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5-29 08:29 |
---|
签到天数: 516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当下,在各大财经媒体报端,“钻机股”、“钻头股”的风头正在被其它股抢去。随着页岩气成为轮番热炒的话题,“物探股”、“钻完井股”、“测录试股”、“压裂股”等相关个股风生水起,某个时段甚至逆市而上。
市场为什么会如此看好“压裂股”?未来压裂市场发展空间有多大?压裂装备是继成套钻采装备后,下一个行业发展的热潮吗?国内石油装备企业又该如何谋划发展?这些都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诱人的潜在压裂市场
我国低渗透(致密)油气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据长庆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长宁介绍,以长庆油田为例,“2013年,低渗透油气田的目标是5,000万吨,基本全是低渗油气藏的贡献。”而“低渗油气储藏作为未来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领域,压裂改造是‘把储量转化为产量’的重要环节。”
他指出,“伴随着水平井开发技术大面积应用,国内水平井数量将逐年增加,压裂酸化增产措施必不可少,压裂酸化装备与分段压裂酸化工具首当其冲。”
有关报道显示,2008年,中国石油完成超过上千口水平井,主要集中在稠油方面,低渗透井占比不到14%,其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低渗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常处于攻关阶段。到2010年底,经过四年攻关,中石油初步形成4项水平井分段压裂主体技术,稠油井逐渐减少,低渗透水平井逐年增多。水平井分段压裂数近600口,压裂后效果是直井的4倍。而2011年到2012年,由于中石油水平井分段压裂工具与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钻井数大幅度增加,2011年近1,100口井,2012年预计将达到1,500口。而压裂井数从2011年的超过500口,到2012年预计将超过650口。由此可见,随着水平井钻完井和分段压裂井数的快速增加,未来的“工作量将非常之大”。
不仅在中国,就全球压裂市场来看,北美早先骤热。在北美市场,“由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快速开发,导致钻完井数不断增加,水平井钻井随之越来越多,导致压裂工作量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副总工程师胥云说。他提供了一组数据:2011年,美国新钻井数达到5.34万口,加拿大为1.8万口,其中,美国新钻井中,有1.61万口为水平井。
他预计,全球新钻井数将会从2010年的81,000口,增加到2013年的101,000口。另据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未来五年内,中石油预计新增4,000~7,000口水平井。”单井作业费用若按300万美元的钻井费加300万美元的压裂费估算,而一套常规压裂成套装备总造价至少1.1亿元(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总造价至少翻一番),未来全球压裂市场的“蛋糕”得有多大?
下一个石油装备热潮?
压裂“蛋糕”如此诱人,不难理解市场偏好投注压裂“股”。正是看到了商机,世界主要钻采装备供应商纷纷瞄准了压裂市场。由此我们看到,这几年北美市场不再是以往的几个身影。除了美国“大牌”外,不乏“中国制造”。
目前国内的江汉油田第四石油机械厂、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大港中成装备制造公司都能提供固井压裂装备。压裂酸化装备中最关键的是压裂车。江汉四机和烟台杰瑞均能提供2500型压裂车组,且都在抢先研发3000型压裂车组,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0套和20套。这两家企业的压裂车产品都出口到了国外。近年,渤海石油装备公司也瞄准压裂市场,开始研制2000型压裂车组。可以预见,中石油、中石化、民营企业三大阵营对峙的局面,未来或将很快形成。
市场竞争有利于行业发展,但会不会出现另一个隐忧?在大市场、高利润的刺激下,日后,不排除企业争相上马压裂项目、盲目扩张产能,出现“一窝蜂”发展的局面。2009年前后,成套钻采装备行业“过山车”式发展,其经验教训依然历历在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专家马家骥指出,“压裂成套装备是继成套钻机之后需求高峰的又一个品种,从长远看,很有发展前景,但从目前来看,最现实的市场在北美,潜力市场是欧洲,而中国则是滞后市场。”他认为,企业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是拓展海外。
中国市场为何会滞后北美市场呢?马家骥用两点支撑他的观点。
首先,当前“国内压裂成套设备供需呈基本平衡、偏向供大于求状况”。据马家骥介绍,2010年中石油一共有70套压裂成套装备,其中2000型以上的有40套,“十二五”期间计划订购23套。但目前国内至少具备50套供应能力。
其次,在页岩气方面,“目前常规油气、致密油气仍然是油公司的发展重心”,油公司缺乏动力;“国内页岩气远未到量产发展阶段,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目标实现困难较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页岩气开发需要国家“大动作推进”,如果进入规模开发阶段,“五到十年后国内市场可能会变好。”
