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710|回复: 6

[海洋快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10 18: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任务最重的一次考察,204名考察队员充分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丰硕的考察成果。

成功建立南极内陆考察站 巍巍“昆仑”屹立在冰盖之巅

        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也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这一区域除了中国科考队员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登顶以外,还没有任何国家的科学家从地面到达过。第25次南极考察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冰穹A地区建成我国第一个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
        内陆考察队28名队员克服高寒、缺氧、极端环境下冻伤、高原反应、强紫外线、体能下降等重重困难,凭借着国内反复组装演练练就的过硬技术,成功解决了南极高原软雪基础和极端低温下的施工难题,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昆仑站。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致电祝贺。2月2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中山站通过电话连线方式主持了昆仑站开站仪式。
        建成的昆仑站能满足20-25名队员度夏科考工作需要,能够支撑我国即将在内陆冰穹A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提高我国对国际南极科学的贡献率。以昆仑站为基点,我国的科学考察还将辐射南极点、分冰岭地区,开展更为广泛的考察工作。
        昆仑站的建成,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是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一步。

圆满完成两站改造 “长城”、“中山”旧貌皆换新颜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两站改造项目,是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的重点任务之一。考察队克服了冰情复杂、气候恶劣、施工人员有限等一系列困难,经过2个多月的顽强拼搏,完成了长城站综合活动中心、科研栋、污水处理栋、废物处理栋、锅炉房共计1817平方米主体建筑及室外管线铺设的扫尾工程。
        同时,全面铺开了中山站站区改造工程,完成综合楼、综合库、车库、特殊观测栋、污水处理栋和废物处理栋共计3858平方米建筑的钢结构和车库、综合楼围护结构安装工程。长城站和中山站卫星系统(VSAT)相继完成安装调试,开通与国内的传输链路,实现了与国内全时在线的数据和互联网通信。
        南极考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能力保障是科学考察的前提。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两站改造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考察站科考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为我国极地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保障平台。

顺利实施“熊猫”计划 取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研数据

        国际极地年中国PANDA计划包括普里兹湾海洋综合考察、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站基协同观测、格罗夫山综合考察以及中山站-冰穹A断面综合考察等五部分。第25次南极考察实施了普里兹湾海洋综合考察、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中山站-冰穹A断面综合考察和站基协同观测等四个方面考察,为科技部野外台站常规观测、科技支撑计划、863高新技术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和样品。
       普里兹湾海洋综合考察旨在研究普里兹湾海洋与南印度洋和艾默里冰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本次考察获得了大量走航观测数据和3500份样品;埃默里冰架综合考察以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为科学目标,开展了冰架运动速度、表面高程变化和表面物质平衡状态观测,获取了宝贵的精确定位数据和初始观测数据。
        我国内陆冰盖考察队员还在中山站-冰穹A沿途及冰穹A地区开展了雪冰、大气、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天文观测和冰芯钻探,完善了中山站-昆仑站断面冰川学观测系统,新安装3台磁力计和4个自动地震台,建立了天然地震观测网络和地磁观测链开展空间和地球物理观测,在冰穹A进行了天文CSTAR和PLATO观测系统维修与设备更换;采集了队员血样和心功能测试等数据,用于人体医学研究。
        在考察期间,我国中山站、长城站还参与了国际极地年的全球观测网络国际协同观测。成功建立中山站重力基准,进行绝对重力观测,填补了我国在东南极地区的绝对重力测量的空白。
        考察期间,考察队还参与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参加了国际极地年AGAP计划后勤保障任务,接待了摩纳哥王子访问中山站,与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国的考察队、考察站进行互访,并就海冰运输勘测、内陆天文观测、冰穹A地区气象趋势、生物样品采集、站区规划、队员医疗健康等方面与美、澳、俄等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4-10 17:42: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9: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喜可贺啊!希望我们国家能在海洋、大气和全球变化等地球科学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5 22:43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4-10 1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在两极抢地盘中还可以,关键是在新一轮瓜分大洋的抢夺中要加大力度啊.热液喷口属于中国的太少了,这么艰巨的任务,就靠我们阳光石油网络社区的"海洋专区"来鼓与呼,引起国人的重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的好啊,这些新的机遇中国必须得抓住了,才能在未来立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21 17:18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4-10 19: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中国加油
    顶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8 10:54
  • 签到天数: 15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4-10 19: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相对落后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10 2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一城风絮 的帖子

    说的好啊,现在找这些热液,烟囱等主要是为以后我们国家在大洋能源上有更大的作为,该呼吁国人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18 18:39 , Processed in 0.0771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