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3423|回复: 5

【精彩博文】回应郎咸平:全球变暖是一个惊天谎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6:19
  • 签到天数: 21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2 00: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柯进华
       郎咸平教授为中国现阶段具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早在201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在该书的第六章“气候大战:一个惊天大谎言”中,他认为全球变暖是西方制造的一个惊天骗局。今年的2月10日,由于北半球新近出现的寒冷天气,他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博文“极端天气揭穿西方全球气候变暖谎言”。他的言论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根据网上的相关评论,赞同他观点的人很多。

    我敬佩郎咸平教授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言辞犀利、针砭时弊,尤其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发表了很多发人深思的洞见。然而,作为一个公众知识分子,我坦率地说,他的一些言论缺乏知识分子应有的严谨和责任心。鉴于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郎咸平教授的言论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本人决定作出回应,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以及相关问题的更为客观的理解。

    1.“惊天骗局”其实是公认事实

    郎咸平教授认为,2010年北半球的严寒天气是对全球变暖的否定。郎教授在博客中再次公开否定全球变暖。这让我哭笑不得。

    首先,用局部地区的极端天气来否定全球变暖是一大错误。第一,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概念,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的或统计的状态。以部分地区的极端天气来否定全球气候变暖就是犯了常识性错误。局部地区或者一定时间内的的极端气候无法说明全球的气候状况。尽管2010年和2012年北半球地区大都出现极寒天气,但这并不能否定近30年的年均温度依然是近几个世纪最高的时期。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全球变暖容易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这一点在科学家中基本达成共识。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第4次评估报告就已经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能改变,某些极端事件可能增加或增强。”试想一下,如果今年夏天出现极端炎热天气,不知到时候郎教授又将如何解释?第四,近期欧洲的极寒天气主要原因正是全球变暖。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等气象专家认为,全球变暖正是引起当前欧亚地区出现的极寒天气的深层次原因。王启祎说,由于全球升温,特别是北极升温显著,北极海冰融化造成北极高度场升高,才导致近期北极冷空气向中高纬度地区扩散。第五,全球气候本身就是波动式变化的。全球气候变化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有太阳活动、大气中温室气体及气溶胶含量、地球轨道变化、地球植被及土壤利用情况、火山活动、海洋温度、洋流、潮汐等,因此往往呈波动式变化。

    其次,全球变暖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升高。2007年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气温在1906年至2005年间上升0.74摄氏度。北半球大陆地区上升1℃以上,中国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北半球情况也大致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变暖表现出很大的地域差异。一般而言,陆地表面比海洋表面增温快,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增温快、增温幅度大。

    (2)冰雪消融。大量观测数据表明,过去的一个世纪,全球多数地区雪盖减少。1966~2005年间,除11和12月外,卫星观测的北半球雪盖各月都在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为显著,减小速率高达每年5%。此外,对海冰和冰川的观测表明,过去150年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海冰及冰川都呈现萎缩趋势。例如,自1978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面积以每年(2.7±0.6)%的速度递减,海冰厚度也有下降趋势。最新的模拟研究表2028年9月北极可能接近无冰,2037年9月北极可能完全看不到冰。尽管有报道称,近年来南极冰川在扩大,但这主要是由于洋流引起,与全球气温没有多大关系。

    (3)海平面上升。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全世界海平面一共上升了约18厘米。全球平均海平面自1870年以来持续上升。在1961~2003年期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1.8±0.5)mm,1990年代以后上升速率有所增加到每年约(3.1±0.7)mm。海平面上升主要是由海洋增温带来的热膨胀效应以及冰川和冰盖融化等因素共同导致。根据2009年的《哥本哈根诊断》,卫星观测表明,过去15年海平面上升率为3.4 mm/年,比IPCC预估高80%,这是冰川、冰帽、格陵兰及西南极冰盖融化加倍的结果。

    图瓦卢被人们誉为“太平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然而,如果现在不能扭转或延缓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本世纪末将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将面临与图瓦卢同样的命运。“气候难民”、“环境难民”在本世纪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挑战之一。

