻易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控制阿曼湾,阻止波斯湾能源生产国由海路将能源输往全世界。

      当前国际政治问题已成为伊朗石油生产的最大隐患。鉴于伊朗对于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以及核武器问题,使得美国与欧盟纷纷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制裁,美国《达马托法》对伊朗所实施的经济制裁,欧盟也拟对其进行石油禁运。伊朗能源对西方国家的出口一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成为伊朗能源战略的重点,伊朗的原油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销往亚洲的日本、中国、印度以及东盟各国。诚然,一旦伊朗的国际政治问题解决,其石油生产能力不可限量。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朗核武器问题有缓解趋势,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战争可能性攀升,因此,很难对伊朗未来产油能力持乐观估计。

      在目前储量比较高的净供给国中,第二种国家目前石油产量相较其储量来看有过度开发的趋势,在未来短期内由于其生产惯性仍能作为产油大国活跃于世界石油市场,但持续增长能力不强,如俄罗斯。目前俄罗斯国内经济对于能源产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并依靠其丰富的能源输出重新焕发了活力。未来长期内如果出现能源供给不足的现象,对其经济复苏可能造成沉重的打击,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未来供给端讨论的第二类应放在储产比非常高,但当前净供给能力较低的国家。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就属于这一范畴。

      委内瑞拉石油生产的最大问题来自国际政治、石油品质与开采技术方面。国际政治方面,自查韦斯上台以来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使得其石油出口方向受到限制,而委内瑞拉主要油藏带位于东部奥里诺科河流域,且以重油为主。充分开采这一地区的原油资源需要大笔资金、过硬技术和专业人员。查韦斯上台后致力于推行石油国有化,2003年大罢工后,委内瑞拉政府开除大批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使得其石油生产领域专业人才匮乏,至今不能恢复。而完全国有化政策使得委内瑞拉石油开采技术支持乏力。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面临资金、技术和人员等诸多困难。在未来,委内瑞拉如果能够缓解其与西方国家紧张关系,并开放石油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其产油能力将得到极大程度的释放。但是在当前来看,这种缓和迹象能否出现还是一个未知数。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其大部分蕴藏在哈属里海地区。目前,哈萨克斯坦共有油田223个,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约为50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以上。当前,里海划分久拖不决带来的勘探风险与勘探难度是阻碍哈萨克斯坦石油生产的主要问题。哈萨克斯坦未来的石油开发主要寄希望于哈属里海地区的卡沙甘油气田、田吉兹油气田和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但是卡沙甘油气田地质结构复杂,开发难度大;田吉兹油气田和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开采多年,石油采出程度高,含水高,开发工艺复杂,配套油气处理设施、外输管线等不完备都将影响产量增长。里海石油目前已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做到游刃有余是哈萨克斯坦未来石油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对世界石油供给端的未来发展走势有了一定预判,接下来对于当前石油产量较高但未能进入未来石油供给行列的拉丁美洲两个国家情况进行补充。墨西哥与巴西两国当前石油产量丰富,属于世界产油量最多的前十名国家。然而,从探明储产来看,其长期开采的潜力不足。同时必须认识到,墨西哥与巴西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比较快,属于第一梯队行列,未来石油消费潜力巨大,因此即使石油产量供给稳定也需要将一大部分用于内部消化,难以成为供给大国。因此在判断在世界石油供给端的时候未予考虑。

      以上我们对世界石油产、储量,原油品质及开采难度等进行分析,对未来世界石油供给端国家给出预判。未来世界石油主要供给力量为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俄罗斯、加拿大、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其中,俄罗斯面临过度开采的危险,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仍能保持相当的生产能力,但长期石油供给大国地位堪虞。而困扰伊朗、委内瑞拉石油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来自国际政治领域,加拿大方面则来自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以上各国的石油产能必然得到充分释放,对世界石油供给提供有力支持。根据以上各国石油供给能力与面临风险,参照各国的长期均衡供给水平,我们对未来10年世界石油供给格局进行预测并对各国石油产量占比进行简单匡算。经估计,未来10年内世界石油供给端国家中除俄罗斯产量占比小幅下降,其他国家石油产量占比均有一定幅度上升,其中加拿大依靠其丰富的油砂资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石油产量增幅最大,而伊朗则由于其较大的政治风险,石油产量增幅相对偏小。上述八国总共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与其储量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趋近,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石油供给稳定,能够对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国际石油需求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1.国际石油需求日益旺盛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2年3月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幅度相对下降(预计2012年全球GDP增长3.3%而2011年增长3.8%)以及高油价都将抑制石油消耗增长幅度,但国际石油需求旺盛势头不减。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新增需求将弥补经合组织(OECD)国家需求的下降。

      经合组织方面,石油需求虽增速有所下降,但所占份额依然庞大。分区域来看,北美地区石油消费量最大,占到全球总量25%以上,欧洲与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区列居其后,三个地区消费总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

