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2954|回复: 15

[职业规划] 通才与专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9-10 18: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来写《没有星星的夜晚》的时候应该把这问题就提出来的,但是通才与专才的切换真正对于我的职业产生影响却是油公司与服务公司的转变。虽然一再说我只是想凑一个故事,仍然被很多人当作我的个人经历在读取,所以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没有再融在里边,而想要仔细思考之后专门立个题目出来写一写一个专才向通才转化的艰难。

    不过,我最早听说这个立意是在我仍然在油服工作的时候,而跟我说这番话的人也已经是国外石油公司的雇员,他认为我专则专矣,却颇有些钻研太过。当时我听他这样说未免心里会不服气,但是现在想起来倒是很感激他当时的提醒。

    一个人即便是在石油领域作一个很狭窄的专业都可以用尽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而且未必就能做到极致。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行业细划分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也是因为我们在各个细致划分的专攻方向上都有从事基础研究到应用实践的各类人才。

    专才似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最为缺乏的,很多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在招聘广告里最大部分的描述都是各方面的专才,相信现在的很多年轻的同业者们也在向这个方向激励自己。但是,如果仔细想想,一个公司里如果需求量最为巨大的人力资源那肯定也就是最为中坚的产出人员,势必不是公司的高层或者管理者。所以一旦走上某种管理性质的岗位就意味着你要承担更多领域的责任,你就需要考虑转换自己的定位而更加均衡的发展自己的专业。

    然而我也听说或者见过另一种形式的通才:他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并没有哪个部分能让人信任的托付他真正负起职责;他也许能够胜任很多基础性质的工作,却没有专业修养来进行成果质量控制;他也许总是在学习着很多技术,似乎掌握了大量不同方向的技术领域的前沿信息,但是却从未真正把技术应用于自己的项目;......。这一类人群中的很多人甚至还没有机会走到前面说的专才的高度就已经停止了思想层次上的进步。并不否认这群人中也有人通过不断的努力而成长为那些专才的管理者,但是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这个情况最后成功的比例甚至比从专才转为通才管理者的比例还要低。

    我个人从一开始就不像一个专才,学测井而入物探公司干勘探地质。但是找到了测井与物探的夹缝选择了储层预测和地震属性分析这个领域,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逐渐成长为这个非常狭窄的专攻方向的技术负责人。

    当我决心在储层预测这个领域深入发展的时候,误打误撞的遇到了阿什卡。一群对于自己的事业都热情似火的人,一个正在蓬勃升起的事业在他们的烘托中正在走向一个顶点。我再次跨界到了开发地质领域。最初我也只是精心去思考自己建模本身的事情,关心的重点也无非就是如何能够让模型更加贴近开发地质的基本观点。但是随后随着心有余力就开始逐步又从勘探地质向开发地质的领域、从储层预测向储层描述的领域进行着渗透。竟然渐渐的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认识。

    在我所经历的国企、私企和外企里都曾经多次遇到领导要求我做专业跨界的工作的情形,有些我硬着头皮承担下来了,有些则对对付付的过了一下手再转手他人。

    对我个人而言,跨界工作自然是一件比较痛苦的情境,但是如果同时又有所跨的界两端的系统知识,那么何不利用自己的专长而做出自己的业绩呢?大部分的跨界工作也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积蓄着,很多情况下我依然是一个非常专的专才,但是跨度却越来越大。

    职场来说我并非一个成功者,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那些正在这两者之间纠结的同业者:大多数的跨界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跨界的时候要把握住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人不怕专,也不怕通,人怕的是随波逐流而迷失自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8: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建议或者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3-15 13:03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9-10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 尤其是私企 要求你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这就是要求你不断的拓宽知识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5 收起 理由
    Joseph + 5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2-22 08:3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9-10 2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野猪的人 于 2014-9-10 22:56 编辑