    (4)生长季延长。各地的物候观测表明,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春季物候提前,秋季物候推迟,从而导致生长季延长。我国物候观测结果表明,各地物候期的年际波动与春季气温的年际波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地区春季物候提前最明显;北京地区春季物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呈提前趋势,尤其在1990~2000年间比过去140年提前了8.8天,而秋季物候在1962~2005年间平均每年推迟0.32天。基于遥感数据,对中国温带植被的物候分析表明,在1982~1999年间,中国温带春季物候平均每年提前0.79天,生长季年平均延长1.16天;1982~1999年间,40°~70°N间欧亚大陆植被生长季平均延长了18天,而北美大陆延长了12天。

    2. “无足轻重的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真凶

        从郎咸平教授的书和博文可以看出,郎教授既不承认全球变暖,也不认为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真凶。因而认为限制人为碳排放不仅是一种错误,更是一个惊天阴谋。他的主要理由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因此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2)“冰心研究”说明是地球温度升高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升高。(3)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海洋,人类活动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的二氧化碳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无需多虑。下面我通过论证相反的命题来逐一驳斥郎教授的观点。

    (1)二氧化碳在全球变暖中作用最大。首先,CO2在温室气体中约占75%。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CO2还包括水蒸气(H2O)、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和臭氧(O3)等。CO2等温室气体仅占大气体积的0.04%,其中CO2就占了0.03%,很显然,CO2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其它温室气体。其次,CO2在温室气体的温室效用百分比中占52%—55%左右。再次,碳排放较易控制。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从实践上来说,与其他温室气体相比,对碳排放的控制相对容易。最后,控制CO2对保持大气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系统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大气系统包含众多因素,相互间关系十分复杂、微妙。平衡一旦打破,就会产生复杂的连锁反应,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类将产生巨大影响。理想状态是保持生物圈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大气系统本身的平衡。

    根据阿勒尼斯的计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每增加一倍,地球气温就会升高4.5℃。而根据1990年6月IPCC第一工作组的报告,当大气中CO2含量增加1倍(约在2025年)时,全球平均增温1.8℃。(相对于工业化前的变化,相对于目前将平均增温1℃)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100年地球气温很可能上升5℃左右。

    (2)冰芯研究肯定而不是否定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冰芯研究是目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最科学和权威的手段之一。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不能忽视的真相》中确实利用南极冰芯研究所获得的65万年的数据绘成CO2与地球温度的曲线图,以此说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导致地球温度升。郎咸平教授批判阿尔·戈尔对这一图表作了错误的解读。在我看来,恰恰是郎咸平教授曲解了对阿尔·戈尔,而郎教授驳斥戈尔的理由也不能成立。


    65万年二氧化碳与气温变化的对照图(陕西气象网,http://www.sxmb.gov.cn/viewnews.aspx?id=9156


    二氧化碳含量与地球温度是正相关关系。戈尔根据65万年的数据图表所得出的是一个总体结论,即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地球温度的变化总体上基本一致,而这在当今科学家中已达成共识。郎咸平教授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对戈尔的批驳理由如下,他从24万年的数据图表中特意选取二氧化碳含量总体升高而地球温度下降的一段,并特意把时间段设定为800年(他选择800年的原因是,他认为从大气温度的变化到引起海洋温度的变化需要800年,而事实上没有科学家会得出800年这样一个确定的数字。因为海洋温度的变化也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影响因素),由此得出结论说,“原来是气温先上升,带动二氧化碳上升,等到气温下降的800年之后,二氧化碳才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气温先到达顶点,800年之后二氧化碳再到达顶点,可见气温先到,二氧化碳晚到。因此是气温带动二氧化碳上升,而不是二氧化碳带动气温上升。”这就是郎咸平教授的逻辑!

    首先,郎教授抛开漫长的65万年的总曲线图表,在24万年的曲线图表中特意选取与总体曲线的趋势不符的这一段曲线,在这段曲线中,地球温度下降而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他将时间跨度设定为800年。他对65万年的总曲线中地球温度上升而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部分避而不谈。不知道这种做法算不算是操纵数据?

