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821|回复: 0

[其他] 气化中国的两大难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12-25 14:26
  • 签到天数: 33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30 09: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正纵横油气咨询 于 2015-6-18 11:11 编辑

    1-130RZ9310M30.jpg

      图为大连LNG接收站接收来自卡塔尔的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能源动力,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催化剂。气化中国,众望所归,但实施推进,却任重道远。在不愁用户的情况下,“气化中国”面前的两大难题需要破解:天然气从哪里来,天然气管道如何开放?
      气从哪里来
      现实途径大体有三条: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增产一部分,煤层气(包括煤制气)补充一部分,进口天然气(包括LNG)增加一部分。
      天然气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和天然气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7.5%,天然气使用人口将达到2.5亿人。
      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为4.4%,天然气使用人口1.88亿人。按照规划,意味着五年之内,天然气消费比重将提高3.1个百分点,用气人口将增长6000多万人。
      满足这一增长的天然气,从哪里来?
      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十二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增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到2015年达到23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十二五”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要新增上千亿立方米,差不多5年要翻一倍。
      保障未来天然气供应,可以看得见的现实途径大体有三条: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增产一部分,煤层气(包括煤制气)补充一部分,进口天然气(包括LNG)增加一部分。
      国内天然气增产仍是未来供应主体。按照规划,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常规天然气约1385亿立方米。但国内天然气产量增势有限,201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要想在在今后3年内增加约7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平均每年得新增200亿立方米以上,而2012年天然气产量一年增长不到100亿立方米,要完成预定增产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困难。没有大型整装的天然气藏勘探发现,很难保证完成年增200亿立方米的任务。
      非常规天然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规划到2015年煤制天然气产量约150亿~180亿立方米,煤层气地面开发生产约16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将丰富但污染较重的煤炭资源转为清洁的天然气,国家迄今批准了4个煤制气项目,其中国内第一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去年8月投产,项目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供应北京及河北等地。
      虽然我国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约10.8万亿立方米,但实际产量长期低位徘徊,2010年我国煤层气产量88亿立方米,未达到“十一五”的规划目标。而2012年国内煤层气产量125亿立方米,3年内实现160亿立方米的年产规划目标,还得继续努力。
      增加天然气进口是保障供应的第三条路,依靠跨国天然气管道和海上LNG运输。2007年我国天然气开始净进口,5年之后的2012年,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28.9%。天然气进口有增无减,规划显示,根据已签署的合同,到2015年,我国年进口天然气量约935亿立方米。保守预计,届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35%。
      现实与规划不可能完全吻合。在国内空气污染加剧,大城市对天然气需求更大的背景下,国内天然气实际消费增长很可能超过规划的预期值。而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随着国际油价波动,国内天然气价格难以到位,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气化中国的步伐可能放缓。
      管网如何开放
      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天然气发展,国家能源局着手研究制定《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
      从资源到市场,天然气大发展离不开天然气管网。只有天然气管网遍布中国,气化中国才可能实现。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迅速,全国天然气基干管网架构逐步形成。目前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超过5万公里,西气东输管道及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的建设,加上川气东送、沿海LNG项目输送管道,及主干网联络线,基本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气化中国”必要的天然气储运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建设完善。
      但要气化中国,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还是不够。欧洲国家天然气普及率很高,其中德国的天然气运输高压管道总长为11.7万公里。天然气消费大国是美国,每年消费近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管道总长约50万公里,70% 为州际管道。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增长迅速,但延伸向小城镇的“毛细血管”却跟不上趟,2010年时我国城市天然气管道长度25.6万公里,近年来年增长不过几千公里。
      提高储运能力是气化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天然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公里,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1500亿立方米/年。
      天然气管网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更引人关注:天然气管网如何优化管理,要不要开放?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近期市场监管工作要点》,其中有涉及油气管网监管的内容:研究制定《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油气管网运营的成本分析试点,着手研究成本价格信息报送办法,为后续监管工作创造条件。国家能源局还提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油气管网接入相关界面合同示范文本,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天然气管道如何充分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运力浪费,这是监管部门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国际能源署(IEA)也为此提供参考建议,其中“第三方准入制度”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第三方准入制度”也可称为“非歧视服务制度”,其核心要义在于所有用户以公开的程序和条件使用天然气基础设施,平等获得运输和存储服务,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不得拒绝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或提出不合理条件,不得利用对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为关联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或者排斥其他天然气经营者。
      简而言之,天然气管道向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开放,不为某一家公司封闭运营,IEA的报告认为这样有利于开展竞争,激发市场的活力,促进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气荒,美国天然气监管机构——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1985年颁布法令,开创了公开准入、平等运输、允许下游天然气使用者直接向生产区域的供应商购买天然气并通过州际管道运输等多项市场原则。如今,美国大约有6300家天然气生产商,有48万多口天然气井,有160家不同管道公司在运输天然气。2011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达到6530 亿立方米,相当于中国天然气产量6倍之多。
      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天然气发展,国家能源局着手研究制定《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已然决心推进改革,把天然气管道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开放的运输服务,提高利用效率。
      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基本归三大石油公司所有。中国石油集团拥有的天然气管道最多,长度为40995公里。如果管道开放运营,涉及到诸多利益相关方,从政府监管规章到管道运输价格谈判,无疑将是一个复杂的进程。

     【提示】文章来自金正纵横油气网。若想获取更多国内外油气最新技术及装备信息,请关注金正纵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金正纵横(或jzoilgas。若有油气相关问题待解决,请找“金正纵横咨询顾问”,微信号:jzzhguw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24 09:02 , Processed in 0.0555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