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关于井震结合地质建模
1、关于井震结合建模时井震不符问题,个人认为还是要相信井点分层数据,地震层面数据不是很可靠,因此建模时应先对地震层面进行重采样,利用井点层位数据对其进行校正,然后再构建地质模型!
2、建模人员不必受地震解释的束缚。地震解释只能保证时间域是对的,深度域的结果往往是存在问题的。因为深度域的地震构造解释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一方面来自于地震的分辨率不够,一方面来自于地震速度不准。但是,有一点也必须清楚,就是地震的宏观控制作用是很准确的,对断层是否存在的判断也是很准确的,只是绝对精度不够,如果利用井点信息进行整体校正,可靠性就大大增强了!
3、再次强调一下:建模时要多动脑筋,把问题的细节考虑清楚,然后再动手建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
4、还有一点就是:建模人员更应该相信地质人员,因为最后出手成果的是地质人员,只要他们能够自圆其说就行,没有必要太多地受地震解释的束缚!
问题:
就是在作模型的时候,如果地震数据与井点数据存在矛盾的时候怎么办呢?特别在解释断层的时候,会发现斜井断点与地震数据不符,在没有别的资料验证的情况下,怎么处理?
回答:
如果井斜数据无误,则应对地震解释断层面重采样,同时用断点数据对其进行校正!原因是地震解释获得的深度域的断层面也是由时间域转化而来,因为地震速度存在误差,导致深度域结果与实际井点吻合不好,这种情况是极其普遍的!
支持火山大哥的说法,本身地震就存在多解性,而且地震数据质量是跟工作人员地质认识有着密切关系,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地震从事人员跟建模人员基本一样,会软件操作的可能很多,但是真正能结合实际认识的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地震(建模)一套数据,结果会相差很大,(尤其是地震与建模相比,结果往往相差很多),其实会软件并不代表会干活。
火山:谢谢胖子老弟的支持!您的上述想法我也十分赞同!我曾经在很多场合强调:软件只是我们的一个工具,我们不应成为软件的奴隶!关键是自己要针对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经验、知识形成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认识(或者说是一种模式或概念模型),然后,有选择性地利用软件的功能来表征和刻画你的地质认识(实际地质模型),再依据已经掌握的动、静态资料验证和完善你的地质模型(地质认识),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资料的可靠性、资料的丰富程度、算法的不完备性等),对地质模型(地质认识)中包含的预测上的不确定性(风险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最终建立储层预测的概率模型,指导油(气)藏开发实践。只有这样做,你才会对你所研究的地质目标和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调整,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取得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是自己要针对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的经验、知识形成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认识(或者说是一种模式或概念模型),然后,有选择性地利用软件的功能来表征和刻画你的地质认识(实际地质模型),再依据已经掌握的动、静态资料验证和完善你的地质模型(地质认识),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资料的可靠性、资料的丰富程度、算法的不完备性等),对地质模型(地质认识)中包含的预测上的不确定性(风险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最终建立储层预测的概率模型,指导油(气)藏开发实践。” 观点:
1、 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地震资料,也根本不懂地震,这次通过做苏丹项目,从中学到很多。我个人认为,当井震分层数据不符的时候,首先要查找原因,不是单纯相信哪种数据,什么数据都是人为解释,都有可能存在错误,要看井震结合的怎么样,就拿苏丹的活来说,他们给我们地震解释深度域的层面数据时,就告诉我们有多少井没结合,是什么什么原因,但加载到软件里一看,还有很多井的分层与地震层面对应不上,然后又与测井的结合,发现对比的界线有对错的,有进库错的,等等。这都很正常。我的观点是要看地震解释的与测井对比的误差有多大,如果很大,那么就要将数据返回地质,从新核实。确实无误在拿来建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震与井点有误差,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同意还是要相信井点分层数据。
2、 火山大哥说的第二点我赞同,建模人员不必受地震解释的束缚。这也为以后的井震联合建模中指明了方向。 他人观点:
1、建模不是首先校对基础数据,而是要首先明白建模的目的,领导的意图,根据油田类型数值模拟对建模的要求等等,根据这些需求来要求地质提供什么样的基础数据,而不是给什么数据建什么模型,那样太被动了。
2、基础数据的精细校对。数据的校对,我个人感觉,这和你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有关。付出多少心血,就有多少收获。因人而异。
3、一定勤于沟通,包括和地质人员、地震人员、油藏工程人员,勤沟通,多听取各方面意见,便于整改模型,使模型更加合理。
这次苏丹的GREATER UNITY 油田 的建模汇报,是有采油厂四位帮忙的建模人主汇报的,当汇报到构造建模时,老外竖起大拇指,当汇报到属性模拟时,老外叫好,当检查精细模型时老外也叫好,这说明模拟的技术和方法,老外是认可的。但当检查粗化模型时,老外认为粗化的太粗,把精细模型的信息丢的太多。但当老外给演示应该如何粗化时,才明白,老外要建的精细模型是以成因单元的模型,而不是以地层为单元的精细模型。现在海外中心的人员还在整改。希望这次能够顺利通过。
火山观点:
1、什么才算是一个好模型啊?个人认为:在现有的资料丰度和精度条件下,在现有的地质理论知识前提下,通过尽可能地降低人为引起的不确定性,尽可能地选取相对优秀的建模算法,依此建立的地质模型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较低,可以算是现阶段的好模型吧?!