    其次,他对所选的800年这段曲线图给予与常识不同的解释。按照郎教授的解释,你如何解释图中地球气温上升而二氧环碳含量下降的部分?南极Vostok冰芯记录表明,过去42万年以来,大气中CO2和CH4含量的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4和0.85)。再结合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我认为戈尔的解释更为合理。

    再次,滞后现象是正常情况。南极Vostok冰芯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倒数的三个冰消期,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滞后于气温上升约(600±400) 年;Dome C冰芯记录也表明在末次冰消期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滞后于气温上升约(800±600) 年;Taylor Dome冰芯记录则揭示出在末次冰期中大气CO2含量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约(1 200±700) 年。一些研究已经指出,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相对于气温变化的滞后时间在冰-气年龄差异的误差范围之内。

        最后,气候问题受多因素综合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就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两者来说,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温度的变化;但反过来,地球气温的升高会加速海洋和土壤以及植物等的碳排放,从而导致地球上的碳排放增加,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不是单向的线性因果关系。戈尔在《不能忽视的真相》中说过,温度的变化很复杂。他并没有声称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地球温度的变化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保持一致。而郎咸平教授对两者关系作线性的、单向的因果关系的理解是片面的。

    (3)人为碳排放就是全球变暖的真凶。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海洋能吸收自己所释放的CO2,海洋的碳排放并非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根据目前的研究,对地球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CO2总排放量以及总吸收量进行估算表明,全球自然和人为排放的CO2总量约为250 PgC(PgC是petagrams of carbon的缩写,1 Pg C=1015 gC,即十亿吨),其中海洋约为90PgC左右;陆地生物圈约为150PgC;人为排放约为9-10PgC,是陆地和海洋生物圈自然释放CO2的1/22~1/26。海洋生物圈能够吸收甚至多吸收比海洋表面释放的更多的CO2。根据目前的估算,海洋生物圈能够吸收90-93Pg C的CO2。

    其次,人为碳排放加剧了当前生物圈与大气碳交换的失衡。我再次强调生态系统中平衡的重要性。理想的状态是生物圈与大气碳交换的处于平衡。然而,目前全球变暖的状况下,全球自然和人为CO2排放总量约为250 Pg C,而全球海陆和大气CO2总吸收量约为230 Pg C,即地球总排放量与吸收量之间收支不平衡,相差约有20 Pg C。其中目前的人为排放占近一半。失衡的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排放的CO2增加迅猛;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全球变暖,气候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气温升高反过来导致土壤异养呼吸(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等的呼吸,会排放CO2)和海洋碳排放的增加。以海洋为例,海水每上升1℃吸收的CO2就减少4%。如果生物圈与大气碳交换的不平衡持续下去,只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由此加剧的全球变暖会进一步加剧CO2排放,从而可能形成全球变暖的不可逆转。

    根据南极冰心研究,工业革命前的65万年,全球大气中的碳含量一直保持在两百多ppm,从未超过300ppm。而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间,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植被破坏)使全球大气CO2浓度从工业化前的约280ppm增加到2009年的390ppm。当前全球碳排放仍然在持续增长。

        根据《哥本哈根协议》,我们必须把全球变暖限制在阈值2℃之内(相对于工业化前的温度),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的阈值,全球将面临自然灾害频繁、疾病肆虐、海平面急剧上升、淡水供应紧张等灾难。根据《哥本哈根诊断》,2008年全球使用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起1990年高出了近40%。人类限制碳排放的行动每拖延一年都会增加升温超过2℃的机率。因此,当前限制碳排放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可持续经济,以此来尽力扭转生物圈和大气碳交换的不平衡状态,至少是延缓这一进程。否则,一切真的可能会为时已晚,全球变暖将不可逆转并持续加剧。






    3.“气候门”不成气候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其目标是全面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原因、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潜在影响,以及人类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至今已发表了四次全球气候报告,第五次报告正在撰写之中,预计2014年完成。IPCC报告是目前最全面和权威的气候报告。

