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181|回复: 2

中国石油精英秉性分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9 17:02
  • 签到天数: 3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2-12 1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转自石油观察网 http://oilobserver.com/html/2654731824.html

    文|闫建文 汪端 等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油科技创新是引领油气工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而石油科技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影响石油科技长远发展的关键;百年油田,人才为本。人才工作在石油工业、石油科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层次石油科技人才是推动和实现油气工业发展、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中坚力量。

    目前,在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人才总量增长与业务量增加不够协调,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所占比重较低,人才资源分布不均,人才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匹配,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现有人才队伍的实际水平不相符,引进人才能力有限,人才培养开发体制不完备,各项培养措施的规范性差,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使用环境不够优越,人才整体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差。

    这些问题的提出对贯彻落实“人才强企”的战略,加强、加快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石油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的数据主要来自石油政研会科研分会 50多家理事单位的问卷调查与研究数据,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直属上游科研单位和油田科研院所。

    发放问卷主要问题包括基本情况类、性格情感类、教育背景类、油田现场及研究院工作情况类、学术经历与成才关系类 5 个方面。



    中国石油精英的共性

    从共性上来看,主要影响因素有科研人员的家庭背景、自身的情商、受教育的师承关系、研究院提供的科研环境、社会环境、科研人员的思想认识等方面。从个性上来看,主要影响因素有科研人员的性别、兴趣、动手能力、执行力、规划能力、现场工作经验、培养人才的路径模式等。

    50岁“出头”

    在被调查的科技人才中,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趋势。填答性别和年龄的782人中,男性占83.9%,女性占16.1%,男性数量是女性数量的5.2 倍,这说明由于石油科技自身的特点,性别因素将影响科技人才的发展,并且男性发展具有绝对的优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作出成绩。在各个年龄段,男性远多于女性,尤其是在51 岁及以上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在被调查的科技人才中,31~50岁的中青年占到了92.6%,是石油科技人才的主力军;41~50岁的人员占科技队伍的65.7%;而51 岁及以上的人员仅占7.4%。尤其是31~50 岁的科技人才中,31~40 岁的人员占26.9%,41~50 岁的占65.7%,这说明40 岁以上的人在科技人才中比例占有绝对数量。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产出量作为研究对象,用逻辑斯蒂曲线作为科技人才能力的成长模型,模拟人才成长时间和学术产出的关系,计算出石油科技人才成长变化的时间点分别为23.1、60.4、41.8,即当年龄小于 23.1 岁时为石油科技人才孕育期;当年龄在23.1~60.4岁期间时是石油科技人才成长期,其中石油科技人才最大产出时刻为41.8 岁,这一阶段科技人才处于产出的高峰期。

    也可以看到,石油科技人才成长期跨越时间比较长,说明目前的科研激励作用比较好;当年龄高于60.4 岁以后,石油科技人才由于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科研成果产出量下降。



    内向型居多

    在调查的石油科技人才中,性格上喜欢安静、内向的占31.8%,活泼、外向的较少,仅占16.4%,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性格是中性。这一方面说明,石油科技工作偏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因此,需要科技工作者要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中性性格的人占一半证明本次调查具有科学性,从以往心理学研究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性格属于中性,这与西方人的性格调查结果有明显的差别,这或许与中国几千年受儒家中庸文化影响有关。

    采用卡方检验,普通科技人员与专家在动手能力、事务规划、团队协作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在思考问题、执行力上差异非常显著。有54.2%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小学和中学期间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比较差的占2.9%,其他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小学和中学期间的动手能力一般。石油行业对科技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对未知事务的探讨研究能力要求较高,从被调查者的这一数据结果也说明了这样的事实。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好奇心、看待问题客观全面、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软实力对科技人员是不可或缺的。



    导师影响力效应

    在被调查的科技人才中,博士学历的比重占17.7%,硕士学历占 36.1%,本科学历比例最高。其中在国家级、集团公司级专家中,博士学历的比重为31.0%,高于油田公司级专家的 25.9%,处级专家中博士学历的仅占 10.2%。科研人员所毕业的本科学校与其成为石油科技人才有密切关系,有64.7% 的石油科技人才的本科学校为石油类院校,10.8% 的本科学校为地质类院校。

    科技人员本科选择石油相关或地质相关的院校可能本身就对石油领域感兴趣,再加上本科阶段专业的学习,更为其在石油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学历是人才成长的阶梯,学历越高,成才越快。

