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0-21 17:18 |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6101484>“小沈阳”现象折射全民媚俗 “小沈阳”一夜走红,大街小巷无不在谈论“小沈阳”。全民是否除此之外再无谈资,不谈小沈阳是否无法跟上潮流无法赶上时尚。这其后有甚背景呢?有很多媒体称,是因为小沈阳表演真实,将观众给“整乐了”!不可否认艺术作品必须有其真实的一面,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说句套话叫“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正如人们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如果什么都反映真实,在剧台上说“去拉屎”,反映真实没有,有。但反映真实的同时是不是有点扫兴。这才会出现“听雨轩”、“观瀑亭”等雅称,我们不必要像古人一样文绉绉的称“出恭”,现代人在餐厅、在酒吧等公共场合聚会,说上洗手间就很自然。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是“高于生活”。何谓高于生活?就是将生活加工提炼,展现艺术美,给大众心理愉悦。就算是悲剧,展现的也是悲剧美,给人心灵的震撼、灵魂的荡涤,心灵经压抑之后获得一种释放,更加珍惜美好。有媒体又说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有所爱。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反而不如下里巴人更贴近观众。郭沫若的《女神》、《屈原》应该是阳春白雪吧?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反映的是老北京市民,该算下里巴人吧,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也是下里巴人吧,可是这些作品具有穿透历史的的生命力,几十年、上百年仍会打动人心。赵本山无疑是中国的一个奇迹,无疑也算称得上农民“艺术家”,无可否认他给人民大众带来了诸多欢笑。记得90年代的《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等,反映的也是农民,可是非常可爱,都是健康的、充满幽默和自信积极向上的农民形象。近年来的《卖拐》等系列却不停的恶搞、丑化农民,忽悠全国民众的智商。是农民开罪了他吗?非也!为何他的搭档一个个离他而去,他还在坚持这个套路,然后就整出了《不差钱》。我们不说《不差钱》的立意和格调,也不谈小沈阳腔调以及口红、发卡、围巾和跑偏裤,因为媒体说是艺术需要。请看这作品的开场:赵本山领着他的孙女上,开场白就是,“……哦,这就是苏格兰调情……”。我们需要通俗,可是不能将低俗认为是通俗,将低俗当成时尚,要想在春节联欢上,全国有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奶奶,有七八岁的孩童啊。在小沈阳的另一场演出上,小沈阳一年的媚笑,扛起个大招牌上书:“我是处男”!——这就是艺术真实?我相信“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低俗有它的市场是有原因的。可是媒体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着巨大的话语权,媒体主宰着舆论导向、娱乐方向,在民众审美逐渐演化为集体媚俗“审丑”过程中,媒体难道就能逃脱推波助澜的责任,主流媒体还想逃脱干系?值得反思:主流媒体引导低俗,要将民众引导何方?还是说这个社会全民早已低俗!?</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