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正纵横油气咨询 于 2015-6-19 15:43 编辑
地震岩石物理研究是建立岩石物理性质和油藏基本参数之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在地震数据处理、岩石物理参数获取、定量化解释和风险评估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地震岩性识别、储层预测与流体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被认为是促进常规地震勘探从定性走向半定量乃至定量的最重要途径,已成为国内外勘探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地震岩石物理研究的整体水平较低,无论是实验研究、理论模型分析还是实际地震岩石物理应用,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对油藏的地质特征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的定义,复杂储层预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国外,岩石物理作为叠前储层预测的基础,受到油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已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因此,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孔隙流体分布描述与岩石物理测试。采用岩心薄片分析与CT成像方法,结合常规物性测试,研究孔隙形状、尺寸、微观流体分布特征(见下图)与渗透率及其对样品岩石物理参数的影响;开展不同频段的岩石物理测试,分析孔隙结构在不同频带对声波速度的影响;开展变饱和度岩石物理测试,建立不同岩心在地震频带的含气饱和度预测模型。
孔隙流体分布描述———微观孔隙流体3D成像(纳米级)
二是非均匀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理论研究。以低频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地震属性及正演技术,优化双重孔隙介质波动理论模型;以孔隙结构描述为基础,定义满足最大弛豫的孔隙结构参数,区分两类孔隙压力均衡方式;发展复杂结构双重孔隙介质波传播理论,对含流体的复杂孔隙系统进行速度及衰减定量预测;完善非均匀饱和介质跨频带纵波速度理论模型。
三是建立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地震预测模型。基于孔隙结构成像、孔隙成因及分类,定义和揭示不同孔隙结构关键参数,在低频实验基础上,分析孔隙结构对波速的影响,建立地震频带复杂结构储层定量预测模型。
四是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基于岩石物理测试及理论模型,分析地震频带物性及含气性导致的岩石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建立定量预测物性和含气性的岩石物理量板,以敏感参数分析为指导,开展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应用。
通过以上研究,建立新的地震岩石物理参数预测模板,提供跨频带岩石物理分析方法和流程;形成描述部分饱和非均质储层地震波传播机理的新理论模型;建立多种跨频带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形成新的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使数字化高分辨率表征孔隙结构数据体尺度达到微米级,地震成果预测准确率达到80%。
【提示】文章来自金正纵横油气网。若想获取更多国内外油气最新技术及装备信息,请关注金正纵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金正纵横(或jzoilgas)。若有油气相关问题待解决,请找“金正纵横咨询顾问”,微信号:jzzhgu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