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311|回复: 1

“常规人”邹才能的“非常规”突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10 17:1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11-13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非常规油气纳米孔重大发现焕发石油工业春天



    ■本报记者 甘晓

    近年来,全球非常规油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建立了美洲“非常规油气新版图”。在美国,页岩气、致密油气得到了快速发展,“能源独立”战略正在升温。

    作为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技术的开拓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邹才能带领的核心团队,以“非常规”思想,开拓创新、持续攻关,在我国非常规致密含油气储集岩中率先发现了纳米级孔喉储集空间。业内人士认为,邹才能的这一重大发现,突破了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赋存的理论瓶颈和技术难题,引领非常规油气地质的理论前沿,焕发出石油工业的又一个春天。

    解开致密储层油气聚集之谜

    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认为,毫米和微米级孔隙是油气储层中主要储集空间。那么,由于致密砂岩、页岩等储层非常致密,油气如何运聚?是否有希望开采出有经济效益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这成了石油地学家们心中的大问题。

    “非常规储层总体很致密,基本没有自然经济产量。长久以来,这成为困扰非常规油气发展的难题。”邹才能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国外的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始从事分辨率小于1微米的纳米级结构研究,微观结构的特殊性质带来了材料、生物等研究领域的突破。

    石油地质界也从中获得了经验。2006年,美国学者David、Yun Wenbin等将基于实验室光源的纳米CT引入石油地质研究领域,实现了1微米以下的储层微观孔喉三维模拟。不过,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一年之后,美国学者Reed和Loucks等人获取的全球首张巴奈特地区含气页岩有机质纳米孔喉图像,才引起石油界的兴趣。

    2008年开始,“连续型”油气聚集的概念被邹才能引入我国。“结合中国非常规油气特点,我们团队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连续型油气聚集具有10大特征。”邹才能介绍,“我们还据此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与软件。”

    正是借助一系列的基础研究,2010年3月,邹才能团队在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产气的寒武系—志留系海相页岩中,获取了我国首张有机质纳米级孔喉图像,主体孔隙5~100纳米,引起我国学者的极大关注,率先证实了中国页岩气储层发育纳米级孔隙。

    2010年9月,邹才能团队与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中心合作,在国内首次重构了非常规致密砂岩、页岩等储层微观孔喉三维模型。有学者指出,虽然国外同行的工作开展更早,但是我国研究者的工作更为系统、全面。不仅如此,“我们还系统完成了重点盆地非常规油气储层孔喉分布的数据。”邹才能称。

    致密储层油气聚集之谜终于解开,邹才能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我们发现了非常规油气致密储集空间主体为纳米级孔喉系统。”他们的研究揭示出我国页岩气储层孔隙直径为5到200纳米,致密灰岩油储层孔隙直径为40到500纳米,致密砂岩油储层孔隙直径为50到900纳米,致密砂岩气孔隙直径为40到700纳米。

    “这突破了从前认为储层致密没有规模储集空间的认识!”他说。为此,邹才能提出了非常规致密储层“纳米孔喉油气聚集理论”,认为聚集在纳米级孔喉储集系统中的油和气,包括了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等,致密储集层孔喉直径一般为纳米级,纳米级孔喉系统占整个致密储层储集空间的80%到90%。局部也发育微米到毫米级孔隙、裂缝等储集空间。

    同时,邹才能团队还选取了我国最重要的致密砂岩、页岩及致密灰岩等非常规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利用传统储层分析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协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及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中心等11家科研单位,开展了基于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多学科测试方法的探索,建立了非常规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的比表面积、小角散射、压汞测试、场发射扫描电镜、纳米—微米CT等方法。邹才能团队的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系列技术方法正在逐步形成。

    “磨刀石上的革命”

    邹才能把油气勘探异常艰难的致密储层称为“磨刀石”。“比如,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就储集在像‘磨刀石’一样的致密砂岩里。”邹才能说。

    在发现了“磨刀石”里丰富的纳米级孔喉系统后,邹才能致力于研究这些微小孔喉的科学价值。他发现,我国最大的苏里格致密气区85%以上的储气空间为纳米级孔喉系统。

    “我们知道,致密储层是由纳米级孔隙来聚集油气资源,并不意味着研究已经完成,这些纳米级孔喉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储集了多少油气,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邹才能说。

    一场“磨刀石”上的科技革命就此展开。他们研究发现,储集空间大小的序列分布决定了烃类资源的形成机制和聚集类型。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甲烷分子直径为0.38纳米,轻质原油分子为0.6到0.9纳米,原油组分中最大沥青质直径为4纳米,它们的分子直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在毫米级及更大的孔隙中,流体可自由流动。而在纳米级孔喉中,流体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巨大的黏滞力和分子作用力,一般条件下不能自由流动。这将会形成油气“滞留”,导致油气在盆地中心、斜坡等非常规储集层中大面积连续分布,并且没有明显圈闭的界限,这就突破了在高部位圈闭找油的传统理论。

    同时,油气在非常规致密储层纳米级狭窄孔隙中聚集,还存在油气分子自由移动的“门槛”。经大量实验和计算,邹才能团队首次提出了油气分子进出喉道的最小尺寸,建立了“油气聚集孔喉结构模式”。他说:“我们初步推导出致密砂岩储气空间直径下限约为50纳米,泥页岩储气空间直径下限约为5纳米。”

    事实证明,这一重大发现颠覆了传统油气聚集和资源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为地下油气资源评价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据2004年全国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全国地下总生油量6万亿吨,石油总地质资源量1300亿吨,平均聚集系数仅为2%,全国地下总生气量1万万亿方,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70万亿方,平均聚集系数仅为0.7%。那么,地质过程中生成的98%的石油和99%的天然气呢?