      分国家来看,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石油消费量差异较大。其中,美国石油需求量占到世界需求总量的1/5,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与其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的身份相符。日本紧随其后,石油需求量占世界总量5%,而其他发达国家占比相对平均,欧盟国家2010年石油消费量占全球总量16.4%,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石油消费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反观非经合组织国家,2011年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量49.1%,比2010年增长2.3%,石油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已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分区域来看,亚洲和中东国家石油消费量较高,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22%和9%,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各地区间石油消费区别较大。分国家来看,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占全球总量的10.6%,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此外,印度、俄罗斯、沙特、巴西等国家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是全球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全球石油消费量居前列的国家中,可以按其进口石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分为三类。第一类国家本身为石油生产大国,属于自产自销,石油进口在其石油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小,如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其进口石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足35%;第二类国家本身为产油大国,但其石油消费能力较其生产能力来说更为旺盛,代表国家为美国和中国。第三类国家即为石油净消费国,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费均来自进口,对世界石油贸易的依赖性极强,如欧洲五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

      2.未来世界石油消费端发展中国家成主力

      从全球石油消费的整体情况来看,经合组织与非经合组织国家在数量上平分秋色。从增速上看,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前者2010年较2009年石油需求增速为5.5%,而后者该项指标仅为0.9%,增长速度缓慢。据IEA预测,全球四大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仍将主导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在所有产品中,新增需求最大的是柴油,主要归功于非经合组织经济体需求的快速增长。

      柴油(Diesel)又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由于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优点是柴油价格便宜,经济性好,并且它没有点火系统,所以故障较少。但柴油机由于工作压力大,要求各有关零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所以柴油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同排量的发动机柴油车的动力更加强劲,发展中国家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增长以及发达国家石油需求的趋于平缓说明一国石油需求的变动与该国经济发展时期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点对未来的石油需求端发展进行预判。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一国石油需求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两阶段的特点。首先,新兴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如20世纪70年代,韩开始着力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1973年韩公布并开始实施“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大量投资向重化工行业倾斜。这一时期是韩造船、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工业的萌芽期,也是韩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的时期。伴随重工业的高速发展,韩国国内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顶峰,之后由于国内政治变动而迅速回落,在80年代初期又开启新一轮增长。1996年韩加入OECD,标志着韩正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当前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方式已过渡到第二阶段,就是消费拉动的石油需求增长。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均已从世界制造端过渡到消费端,其石油消费量主要来源于国内对于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燃油的需求拉动。如美国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完成了重工业阶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的消费终端。因此在过去30年间,其石油消费量就与其汽车销量呈一致变动。在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居民消费能力及预期增强,对汽车的需求量上升,导致石油,特别是汽油的需求量上升;而在国内经济形势堪忧的情况下,如2009年次贷危机阶段,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及预期悲观,对汽车的需求量骤减,导致石油,特别是汽油的需求量暴跌。

      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可能或正在经历;当前,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依靠投资拉动的重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从而使得其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旺盛。说明当前发展中国家多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也与其全球制造端的身份相符。

      以巴西为例,巴西正在重复新兴经济体必经的老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几年前深海石油的发现使得巴西成为世界石油供给大国的预测纷纭,但是几年时间过去,由于深海石油开发时间成本过高,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飙升的化石燃料需求已将巴西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这导致巴西正逐步成为世界又一个能源消费中心市场。近三年来,巴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工业生产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量大幅上升,据《油气新闻》1月2日里约热内卢报道,由于巴西国内需求增加迫使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油/Petrobras)寻求替代供应,巴西国油日前与科威特该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有关在2012年购买柴油的协议。由于国内炼油能力未能跟上国内工业不断增加的需求,巴西国内的柴油短缺已迫使巴西在今后的两内年将从亚洲和中东增加柴油的进口量。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将稳步提高,主要分成两类。首先,发达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其石油需求主要基于国内旺盛的终端消费。特别是汽车销售的拉动。其需求量将基本稳定,不会有大幅度的激增,且与国内经济形势及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相一致;未来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发展中国家,其石油主要为满足国内工业,特别是重工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石油需求,特别是柴油消费量的暴增,是未来世界石油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

      五、观点总结

      本文对世界石油储、产、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世界石油供需端发展格局进行预测,得出的主要观点如下。

      供给方面,基于对世界石油产、储量,原油品质及开采难度等进行分析,未来世界石油的可能供给端主要集中在两类国家。其一,是当前世界主要石油净供给国中储量比较高,未来生产潜力仍旧较大的国家。其中基于一国石油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为当前石油净供给能力强,且储产比较高,在未来能够实现石油产量的加速增长,从长期看是石油供给大国,包括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与加拿大在内。第二种国家目前石油产量相较其储量来看有过度开发的趋势,在未来短期内由于其生产惯性仍能作为产油大国活跃于世界石油市场,但持续增长能力不强,如俄罗斯。未来供给端讨论的第二类应放在储产比非常高,但当前净供给能力较低的国家。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就属于这一范畴。

      基于对各国石油供给能力与面临风险的分析,我们对未来10年世界石油供给格局进行预测。未来世界石油主要供给力量为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俄罗斯、加拿大、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八国总共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与其储量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趋近,总体来看,未来世界石油供给情况稳定,能够对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历史发展规律看来,一国石油需求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两个阶段。首先,新兴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其后,当一国由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后,将呈现以消费拉动的石油需求增长。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均已从世界制造端过渡到消费端,其石油消费量主要来源于国内对于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燃油的需求拉动。

      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将稳步提高,主要分成两类。首先,发达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其石油需求主要基于国内旺盛的终端消费。其需求量将基本稳定,不会有大幅度的激增,且与国内经济形势及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相一致;未来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发展中国家,其石油主要为满足国内工业,特别是重工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石油需求,特别是柴油消费量的暴增,是未来世界石油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4-21 05:18 , Processed in 0.0468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