    气候门事件成为郎咸平教授否定IPCC的一个主要理由。我这里所说的“气候门”事件包括两个事件:一是米歇尔·曼恩(Miscall Mann)“曲棍球杆曲线”之“学术造假”;二是“气候邮件门”。然而,郎教授的否定理由并不成立。

    这里我们先对“曲棍球杆曲线”事件做一点说明。米歇尔·曼恩是2001年IPCC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之一,他所提出的“曲棍球杆曲线”被作为第三次IPCC报告的主要证据,这条曲线完全忽略了中世纪的暖期和小冰期,目的是更好地证明20世纪是过去1000年来最暖的时期,以此表明是人类活动使全球变暖。但后来他公开承认了早先被自己否定的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对自己的“曲棍球杆曲线”理论作了修正。但这只是承认自然原因也可导致显著的气候变化,而不能否定当前的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米歇尔·曼恩算不算学术造假?这一问题留待读者自己评论。

    “气候邮件门”是指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举行前,有黑客进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计算机系统,盗取了1000余封往来于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讨论气候问题的邮件和其他3000多份相关文件,并发布到网上,轰动世界。根据披露的部分邮件内容,一些人认为,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支撑研究单位,支持“气候异常变暖”的东英吉利大学气候中心(CRU)存在严重的“操纵数据”的嫌疑。这随之导致各界对IPCC认定的“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显著变暖”这一论断的科学性的严重质疑。该事件引起全世界针对全球变暖这一气候变化真实性的关注,被媒体称为“气候门”。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和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气候门成为郎教授否定全球变暖、否定IPCC报告的一个主要理由,然而,他的这些理由事实上是不成立的。原因如下:

    (1)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是一流大学,他的气候研究中心在气候变化研究上更是名列世界前茅。郎教授的一大否定理由是他认为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是不入流大学,那里的科学家是四五流的学者,因此,他们的研究不可信。郎教授在书中反复强调这一点。然而,事实上,2007年,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在英国大学排行榜上综合排名居第20位。而他们的环境科学和生物学更是名列世界前茅。这也是为什么东英吉利大学气候中心(CRU)能够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重点支撑研究单位的原因。牛津前副校长2006年跳槽到东英吉利大学担任校长。当记者问麦克米兰先生选择到东英吉利大学担任校长的原因时,他的回答是:“我在牛津担任副校长时,学术领域是和环境学非常接近的地理学。由于东英吉利大学的环境学研究很有名,因此我有不少机会去那里进行学术交流。我发现,那里的环境学研究水平甚至超过了牛津大学,这是我选择‘跳槽’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到2007年为止,东英吉利大学已连续3年被评为全英大学中“学生最满意大学”的前3名,这客观地证明他们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都是一流的。至于东英吉利大学的综合排名问题,用校长麦克米兰的话说:“在英国,一般是学校的规模越大、历史越久,越会被排得靠前;而一些很优秀的中等规模的大学,通常位居15位到25位左右,东英吉利大学就属这一类。”

        (2)全面调查已经还了CRU清白。首先,气候门事件恰好发生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前,这种巧合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黑客的背后动机。由于事件的敏感性并受到世界瞩目,“黑客门”被炒作为“气候门”。其次,泄密文件被过分“断章取义”,并没有结合语境给予客观的理解。最后,经过三轮调查,证实CRU是清白的。在第三轮、也是范围最广泛的一轮调查,英国独立调查人员前后用了六个月彻底调查外泄的电邮后证实,科学家是清白的,这些电邮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他们扭曲数据。报告总结说:“科学家(对数据)的严谨和诚实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能够推翻IPCC结论的证据”。

    IPCC第四次报告的专家组由2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各方专家组成专家组。IPCC撰写的气候变化报告由全球各国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并通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经得起科学考证。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或者部分人的不足之处而否定IPCC报告。IPCC报告当然有待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完善,有待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谨慎地看待IPCC报告,特别是他们得出数据和结论的方法和过程。但气候门事件不能成为否定IPCC报告、否定全球变暖的理由。目前为止,IPCC报告仍然是最全面和权威的报告。无论全世界的学界、政界,还是公众媒体,主流上都支持IPCC的观点。不然也就不会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中国的国家评估报告也支持IPCC的观点。

