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4237|回复: 7

压裂知识——2——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2-28 20:46
  • 签到天数: 10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11-7 14: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3、什么是封隔器上提分层压裂?
      这种压裂方法是用封隔器预先按施工设计卡开井下需要压裂的最下一个层段至两个层段,压完后停泵使封隔器胶筒收缩,然后再按预先设计好的上提深度起出部分油管,启泵再进行上一个层段的压裂施工。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配管柱比较麻烦。
    4、什么是浅井滑套分层压裂?
    在浅井或中深井上使用滑套压裂方法,可以实现不动管柱多层压裂。该方法是自下而上进行压裂的,即最下级喷砂器不装滑套,首先压裂最下层。压完后不停泵,用井口投球器投一钢球,使之坐在最下层。压完后不停泵,用井口投球器投一钢球,使之坐在最下面喷砂器的上一级喷砂器的滑套上,憋压剪断销钉后,滑套便会落入下一级喷砂器上,使出液通道被封闭,这样就可以压裂第二层。依此类推,就可实现多层压裂。
    5、在滑套分层压裂管柱中井口投球器起什么作用?
    在滑套分层压裂施工中,需要在不停泵的情况投入不同直径的钢球,使之封堵供液通道,产生瞬间高压憋断喷砂器上的销钉,使上级滑套落入下一级喷砂器。为简化操作,实现不停泵连续施工,因此,要使用井口投球器。
    6、常规压裂要求录取哪些资料?
    压裂施工中要录取8项资料数据:
    ① 压裂液:名称、性质、总液量;
    ② 支撑剂:名称、粒径、总用量;
    ③ 试剂工序:时间、车数、车型、挡次(排量)、压力(泵压、套压),破裂压力;
    ④ 加砂工序:时间、挡次(排量)、泵压、套压、混砂比;
    ⑤ 替挤工序:时间、挡次(排量)、压力(套压、泵压)、替挤液总量;
    ⑥ 井下管柱结构:封隔器深度、喷砂器深度、尾管深度、油管总长度(根数)、管柱结构示意图;
    ⑦ 油井施工过程:套管生产时间、油嘴、放喷时间、放喷量;
    ⑧ 水井施工过程:放溢流时间、溢流量、转注时间、注水方式、泵压、油压、套压、注入量。
    7、什么是压裂施工合理的加砂程序?
    压裂中,合理的加砂程序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各项油层参数,从而优选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它与普通压裂相比,在工艺上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合理的尾砂大粒径支撑剂用量(一般用0.8-1.2或1.2—1.6mm的陶粒或粒度相同的粗砂);二是确定合理的替挤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近井地带的导流能力。
    8、合理加砂程序为什么要求严格控制替挤量?
    合理的加砂程序的目的是提高压裂层裂缝口的导流能力,要求的理想替挤量是保证最后一批尾砂刚好进入裂缝口处就停止施工。因此,要严格控制替挤液的用量,否则就会由于替挤过量造成裂缝部分闭合或者是替不净造成管柱砂堵。合理加砂程序的施工方法要求替挤液的用量为井筒压裂管柱容积的1.1-1.2倍较为合适。

    第六节 限流法与投球法压裂

    1、 什么是限流法压裂?
    对压裂目的层进行严格地低密度射孔,地面压裂设备在保持油层破裂压力的条件下,尽可能高的加大施工排量,利用最先被压开层吸收压裂液时产生的炮眼磨阻,大幅度提高井底压力,迫使压裂液分流,使得破裂压力相近的其它层相继被压开。一次施工可同时压开性质相近几个油层的压裂工艺技术,称为限流法压裂。
    2、 限流法压裂施工有哪些特殊的工艺要求?
    由于限流法与普通压裂在原理上有所不同,所以施工工艺有如下特殊要求:
    ①疏通炮眼:由于限流法压裂要求低密度射孔,一般情况下每个小层仅射一至二个孔。因此,保持炮眼的畅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求在清水内负压射孔,施工前还要进行酸化预处理,主要目的是解除炮眼和近井地带的油层堵塞。
    ②高压试挤:由于预处理层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油层产生裂缝时的破裂压力也有较大的差别,为了保证一次施工能压开较多的油层,要求试挤过程中泵要接近允许压力界限。
    ③增加前置液用量:由于限流法压裂的主要改造对象是吸液能力较差的薄油层或差油层,增加前置液用量可以防止加砂过程的脱砂,设计中一般要求前置液量要达到总液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④逐步提高砂比:为了防止造成砂堵事故,要逐步提高砂比,并且要增加尾砂的浓度。这样有利于提高近井地带的渗透性。
    ⑤施工时要求尽可能降低管线和管柱的磨阻,所以压裂设备能力不足时多采用光油管或套管压裂的施工方式。
    ⑥ 严格控制替挤量:替挤量控制在井筒容积的1.2倍以内;
    ⑦ 施工后控制放喷:为防止地层出砂和堵塞近井地带的渗流孔道,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压裂后马上起管柱或无控制放喷。
    3、 依据什么原则来确定限流法压裂施工的射孔方案?