不过,行业内还有另一种声音。胥云认为,“中国私企购买压裂车的速度很快,有一家民企一次就购进了30台压裂车。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够买需要,供货周期长,供不应求。”他指出,“潜力市场是特指欧洲的俄罗斯,南美和非洲地区,中国往外拓展是方向,但中国未来的市场一样非常巨大。”同时,他指出,设备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北美压裂市场的一个严重问题。
“美国从2010年到2013年,新钻井市场增长速度预计为25%,压裂增长速度为30%,压裂车水马力将达到1,300万。如果按照2,500匹水马力计算,目前至少美国已经有5,200台压裂车。若按照美国压裂能力计算,2011年每个月钻井、完井4,000口,最多压裂3500口,全年等待压裂的井会达到4,000~5,000口。”包括中国在内,日后这“也将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胥云说。
立论各有依据,但上述专家都认为,未来巨大的压裂市场可以预见,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但在企业发展上,马家骥提醒说,“压裂成套基本型为车装,目前国内取得特种车辆生产资质极其困难,企业‘白手起家’难度较大;成套压裂设备购置时受投资限制;而且有一点很关键,没有业绩的产品很难进入市场。”对盲目开发成套压裂设备,他建议国内企业应慎重。
专家建言压裂装备制造
市场有高峰,也有低谷。对企业来说,面对机遇和新变化,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不断地研发、推出与市场对路的产品,则是发展的根本。
在压裂装备方面,胥云建议,“针对我国多丘陵,黄土塬地貌的西南及长庆油田等道路行驶困难,井场较小的状况,研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高功率压裂车,以及提高体积压裂、高温超深井压裂装备的耐受性,今后需要重点攻关。”
“最新资料表明,目前美国已经量产并投入使用新型2500型压裂车,其重量较现在的同类型压裂车轻15吨左右,长度短3米左右。这套装备非常适合中国的地貌特点。”他建议,“国内要尽快组织调研引进,助推国产化压裂车的技术进步。”此外,“20,000Psi的高压管汇、占地面积更小的重叠式地面储液罐、满足‘工厂化’作业的连续输砂设备等,均需要引进或自主研发。”
在北美地区,非常规油气藏的体积改造大多地面条件较好,井场较大,目前大量的支撑剂泵送大多采用专门的输砂车。“国外的输砂车一般分4个车厢,每个车厢容量不同,可满足不同粒径支撑剂存放,并利于施工中随时调换不同粒径支撑剂,最大输砂速度可以达到5.1立方米/每分钟,而国内南方页岩由于地貌关系井场小,很难采用这样的设备。”但他建议,“在北方一些区域可以考虑使用,国内可以考虑进行研发。”
在压裂工具方面,王长宁指出,“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为适应稳产及提高采收率要求,特殊井身结构井(套损修补后的小井眼井、大斜度侧钻井等)将愈发普遍,以及多层段井的分压、分试、分采、分注等精细化改造开发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与老油田增产、稳产技术要求相适用的井下工具,是石油装备发展的技术方向之一。”
另外,他建议说:“无水压裂在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改造中具有环保、节能、储层伤害低、增产效果好的技术优势,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作为一项新的压裂技术,目前国内还尚未形成相应的配套装备,限制了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与之配套的装备产品是一个市场发展趋势。”
“加拿大的无水压裂技术主要使用LPG,这是在加拿大天然气出口美国大幅度降低,产能过剩时的一种用途,在中国难以有充足的LPG气源。换一个思路看,使用超临界CO2技术有可能在中国推动无水压裂技术。比如,吉林油田有二氧化碳气田。但二氧化碳采出地面后又注入地下,是否经济,如何解决碳排放,以及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如何去找这样的气源呢?”胥云指出,这些问题或将给装备制造业以及新技术应用提出发展思路。
页岩气开发对装备需求有新的变化,马家骥指出,“由于页岩气开发,单井需要20~30段压裂,基本上呈白天工作、晚上换泵头的工作方式,泵头已经成为易损件,需求大幅上升。在开发压裂泵头的过程中,准备成套条件,刚好能适应国内非常规油气开发需要。”因此,他建议,“要加快压裂泵泵头的开发步伐。”另外,“钻井泵生产厂家可以充分利用泥浆泵生产条件和过剩产能,转向压裂泵制造。”另外,“应该重视页岩气核心勘探开发工具的科研攻关,以及开发模式上的探索创新,要考虑十年以后的发展。
胥云指出,“未来,设备能力的不足将越来越制约中国储层改造技术的大量应用,尽管中国已经能够制造出2500型压裂车来,但设备配件的长时间施工能力,特别是材料技术与北美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花大力气攻关。”
在西南地区,目前中石油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已经获得每天13~15万方页岩气的效果,并在按照“井工厂”的模式优选“甜点”进行钻井,预计明年将开始进行工厂化压裂试验,探索降低成本的非常规有效开发的技术之路。
“可以预期,在中国石油寻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的页岩气低成本、高效开发技术模式的时候,对未来体积改造技术、装备与工具的发展,必将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胥云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