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926|回复: 9

[技术讨论] 储层构型研究讨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17 13:59
  • 签到天数: 4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11-4 21: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现在研究储层砂体构型的人不是很多,不知道这个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目前正在做相关研究。
    1、砂体构型应该与一般的砂体展布特征和砂体表征相比,精度更高,视角更微观。这可能是构型研究的主要优势。
    2、砂体构型研究必要性很大,但是油田开发中大多没有分到这么细的砂体进行细分开采,所以做出来后指导性不强。
    3、目前各种沉积体系的构型模式国内外没有系统的总结,如果有人做这个开创性研究,总结出比如河流边滩储层构型定量模式,应该很有研究前景。
    希望感兴趣的专家们发表意见。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10 收起 理由
    badboy0504 + 10 欢迎技术讨论贴!!!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17 13:59
  • 签到天数: 4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沙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4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11-5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加拿大河流沉积学家Miall〔1985,1988)提出了河流构型要素分析方法,也有人
    称之为结构要素分析法或建筑结构要素分析等。过去的沉积模式都是运用一维和二维空
    间描述的,一般从岩性到沉积构造再到沉积垂向序列,相分析遵循相序递变规律,而河流相
    砂体储层构型的研究把过去的二维模式转化为三维模式,引入了沉积界面的概念,强调沉积
    界面的级别"Miall将河流沉积物归结为8种构型"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的研究在国内也得到
    了很快的应用,这是因为河流相砂体是最常见的油气储层,由于其非均质性较强,详细研究
    其构型,有利于揭示砂体内部的非均质程度,从而帮助石油地质工作者了解油田开发后期剩
    余油的分布规律"但由于钻井资料的限制,如何在地下定量表征各层次的构型特征并建立相
    应的模式还需做更多的工作"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李从先等进行了滦河的沉积考察,赖志云等对现代荆江的
    河流沉积考察,姜在兴等对黄河二角洲的考察,马凤荣!王俊玲等对嫩江的现代沉积
    考察,谢庆宾等对赣江!嫩江!珠江等网状河段的现代沉积考察。此外,河流沉积
    的露头研究也得到了重视,如中国地质大学李思田教授在陕甘宁做的河流沉积露头精细解剖
    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开展的大同辫状河露头精细解
    剖研究等"这些现代沉积考察和野外露头精细解剖为沉积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薛培华通过拒马河的现代沉积点坝的解剖,建立了点坝储层的/半连通体0模式口。
         以上是文献中的内容,对于建筑结构(或储层构型),本人认为应该是油气藏精细描述和开发的一个大趋势,但是限于目前射孔技术和井下精确定位技术的发展,即使构型研究精度达到了厘米级,但是射孔精度是否能对厘米级的储层有效动用,这是一个工程技术的限制。另外,限制地震资料的分辨精度也限制了井间储层构型的研究,测井精度虽然能满足,但是仅仅限于井筒周围,对于井间广大的区域就无能为力了。
    但是,无论如何,精细描述、精细开发以及精细挖潜,都缺不了砂体内部的构型与结构的精细解剖,希望楼主一如既往坚定走下去,并欢迎楼主时刻来阳光石油论坛交流心得体会,不吝赐教,诲吾不倦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10 收起 理由
    yiwei2004 + 10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7-7 13:37
  • 签到天数: 54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11-16 1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xx谢谢学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5 19:36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26 10: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11 10:44
  • 签到天数: 76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9-27 13: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11 10:44
  • 签到天数: 76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9-29 12: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8-20 19:49
  • 签到天数: 30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1-5 09: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有收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5 16:19
  • 签到天数: 35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1-14 1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请教一下楼主,碳酸盐岩的储层构型如何精细化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1-8 10:13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6-1-24 23: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发表的时候吴胜和老师的论文都已经发表6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4-4 11:01 , Processed in 0.0540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