    制定合理的射孔方案是决定工艺效果的核心内容,因此,要依据下列原则制定射孔方案:
    ①保证足够的炮眼摩阻值,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压裂设备的最大排量,以压开尽可能多的目的层;
    ②根据每个层的具体情况尽可能按比例地分配炮眼数量。几何尺寸也要考虑。已见水或平面上容易水串的层处理强度应严格控制,厚层与薄层一起处理时,强度应有区别。
    ③一般选择层内渗透率最好,最有出油把握的部位射孔,当层内存在岩性或物性的薄夹层时,可考虑在夹层上下分别布孔。
    ④当在目的层附近有可能存在压裂中与之串通的非目的层时,应注意拉开射孔的点与隔层的距离,当隔层厚度不足3米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并减少孔数,尽是避免串槽发生。
    ⑤考虑到裂缝破碎带的影响,当处理层段内层数多,而炮眼总数受到限制,小于待处理层数的情况下,可在不存在明显隔层遮挡的紧密相邻的几个小层中间位置布孔。
    ⑥由于受到目前实际射孔水平的限制,个别炮眼的堵塞难以避免,因此,允许实际的布孔数量多于理论计算值。
    ⑦射孔方案要综合考虑压裂施工的需要,在确定射孔方案的同时确定压裂施工方式。
    4、 限流法压裂采用哪几种施工方式?
    限流法压裂通常采用4种施工方式:
    ①滑套管柱分层段压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油层分散组合,即一口井中的目的层纵向上分布成几个小段,每一段内都有几个相邻小层的情况。由于利用了层段间存在的较厚隔层,化多为少,从而降低了对压裂排量的要求。
    ②炮眼球分级限流法:当目的层多而密集,不能用封隔器分卡,并受设备或地面条件限制,而且不能提供足够的施工排量的情况下,可以用投炮眼球的方法,将限流法施工分成几段进行,每一段都同时处理几个层。
    ③油套合压法:这种方法是从油和套管同时注入压裂液,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摩阻值,有利于大排量施工。
    ④套管压裂法:井内不下油管,直接由套管注入压裂液,这样管损值很小,适用于对排量要求很高的施工井。
    5、 限流法压裂施工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限流法压裂有如下3条优点:
    ①保证裂缝在油层最有利的部位产生。常规的大段射孔方法不能保证裂缝的部位,而限流法采用定点射孔方法,只在油层最有利的部位射孔,保证了裂缝首先在这一部位形成。对于层内纵向不均质的油层来说,压裂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②在限流法设计中,炮眼的分配是根据各个油层的需要,尽可能地按比例进行分布的,因而在压开多层裂缝的同时,各个层所受的处理强度是有区别的,通常较厚的层受到处理强度也较大。
    ③由于限流法严格限制了炮眼的数量和直径以及层内局部射开和层间同时压开的特点,使得这项工艺对套管和水泥环的损害较小,一般不会导致串槽。
    6、 限流法压裂为什么会取得较好的油层改造效果?
    限流法压裂要求低密度射孔。压裂时每个单孔炮眼的流量达到0.4—0.6m3/min之间,炮眼出口的流速可达到每秒近百米。在高速携砂液流的作用下,近井地带不但会产生裂缝,而且还会形成永久变形的沟槽,致使裂缝不可能完全闭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导油能力。
    7、 限流法压裂工艺受哪些条件限制?
    ① 对于已经按常规方式射孔的生产井,无法实现限流,不能使用;
    ② 对油层厚度大、渗透性较好的井不宜使用;
    ③ 要求所使用的压裂设备压力高、排量大,常规型压裂车施工时必须多台并联,占用井场面积大。
    8、 什么叫投球法压裂?
