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954|回复: 4

胜利油田VDA自转向酸酸化技术增油万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7-18 14:16
  •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4-3 14: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09-04-03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任厚毅)近日,胜利采油院应用黏弹性表面活性自转向酸酸化技术(以下简称VDA自转向酸酸化技术),在老292-斜1井等3口井上获得成功,初期日增油分别为64.5吨/天、58.55吨/天、14.8吨/天,酸化效果显著,目前已累计增油超过5000吨。


        老292-斜1井等3口井属于老292区块,该区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东北部渤海南部浅海海域,主要含油层系为下古生界,岩性以灰岩为主,低渗透,储层埋深四千米左右。目的层段采用裸眼完井,油层中部温度达160℃,区块里的油井均为常压低产井。有油,但是拿不出来。该区块曾经让鲁明公司的人伤透了脑筋。


        “黏弹性表面活性自转向酸”是胜利采油院于2006年自主研发的一种酸液体系,配套形成新型酸化工艺技术。主要是为提高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酸化及酸压效果而开发的。随着油田酸化技术的发展,常规酸液在低渗透油气藏酸化、酸压改造中存在的酸液滤失严重,酸液的穿透深度小和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低的问题逐渐彰显。


        “黏弹性表面活性自转向酸”酸液体系通过在常规酸液中加入具有特殊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实现调整酸液黏度、降低沿程摩阻,并有效降低酸液的滤失,调整吸液剖面等目的,克服了常规酸、乳化酸等酸液体系的不足。此外,该酸液体系在高温下不失其性能。


        改进后的酸液体系克服了常规酸的种种不足,大大提高了酸液的穿透深度和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从而提高了酸化或酸压的改造效果,延长改造有效期。其耐高温的性能,又大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截至目前,胜利采油院VDA自转向酸酸化技术已在胜利油田应用20余口井,全部获得成功,累计实现增油18000多吨,取得良好的增油效果。


        该项技术也为国内外此类油气藏提高酸化、酸压效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21 17:18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4-3 14: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3 14: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潜山,递减很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20 01:13
  • 签到天数: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4-3 22: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10 14:28
  • 签到天数: 25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5 2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3 00:56 , Processed in 0.0492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