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264|回复: 4

[转帖]第三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5 14: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第三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由国际Argo科学组(AST)、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日前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102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区域到全球尺度的海洋热盐平衡”、“浮标新技术”等五个专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Argo是“地球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英文缩写,布防在大洋中的Argo浮标可以自动采集0~2000米的海水温度、盐度等资料,并通过卫星实时传送回地面接收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大尺度实时海洋变化,提高天气和海洋预报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天气和飓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Argo浮标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新型传感器的开发有助于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海洋内部变化及其动力机制,或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交换等;而新型通讯系统,如铱卫星和Argos-3的使用,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传输更多观测数据,以及随时改变浮标观测参数等。

     利用浮标上装配的多种新型传感器所获得的观测资料进行应用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研究人员通过对pH值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海水酸度的变化,从而认识海洋在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中所起的作用;溶解氧和叶绿素的资料则使得人们研究海洋内部物质输运和扩散以及初级生产力等的变化成为可能;而极地避冰浮标的开发成功,更可以帮助科学家完成淡水通量以及南极绕极流的变化特征等的研究。

     最新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08年底,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在全球海洋上投放浮标的总量超过了6000多个,获取的温度、盐度观测剖面累计达到了50万余条,且年观测剖面量也从2003年的3万多条增长至2008年的11万余条。

     中国于2002年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并启动“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成为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4 贡献 +2 收起 理由
遁逸 + 4 + 2 论坛低迷,发帖必奖!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19 20:47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5-25 15: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消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5 15: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6月初啊,我老板要去杭州开会,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会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5日至27日,由我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三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美、法、加、英、日及我国等16个国家的100余名科学家汇聚西子湖畔,总结和交流了国际Argo计划实施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Argo资料在海洋和气候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越、科技司副司长邱志高、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俞永跃等来自国家、浙江省及杭州市有关部门领导与会,国际Argo计划科学组的两位联合主席DEAN ROEMMICH教授和HOWARD FREELAND教授、张海生所长、苏纪兰院士出席了开幕式并听取大会报告。

    会上,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就各国Argo计划的进展向大会做了报告,还有不少科学家带来了墙报,展出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美、德、日、加、法和中国等6个国家的7家Argo浮标和传感器生产商或仪器代理公司派15名代表参加会议,展示他们研制的最新产品。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科学家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畅所欲言、尽情交流,为Argo计划的未来出谋划策。

    融洽的交流使与会专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Argo资料正被世界气候变化预测计划(CLIVAR)和全球海洋资料同化实验(GODAE)用于海洋环流模式中,从而对全球海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报。各国的海洋业务中心和气候中心也已经把Argo资料应用于气候和季节、气象预报,以及海事安全、海上交通等领域。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大大降低海洋热储存计算的不确实性是Argo观测网最显著的成效,稳定的Argo资料结合由雷达高度计获取的全球卫星观测资料,使得耦合海洋大气模式对海洋的贡献取得巨大进展,也带动了季节性气候预报及海洋次表层状态的常规分析和预报。

    作为国际Argo计划的重要成员,至2008年底,中国Argo计划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共布放了51个Argo浮标,其中22个仍在海上正常工作。设立在我所的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不仅负责我国Argo浮标的布放,以及观测资料的接收、处理与分发任务,还承担着接收其他国家布放在全球海洋上的Argo浮标观测资料,供国内用户共享使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3# 海龟


    狂晕啊,我怎么才知道消息呢,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7 01:25 , Processed in 0.0772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