    4.“太阳黑子说”难以自圆其说

    郎咸平教授根据少数科学家的太阳黑子说,认为太阳黑子的活动是导致地球温度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变多,说明太阳变热,因此太阳辐射更强,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反之亦然。然而,首先,太阳确实是影响地球气温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提及过。其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很难用太阳活动的变化来解释。比如,1960年之后,太阳总辐射有所减少,而温度却在持续上升。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太阳活动增强反而促使降温。Haigh等对2004~2007年间的太阳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7年太阳活动强度更弱,但抵达地球对流层的太阳能量净值却比2004年多,说明当太阳活动减弱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可见光却增多了,从而促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最后,全球气温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更为一致。根据2009年发表的《哥本哈根诊断》,“最近的气温变化证实了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过去25年来的增温率为每十年0.19℃,这与人们对温室气体增加的预测完全一致。即使在过去十年中太阳的强迫作用减弱了,气候的变化仍然只有变暖这个趋势。短期的自然波动照常发生但对于潜在的变暖趋势已无实际意义的影响。”

    5.“专家如是说”只是“郎说”

    郎咸平教授认为一些专家,特别是我国的气候专家赵宗慈和葛剑雄的观点支持了他对全球变暖以及IPCC报告的否定。郎教授片面解释了这些专家的观点,事实上,郎教授是对他们断章取义以自圆其说。

    赵宗慈教授发表了多篇有关IPCC报告的文章,但她主要是质疑IPCC报告以及当前科技在预估全球变暖问题上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比如,IPCC用全球气候模式计算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的可信度有多高?对21世纪全球温度可能升高的幅度的预估存在不确定性;对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预估存在不确定性。但赵教授并没有否认全球变暖、否认人为因素引起全球变暖这一事实。她本人赞同碳排放越多,地球升温程度越高;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全球变暖很可能是人为活动引起。

    葛剑雄教授并不否认全球变暖这一事实,他只是质疑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否一定是人类活动、尤其是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全球在未来是否一定会继续升温。葛教授事实上只是在强调全球变暖可能存在自然原因,他对全球变暖的所谓质疑只是想让大家注意全球变暖可能存在的自然原因。葛教授主要依据S·弗雷德·辛格的理论,以及葛教授本人对我国地理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研究结果指出,以往7000年间中国的气候已经出现过多次寒暖交替,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远比现在低的年代,地球上也出现过比今天更暖的气候。也就是说,在没有人为影响,或者认为排放温室气体很少,温室效应很小的情况下,地球气候也会出现变冷或变暖的情况。我认为葛教授确实指出了一个有待科学进一步研究和解释的现象,但这一现象本身并不能作为否定全球变暖的理由:(1)以辛格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立场已经改变。数年前他们完全否认气候变暖,但现在他们已经改为主要争论全球变暖的原因。这事实上是承认了全球变暖这一事实。(2)地球温度的变化本来就不是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来单方面决定的。地球经历过多次冷暖交替并不能否定当前的全球变暖是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所引起。(3)现在的情况已经与过去不同。尽管历史上曾出现过在没有人为影响或者温室效应很小的情况下地球以自然的方式出现多次冷暖交替,但这只能说明过去发生的这种地球气温变化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与温室效应无关。但是今非昔比,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今的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温室气体,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了当今的全球变暖。(4)就算地球自身有自动调节功能,全球变暖仍然不可小视。由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地球自身的调节功能很可能无法有效地实现。(5)就算地球现在还能够通过寒暖交替来自我调节,但如何确定人类和大多数其他物种能够在那种极热和极冷的气候交替中幸存下来?(6)葛教授本人赞成节能减排。葛教授认为我们人类至今其实对大自然的所知甚少,他只是对全球变暖发表不同意见,让大家听到不同的声音。但他本人并未否定全球变暖,他只是对当前的全球变暖现象给出一个怀疑论者的看法。而且他本人认为环保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必要的。