    投球法压裂技术是利用压开层吸液能力大,启动压力低的特点,压完一个层后,在较低的压力下挤入高强度的暂堵剂球封堵压开层,迫使高压的压裂液转向,进入其它油层。当泵压有明显上升时,启动全部压裂车压裂第二层,然后再投球封堵,再压第三层,逐次压开多层。压裂施工后,暂堵剂球在油层温度下自行解除堵塞。
    9、 投球法压裂适用哪些范围?
    投球法压裂不仅适用于已投产的多油层井的油层改造,而且还可以作为多而薄,夹层小,渗透性差,产能低的油井的一种完井措施,并且可以在同一口井,同一层段内重复应用,除此以外,还适用于固井质量差,无法用封隔器封隔的层段,也适用于裸眼井的油层改造。
    10、投球法压裂施工投暂堵剂时怎样操作才能达到封堵目的?
    替挤后用0.5m3/min左右的排量送球,并且要保持排量平稳。当压力上升值超过14.7Mpa时,即可起动其它泵车压裂,否则需要再次投球封堵,此时暂堵剂用量为用量的一半。
    11、蜡球选择性压裂的原理是什么?
    蜡球选择性压裂的原理是利用油层或层段内含水部位或重复压裂的层段渗透率高、吸水量大、启动压力低的特点,压裂施工时用压裂液携带蜡球暂堵剂在一定压力和排量下挤入井中,把高渗透层段的炮眼堵死,使压裂液对中低渗透层产生作用,直到压开裂缝。施工后暂堵剂会在井温条件下自行溶解,开井生产时不必采取其它解堵措施。
    12、选择性压裂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选择性压裂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① 非均质油层局部见水后,用选压技术可以不压开含水部位,而将含油部位压开;
    ② 压裂层段内有含水层时,能不压开含水层,而将不含水的其它油层压开;
    ③ 对已压裂过的层段,用选压技术可以使裂缝产生新的部位。
    因此,选压技术能解决普通压裂技术所不能解决的含水层和重复压裂层段的压裂增产问题,更好地发挥中低渗透层的作用。但是,选择性压裂技术只适用裂缝形态是水平的,并且必须是在高含水部位与不含水、低含水部位纵向上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才达到选择性压裂的目的。
    第七节 压裂工具
    1、封隔器
    封隔器在压裂中的用途是分层压裂和保护套管。我国各油田使用的压裂封隔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水力压差式和水力机械式封隔器。水力压差式封隔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封隔器下入井内预定位置以后,地面泵开始向井内注入液体,使压力增高。当液体通过封隔器的滤网而进入胶筒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时,由于液体的压力作用,促使胶筒 向外扩张,直到与套管内壁接触,使油套管环形空间上下隔绝。随着压力的增高,胶筒的密封性也越来越可靠。当油管内卸压以后,胶筒又依靠自己的弹性收缩力,将胶筒与中心管之间的液体排至油管中,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 喷砂器
      喷砂器主要分为弹簧式和喷嘴式两种。弹簧式喷砂器是由上下接头、调节环、弹簧座、弹簧、弹簧护套、凡尔、凡尔座、滑套、中心管、加重头等几部分组成。压裂施工时喷砂器与封隔器配套使用,使压裂液通过它喷向井壁,逐级分层压裂。使用喷砂的数量是根据欲压生产层数确定。
    3、水力锚
    压裂时为了防止因压力波动而引起的封隔器上下蠕动,避免因上下封隔器不协调或下封隔器损坏而引起的油管上顶,可下入水力锚来固定井下管柱,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当油管内充压后,随着压力的上升,水力锚体开始压缩弹簧向外推移,直到水力锚体外牙与套管壁接触为止。压力越高嵌得越紧,这样就可以防止井下管柱在井内上下移动了。当卸压以后,弹簧推水力锚体,使外牙离开套管内壁,恢复到原来位置。使用水力锚时应注意下入位置要放入水泥环返高范围之内,防止由于压力过高而造成套管变形。如果水力锚有防砂装置,可下入管柱底部。
    若没有防砂装置,水力锚应在最上一级封隔器上部,以免水力锚体被砂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8 2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学习一下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4 1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 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4 1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还有嘛?这个是什么书上面的?正在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希望楼主推荐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2-28 20:46
  • 签到天数: 10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3: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看一下《采油工艺手册》。第九分册是讲酸化压裂的。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4-27 15:10
  • 签到天数: 64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27 15: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4-27 15:10
  • 签到天数: 64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27 15: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5-24 11:49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6-9 2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明白了许多。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2 15:01 , Processed in 0.0684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