    邹才能认为,除了一部分油气散失外,其余的都在非常规储层中。“在油气保存较好的盆地,泥页岩烃源层中滞留了30%到40%的生成油气资源,近源致密砂岩、灰岩等储层中聚集了20%到30%的油气资源,纳米级孔喉储集空间中很可能聚集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巨量油气资源。一般非常规油气占到80%,常规油气大概只占20%。”他说。

    纳米孔喉系统对非常规油气富集的影响也许需要时间来不断完善,“就像遗传学先驱孟德尔在其论文发表35年后才被同行承认,就像麦克林托克在玉米中发现‘会跳舞’的基因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长达90年一样”。邹才能信心满满地说:“在纳米级孔隙这个无限狭窄的微观世界,有我们无限宽阔的研究空间。”

    纳米孔喉系统发现的重要性也将随着时间得到进一步证实,这也是油气工业领域具有革命性的大事件。他相信,这一重大发现,将鼓舞石油人在“磨刀石上闹革命”的找油信心。

    理论创新革新“非常规”战略

    非常规油气储层纳米级孔喉新发现,突破了资源的禁区,增加了资源类型与资源量,延长了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但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邹才能指出,我国非常规发展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要有非常规思路和技术作为支撑。

    据他分析,目前,致密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是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的“亮点”领域,页岩气则是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的“热点”领域,页岩油很可能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未来“潜在”领域。

    近几年,非常规油气的突破,改变了全球能源传统格局,形成了以中东为核心的东半球“常规油气版图”以及以北美为核心的西半球“非常规油气版图”。美国也因此试图达到能源独立,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全球形势下,邹才能立足新的“非常规”理论,提出了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的新战略。

    凭借对非常规油气发展科学求实的精神、冷静客观的定力,他指出:“我国非常规油气发展要有重点,还要分层次。”“十二五”初期,邹才能针对我国致密油和气未受到充分重视、页岩气发展时间短的特殊局面,明确建议我国非常规油气发展要分层次。

    邹才能强调:“第一层次是致密气和致密油,应优先加快拿产量;第二层次是页岩气和煤层气,现阶段需加大基础研究、评选核心区和工业化试验区建设的力度,早日实现规模化有效生产;第三层次则是页岩油、油页岩和水合物等,现阶段要加强资源调查、有利区评价和技术攻关,坚持超前准备。”

    首先,我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有利勘探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可采资源量达到15到20万亿立方米,是我国最为现实的非常规天然气领域。

    目前,鄂尔多斯、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已经形成两大现实致密气区。2011年,致密气储量已占全国天然气的三分之一以上,年产量超过250亿立方米。邹才能认为,未来十年,致密气将成为我国天然气增储上产主体之一。

    2011年,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大气区实现探明储量超3万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大气区资源量超过5万亿立方米。此外,在松辽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塔里木盆地库车东部均获得重要新发现。邹才能表示:“这些地区都是未来重要的致密气潜力区。”

    其次,据邹才能团队初步评价显示,我国致密油有利勘探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地质资源量达120亿吨左右,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目前,中国石油已设立了鄂尔多斯、四川等致密油重大科技专项,并正在系统开展主要盆地致密油资源评价和理论技术攻关工作。邹才能相信,致密油将为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泥页岩层系源储共生型油气储层中纳米级孔喉的发现,开辟出泥页岩层系油气成为新领域,带来了油气工业技术革命性需求,带动整个石油工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和快速发展。

    当前,页岩气是我国非常规油气领域中的关注焦点。根据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理论,页岩既是源岩,也是储集层。页岩气在北美最早被发现,其开采主要依靠水平井多级压裂、微地震监测、平台式“工厂化”生产等技术方法。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1700亿立方米,进入了天然气富裕的新时代。

    2005年以来,借鉴美国页岩气的成功经验,邹才能团队加大力度,研究了我国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三类页岩的分布和潜力,优选出一批有利勘探开发核心区,为我国页岩气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中国石油已启动四川盆地蜀南等页岩气多个工业化试验区建设项目。有利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地质资源量达5万立方米以上,并在威201、阳101等井钻探获日产大于1万立方米的页岩气流。

    此外,页岩油正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未来潜在领域。邹才能认为,页岩油是指在生油岩中滞留的原油,未经历油气运移,页岩油概念不宜与致密油等同,目前全球还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突破和规模化生产。尽管我国陆相页岩分布范围广,仍需要加大对页岩油的理论技术研究力度,他们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而在工业化试验区建设上,邹才能认为,开发模式和管理创新已在非常规领域积极开展。“采用平台式工厂化低成本开发模式,实现工业化效益开采,再加上较高油气价格和国家政策扶持,都为非常规油气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常规人,要有非常规的思想。”这句话邹才能经常对团队成员说起。他也时刻在践行自己的这一座右铭。

    《中国科学报》 (2012-06-13 A4 院士大会特刊)

    From: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6/259290.shtm?id=25929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7-24 09:48
  • 签到天数: 45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7-12 16:50:35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4 00:3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