        书上说,按照人的基本发展规律,在职业生涯的早期(5年之内),基本上是“Jack of all trades”的状态,门门通,门门松;工作5-15年,如果一直没有放弃成长,那么就能算一个Specialist了,再往后发展可能会成为Expert或者 Troubleshooter 然后干个顾问什么的。
        一直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级数模大师——可能是小时候看动画片看多了。记得本科的时候参加斯伦贝谢的面试,面试官让介绍一下我的职业目标,我说“be a great engineer.”他问我什么叫“great”,我一下子傻了。后来念了研究生,还是对自己的“great”情节念念不忘,只是这次决定从基础的东西开始做起,不再大谈理想。于是开始没日没夜的学习数值模拟软件,啃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manual和tutorial,觉得自己小有所成,准备扬帆起航,想通过做项目为人类社会做点贡献。在做项目中发现,一些导师作为资本家,表现出了唯利是图的特点,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能卖钱,一定要满足甲方领导愿望。数值模拟的结果早就注定了,但是大家还需要演一场戏,用“高科技”伪装自己。没有人关心如何降低不确定性,没有关心如何控制模型的质量,也没有人过问你修改的参数是否具有物理意义。只要你熟练掌握Office三件套,数值模拟漂亮的图形完全是用来撑场面的。难怪有人说数值模拟是一门“玄学”。有时候心里也难过,找到老师想谈科学,但他却跟我谈人生。
        肯定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我本身还是相信数值模拟能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只是觉得自己太渺小,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在国外,数值模拟技术虽然过了它发展的黄金期,但是还是一直都在发展。虚拟现实、云处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这些技术听起来还是挺振奋人心的。现在的自己要改变这个行业是不可能的,只希望它在国内能健康的发展下去,不要在我们这些小辈变得great之前,它先挂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2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Joseph + 20 + 10 真实经历,切身感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5 11:21
  •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9-11 0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一个人是要在工作领域有好的发展,最好对工作感兴趣有,有进取心,有自主学习能力,有敏锐的眼光了解社会和未来技术需求等能力。
    专才适合在做学术研究,发nature,science,即便在工科领域,好多教授是学基础学科出身的,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但是学到硕士博士,一般都在搞交叉学科,尝试应用到工程技术领域。比如建模软件中的地质统计学,就是一门统计学与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数值模拟的差分离散算法也不是最早应用在石油领域的,与之类似的算法包括有限元、有限体积算法可以应用在力学、电磁场领域的;地震勘探的滤波器,褶积(卷积)定理,小波变换不仅能处理机械波信号,也可以处理电信号,光信号;地震属性分析也是基于信号处理的理论,将频率,幅度等信息转换为地质特征,如同电子工程领域的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目前Petrel-RE和CMOST的辅助历史拟合、不确定性分析技术也是得益于近些年发展的统计学算法,可以省时省力地计算代理模型预测我们关心的指标。
        同意郝老师的观点,想做到管理层,最好从专才干起,干好自己这行再学习相关领域做到融会贯通。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2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Joseph + 20 + 10 解疑答惑,帮助他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2-5 09:08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11 1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加强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1 收起 理由
    Joseph + 1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8-4 17:16
  • 签到天数: 24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9-11 12: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私企需要专才,小私企喜欢通才。我也想成为通才,这样才不担心会饿死。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5 收起 理由
    Joseph + 5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1:32
  •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9-11 2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elecn 于 2014-9-11 20:40 编辑

    我的观点是:先做专才,再做通才,否则自己底气严重不足。
    1、我的工作中就涉及各领域,各盆地。总的感觉就是泛、大、空,深入不了,方向不明确,会上发言也没有底气,最初我就是准备平均分配自己的精力,学习了解这些项目的情况,但是很容易忘记和搞混。这几年收获不是很大,感觉路子没有走对。
    2、我现在是又把自己的业务工作捡起来,我想要做精一个地区,也不用向谁汇报。先在自己大脑里建个框架,等到别的相同项目,应该可以联想对比了,这样的记忆起来也容易一些。通才的发散,也得从一个根发散,这个根应该就是自己的专。另外,因为专所以有底气、有信心。

    点评

    你的经验真的可以多写写,值得大家学习。  发表于 2014-9-11 20:51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15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Joseph + 15 + 10 解疑答惑,帮助他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9-2-17 15:3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9-14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以后从事的工作往往跟自己学校专业没那么一致,只能调整自己重新学习适应工作。其实专业上的认识和成就大都来工作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5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Joseph + 5 + 10 解疑答惑,帮助他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8-18 10:56
  • 签到天数: 120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9-17 1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自己的强项,其它的也需要了解。需要找准一个方向~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5 收起 理由
    Joseph + 5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 13:09 , Processed in 0.09551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