2、验证和完善 ?要如何做?个人认为:模型验证包括先验和后验两种方式,先验就是抽稀已有资料验证模型预测精度,后验就是利用建模后获取的资料对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价。完善模型就是利用新获得的地质资料和地质知识对已经建立的地质模型进行更新和完善,以获得最大限度逼近地下实际的地质模型。
3、算法的不完备性?那个不完备?Petrel就提供的这些还不够用吗?个人认为:任何一种数学算法都很难完全准确表征地下实际,只能是逼近地下实际,预测的误差在所难免,因此,算法的不完备是客观存在。我们所讲的不完备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算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比如算术平均、距离加权平均、趋势面分析等都是基于各向同性前提而言的,用于表征各向异性对象的精度明显不足;再比如两点地质统计学算法因其只考虑到已知数据集空间上两点之间的数据构型特征,无法精确表征空间上多点之间的数据构型特征,因此也存在预测不确定性问题;再有就是现有的各种软件为了追求运行效率,往往在算法上采取一定程度的简化,比如地震反演软件等;如此等等。。。这些客观存在都是算法不完备的具体体现。至于说Petrel软件提供的算法是否够用,个人认为远远不够!Petrel软件最最致命的弱点在于它的网格化算法对实际地质情况可能存在的复杂性考虑不够,当存在多期断层削截关系时,往往会出现负体积网格或塌陷网格,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建模工作以及后期的数模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当然,我们不能因为Petrel软件存在缺陷和不足就诋毁它,或者弃之不用,目前而言Petrel软件可以算得上比较好用的软件了,这从目前的Petrel软件用户群的发展状况就能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对于算法的不完备,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技术的发展,当然,做为从事综合地质研究的我们,也有责任为技术进步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关于模型的检验问题,个人觉得利用建模后获取的资料对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至于所谓先验检验的做法,令人产生疑问,这种做法是不是有些“自欺欺人”?因为这是一种没有外来资料的循环验证,不会降低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可能是白耽误工夫,不知道在大庆有谁做过此种检验?
程顺国观点:
现在不只是在建模中井震结合,在地震解释、储层预测中都是需要结合的。比如在断层解释的时候更应该利用井点解释的断点资料,通过深时转换到时间域,尤其是对于断距<5m的断层,可能在地震剖面上反映不是很明显,如果没有井点数据,一般情况下物探人员可能就不会解释这个断层了! 火山观点:
“储层预测”工作是贯穿于勘探、开发全过程的核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地震属性研究和地震反演,如果将储层预测与地震预测等同视之就太片面了。事实上,测井解释(包括地质分层、地层对比、沉积相识别、岩性识别、储层参数解释等)、地震解释(包括构造解释、属性分析、地震反演、烃类检测等)、油藏描述(包括构造描述、沉积微相分布研究等)、地质建模(包括构造建模、沉积相建模、岩性建模、孔渗饱等属性建模等等)、油藏数值模拟(包括地质储量研究、动态历史拟合、流体压力场研究等等)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储层预测”这个核心内容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储层预测”是一个外延相当广泛的大概念,我们可以说地震反演是“储层预测”,可以说地质建模是“储层预测”,但不可以说“储层预测”就是地震反演,或者“储层预测”就是地质建模。
说到井震联合建模的要求,在地质上分层对比,小层精细对比,不管是国外的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砂体对比技术(以基准面旋回)和大庆油田的“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以沉积旋回)那一种,都强调等时对比,但都是基于测井曲线来划分地层的,地质上人为因素也很大,
因此,我同意aaa的观点:“我的观点是要看地震解释的与测井对比的误差有多大,如果很大,那么就要将数据返回地质,从新核实。确实无误在拿来建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震与井点有误差,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同意还是要相信井点分层数据。”所以,要跳出自己的观念,不要被束缚了,多思多学
问题:建模的模型是很精细 了,但是一粗化把许多信息粗化掉了,AAA“老外要建的精细模型是以成因单元的模型,而不是以地层为单元的精细模型”具体怎么做的,可否详细说明一下 火山回答:
AAA所要表达的“成因单元”意思实际是“岩相(或岩性)单元”,而“地层单元”实际是我们精描中常讲的“沉积单元”。针对这一点,我谈点儿自己的认识:
1、将“岩相(或岩性)单元”这一概念与“成因单元”等同视之是有失偏颇的;
2、“沉积单元”更具有“成因”上的意义。
火山的意见很到位!对地震数据体解释的层面除顶面用平均速度时深转换后变化不大,底面由于层速度的因素断层边部跳点明显。转换到深度域的断层在走向和展布上变化不大,所以坚持在深度域进行构造建模,个人理解构造建模又是对之前断层解释的一种粗化,构造的展布形态的平滑性和连续性对构造建模很重要。
他人观点:用时一小时,看完上面帖子了,同意您的观点,个人感觉,从第一手资料获取开始,都在人为的简化数据,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数据被保留下来的只是特征,对测井曲线的解释也好,log数据离散也好,一步一步向着人类喜欢的方向“粗化”着;但是只要所保留下来的特征足够满足我们的研究需求,就没有太大问题!俺只是一新手,欢迎老师们多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