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mber 于 2013-2-5 16:11 编辑
利用Topaze分析功能进行措施井初选
由于Topaze分析数据源极易获得(无需关井测试),因此我们可以实现对油田所有井的分析,通过分析获得的重要参数,如,污染表皮、流动模型(如储层周围存在非均质性,外区物性又好于内区,且内区半径较小,此种情况也是较适于压裂的)、地层压力、储层参数等,我们可以实现对措施井的初步筛选。
对于全区的分析,如果我们将部分关井测试井的Saphir试井解释成果(由于试井测试的压力数据非常精密,因此其结果也是更加精确的)与Topaze生产分析成果进行互相对比、校正,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利用Topaze预测功能进行进一步措施选井、选层
针对初步筛选出来的井,可通过Topaze的预测功能,进行措施效果预测。如进行酸化措施,可通过时间变表皮功能,改变预测时期的表皮来进行预测;如进行压裂,则可利用直井或水平井压裂模型,设定裂缝半长、导流能力等参数来进行生产预测。通过预测获得的增产情况结合经济评价即可分析出该井是否有必要进行实施措施。如确定可进行压裂,那么通过压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还可对该井的压裂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于多层油藏,如想落实到小层,首先需要对各层的物性有所了解,否则则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不过目前各油田都在进行精细化研究,许多油藏工程师都是对井的情况、小层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如不了解也可利用生产测井解释出的产出剖面结果,对各小层进行Kh批分。在此基础上,在Topaze 的多井模块中给定每个小层物性参数的“初值”,利用生产数据拟合分析,来修正各参数,建立多层的流动模型,然后利用此流动模型进行生产预测。预测时,可给定生产条件、设定针对某一小层或某几个小层进行压裂,设定压裂系列参数,获得该井对某小层压裂后的增产情况,便是将措施落实到小层的有力依据。
利用Topaze压裂分析模块进行措施效果跟踪评价 反之,如果井后期进行了酸化或压裂,那么通过Topaze分析获得的表皮、裂缝半长、导流能力等系列参数就可作为评价措施效果的定量依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