    在研究中也发现,导师对科研人员的影响非常大,专家的导师取得的成就显著高于普通科技人员的导师所取得的成就。在石油科技人才中,专家的导师具有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高达85% 以上,其中两院院士占3.1%,国家级、国际级等学会理事占8.4%,学科带头人占22.5%;而普通科研人员的导师远低于这一比例。



    “一线经验”很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石油科技人才在研究院工作的年限都较长,有 63.8% 的人在研究院工作 16 年以上,25.1% 的人在研究院工作了 11~15 年。这说明从事石油科技研究的人员都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科学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而科技人员研究的持续性更有利于其职业的发展。

    现场工作经历是石油科研人员成长的必要因素,它可以使科研人员既熟悉所从事专业的工作流程,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现场工作时间过长必然会影响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时间,从而影响其科研成果。

    对于“几年现场工作经历最合适?”这个问题,20.5%的科技人才认为是1~2年,35.5%认为是3~4年,29.9%认为是5~6年,14.1%认为需要7年以上。43.3%的受访者认为油田现场工作对取得较大科研成果影响很大,42.1%认为影响大,二者合计达到85.4%,占到受访者的绝大多数。其中国家级、集团公司级专家中认为影响很大的比例最高,达到58.3%,这类专家拥有更宽的视野和研究经验,因此,他们的看法更加客观。



    30岁是起点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说明研究者具有了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用“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年龄和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研究人员的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在调查的科技人员中,“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年龄分布比较均匀(在 30 岁和 35 岁出现两个高峰)。从“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距离参加岗位(相关)工作的年限看,54%的科技人员在参加本岗位(相关)工作10 年以内,25.7% 的科技人员在参加本岗位(相关)工作11~15年间,13.4%在参加本岗位(相关)工作16~20年间,仅有6.9%的科技人员在参加本岗位(相关)工作 21 年及以上。

    结合“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年龄和时间可以看出,虽然“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各年龄分布均匀,但是有约80%的科技人员在其从事相关工作15年以内就可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



    四大短板因素

    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不利因素中,55.8% 的专家认为缺乏必要的技术更新和技能培训,20.7% 认为较少获取最新的国际信息及国际学术交流,而国家级、集团公司级专家中有17.9% 认为科研经费不足,油田公司级专家中有30.4% 认为油田现场经历不足影响科技人才成长。

    在访谈中,专家提出了影响人才成长的不利因素:一是科研项目管理责权利不统一;二是科研管理仍显粗狂,科研压力未能有效传递;三是激励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普通群体更需要关注;四是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全员学习更需加强;五是青年员工成长需求强烈,培养措施亟待改进。





    人才规律再认识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个人素质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这里的个人素质既包括石油科技人员的行为特征,也包括性格特征。因此,在培养石油科技人才的过程中,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训练固然重要,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际动手能力、项目规划能力、执行力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个人基本素质训练同样不容忽视。



    平台高度决定人才高度

    分析专家与普通科技人员的教育背景发现,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专家的导师层次普遍更高。学者称其为师承效应,在现实科研实践中,可以将其引申利用,加强名师带高徒的理念,促使优秀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快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名师、突出人才的辐射作用。同时,给青年科技人员压担子,通过承担越来越重的科研生产责任,不断提升其科研实力,逐步成为专家型人才。



    工作经验很关键

    对于石油科研机构,科研的目的是生产服务,在勘探开发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一名合格的石油科技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阅历和科研生产经验,坚持多专业、多领域的持续学习,不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石油科技难题面前游刃有余。



    艰苦行业的瓶颈

    在现实社会环境下,石油行业被看做是艰苦行业。问卷调查中,高达80% 的受访者出自石油地质院校,30% 的受访者出自石油家庭,同时,超过50% 的石油科技人员来自农村家庭。同时,石油科技人员在科研中需要从事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这导致成才周期长,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青年成才动力。因此,要遵循人才的成长周期,在最佳时期科学合理地运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青年科技人员面对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部分科技人员过分地关注专业知识本身和经济利益,导致其社会理想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淡漠,更严重的是不利人才培养,直接影响其成才,延缓其成长步伐。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尊重石油科技人才的劳动成果,为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生产中去。(本文节选自《石油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初探》一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2 收起 理由
    淡水阳光 + 2 发贴规范,加分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12-1 11:20
  • 签到天数: 14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12-12 1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总结出规律成书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9 21:34
  •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3-25 2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干好工作是前提,有关系 能喝水 会说话办事是辅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4 02:10 , Processed in 0.0548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