    任何时代的科学都是有限的。当前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到科学百分百的解决了所有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再去行动。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是绝不可能的。全球变暖需要全世界联合起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逆转全球变暖。

    6.“不足挂齿的北极融化”是灭顶之灾

    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由于生态视角和相关知识的缺失,郎咸平教授的一些言论显然违背常理。以下仅以郎咸平教授看待北极融化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郎咸平教授饶有兴致地讲到中世纪时期的北极熊生活。他说中世纪的气温比现在高,许多地方发现北极熊不在冰上生活。加拿大北部地区的北极熊常常跑到小市镇里面去翻垃圾吃,为此常被人类开枪吓跑。郎咸平教授的评价是,北极熊的小日子过得挺好!请读者设想一下,对北极熊来说,到底是呆在北极捕食,然后在冰面上、雪地上晒着不太炎热的太阳、或者随意漫步的日子好,还是因为饥饿而到城镇淘食垃圾,还被人用枪赶着跑的日子好?

    对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他也是嗤之以鼻。按他自己的话说:“消失就消失了吧,有什么关系,那么小的国家,无所谓的。”这是对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的极不尊重,缺乏应有的同情心。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灾难。同时他也完全无视北极融化现象背后的巨大灾难。在郎教授看来是不足挂齿的“北极融化”事实上是许多生命的灭顶之灾!篇幅有限,这里我只提两点:

    第一,北极融化将导致数亿气候难民。如果格林兰冰盖完全消融,海平面将上升约7米。据总部设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北极监测和评估方案(AMAP)说:“(截止到2010年)过去6年是北极有史以来最温暖的时期。未来90多年,即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预计将会上升0.9米到1.6米,北极冰川、冰盖和格陵兰大冰原融化的冰,将对此做出巨大贡献。”《哥本哈根诊断》指出,目前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较先前预测快了40%,海平面的上升更较先前的预估多了80%。

    卡特里特岛平均海拔只有1米,本身是座零碳排放的环状珊瑚岛。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人们目前已经开始被迫撤离。

    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全境由19组环礁组成,平均仅比海平面仅高出2米。而在通常的海滩坡度下,海平面上升90厘米,海洋潮汐线将被牵引上升约90米。如果全球气温持续变暖,本世纪中叶马尔代夫将遭受灭顶之灾。塞舌尔等低洼岛国也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郎教授所在的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一份全球减灾评估报告,“目前,全世界超过6亿人居住在海拔10米以下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这些人中,3.6亿人居住在城市(占全球城市人口13%),2.47亿人生活在低收入国家”。当前,全球平均每年有7800万人受到飓风、台风等海洋风暴影响,另有160万人受到这些风暴引发的风暴潮影响。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约2亿人受气候变化影响而背井离乡。

    根据《哥本哈根诊断》,预计在2100年海平面上升的高度上限为2米。在全球气温稳定之后,海平面在几百年内仍然会继续上升。预计在未来几个世纪,海平会将会上升数米。如果这一切在未来发生,将有更多的人沦为“气候难民”。

    第二,北极冰川融化将导致北半球永久冻土中埋藏的大量温室气体的释放,这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一些科学家认为,不可逆转的气候“临界点”将在未来20年内出现,其原因是北极大规模永久冻土地带的冰冻植物中所蕴含的大量有机碳将会被释放。研究人员称,在北半球永久冻土层中沉睡了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数十亿吨的冰冻树叶和草根已经它们正在逐渐解冻,一旦北极融化,它们将释放难以估量的温室气体;北极的海底永久冻土下埋藏的大量温室气体甲烷也将被释放出来,其后果不堪设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12 09:16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1-22 1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全球气候变暖却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7 15:57
  • 签到天数: 37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5-23 1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好长 ,没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9-24 08:56
  • 签到天数: 59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7-20 11:56:36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3-14 14:47
  • 签到天数: 16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14 17: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3-14 14:47
  • 签到天数: 16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14 1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5-20 02:49 , Processed in 0.0790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