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SSCA 于 2012-12-16 10:16 编辑
每个人都应尊师道,以能者为师,向强者看齐。除了向圣贤大家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当下师为无上师”,向你的上级你的领导学习,向你的同事学习,向你的朋友学习,向一切有结果的人学习。人各有所长,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职位高、成就大的人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曾听说有一个司机,每天记录他的老板是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的,跟着学。后来,这个司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现实生活中,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得到提拔的机会就多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离领导近,有更多的机会向领导学习。而有的人总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挑剔领导的毛病,从而使自己失去了许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有的人有一点成绩和资历之后,往往希望能很快得到提升。一个人能一否得到提职,有许多因素,如个人表现、工作需要、机会等等。对这件事不必看得太重。我在正局岗位上干了19 年没被提拔,有时心理也有些不平衡,但一闪念就过去了,心里能坦然面对。把名利看淡一些,一切顺其自然。名利不应是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老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回报。人都有欲望,这没什么不对,关键是不要迷于欲望。如果做了欲望的奴隶,则再也无法欣赏人性的美、自然的美,看见树木以为是木材,看见动物以为是美味。
能在一起共事,这是缘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我们一生能见过多少人,能认识多少人,能叫得上多少人的名字,能有机会与多少人共事,能有多少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其实很少很少。认识就是缘分,应该珍惜这种缘分。珍惜缘分才能建立起人脉。有人讲,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知识,七分靠人脉。应从认识的人中选择高质量的朋友。人一辈子常犯的错误是,见到好友不交,见到名师不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人在一起。对看着烦的人,一是要多想别人的好处优点,二是要用别人的不足提示自己,修炼自我,别人的不足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应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补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工作氛围。应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应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看到别人的进步和提高应发自内心的高兴,看到别人的不足和错误要给予真心的帮助。应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事、感恩社会,感恩才能使人成长。
我这辈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忙。有人说,“忙”字一边是“心”,一边是“亡”,心亡为忙,忙得连修心开智的时间都没有,会忙出什么结果。我常想,什么时候,拿出几天时间,一个人静下来,关掉手机,关掉电视,置身“世外”,自己和自己好好沟通一下,“致虚极,守静笃”,寻找心灵的家园在哪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一个不会自我沟通的人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一个境界不高、心中格局小、生命取向低的人很难说出大气高远的话。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学会沟通。海外项目存在的问题,许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中国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也有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跨文化沟通问题。在人与人之间,在与爱人、与老人、与孩子、与亲人、与朋友、与同事相处中的许多烦恼,也常常是因为缺乏沟通带来的。其实许多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来解决。沟通成了一门大学问,我们应下功夫成为沟通高手。一个团队也需要建立有利于沟通的规章制度。我多次讲过日本丸红公司的沟通实例,很值得学习。
我们应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取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苏总在巴西考察期间,说了一段很深刻的话。他说:“我们当初是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始拿不到项目,‘后来拿到了;开始项目不赚钱,后来赚钱了。那么,我们算成功了吗?没有。什么时候,别人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那才算成功。”傅总到中石化不久就提出要打造“高度受尊重”的企业。两位领导都强调要受人尊重。结合海外工作实际,我常想,如果不讲诚信,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讲礼仪,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重视健康安全,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爱护地球,不注重环保,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尽管中国人在国际上要做到普遍受人尊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还是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早日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