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2100|回复: 5

【转载】我感受的中美实验室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9-16 16:3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4-6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2011年我从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毕业,同年进入美国西北大学攻取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第一年需要rotation,加上本科时候待过的实验室,现在先后在五个实验室待过。 最长的一个是大三到大四上一年多的时间在科大的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导师是国家杰青和长江特聘,之前在美国已经tenured,虽然已经步入中年却仍然怀揣着创业激情和爱国情怀归国,梦想着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的科学家。因为当时自己课业也不少,而且为了准备出国留学,很多时间还是花在了课业上,现在想来也是很后悔,没有在科研上更加投入。导师是一个比较沉默的人,话不多,但是都很犀利。他是一个典型的华人学者,工作刻苦,说得少做的多,也以此要求学生。所以从他身上自己学到的更多的是治学态度。 当时实验室还有其他几个物理系同学还有化学系,生物系的同学,本科生研究生一半一半。毕竟没有来美国后的语言交流问题,所以大家私下沟通很多,会在一起侃学术八卦,会在一起聊科研,会一起gossips,也会一起看球赛和打电玩。不过,中国的同学们对实验室更有家一样的感情,以至于一度我被其他学校的同学调侃,因为不管是聊到什么话题,即使和学术无关,我开口总是‘实验室’,因为很多喜怒哀乐都在里面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大学和一群很优秀的人一起成长,后来实验室经常一起的那几个同侪,也分散在各地读phd了,有去加州理工,wustl医学院,wisconsin madison,还有一个我很欣赏的物理系同学, 拒了哥伦比亚的全奖去追逐梦想(在他的榜样下,我也最后没有选择哥大),当然当时我自己的想法已经有一些改变,我更想尝试一些纳米生物学的东西,这也是我为什么来了西北,而他更想修习统计和计算方向,于是去了卡内基梅隆大学。我很为自己的实验室自豪,比如我们那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全美前五),那年在1000多个申请者中发了86个offer,而同时给我们实验室的三个人都发了offer。虽然到了国外,大家发现牛人是如此的多,但是对导师的恩情总是很难忘,也时刻想着能否尽量回报。虽然最后大家都没有选择留在国内读博士,但是导师的治学和爱国情怀对我们那一群本科生们的影响的深刻的。      后来本科毕业论文到的中科院做的,导师是也是科大兼职的院士,因为自己时间不多,所以更多像是在北京游学了吧,简单做了点小课题。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自己总是碰到这些潜心做学问的导师,虽然在国内已经算是功成名就,而且很多科技咨询义务,没有太多时间advising,但是看的出来他对学术问题是如此投入。  不过所里氛围和大学还是不太一样的,科大毕竟是在本科生圈子里混,所以大家很多时候想法更加天马行空,而且更学术一点,毕竟科大很多院系近半同学后来都是会出国读phd,所以大家本科时候科研都很卖力,不少比很多研究生做的活还多,很多实验室甚至是本科生挑大梁,比如前阵还来西北大学campus visit的08级的师弟,已经发了两篇jacs,advanced mateiral,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等一作文章。但是所里当然碰到一些很有实力的研究生,在那几个月里,在所里听同办公室的师兄侃了很多粒子物理的东西,以致于我虽然远离物理,来美国时候还带了一本 elementary particles。
        美国三个导师风格各异,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第一个导师是业内大牛,总统科技顾问,五十岁左右,美国三院院士;第二个导师是著名的HHMI early career scientist,四十多岁,师出超级名门,领域内的现在的大牛基本都是其师兄弟,自己h因子已经50多了;第三个导师30多岁,在德国开过一年救护车,博士时候发了25篇论文,而且不是灌水,因为他博士毕业时候h因子已经将近20了,现在是副教授。 第一个导师,我基本只见过两面,他太忙了,组里也基本是高年级带低年级,但是美国学生来读phd的都是知道自己想干嘛,很motivated,所以高年级phd里很多已经很牛了,散发教授气息,和国内高年级带低年级效果自然不同,不少二年级学生都已经手握publication,一位中国师姐在组里rotation时候几个月就发了一篇paper。 而且国内,确实不管的多牛的导师,都招不到好博后,但是美国不同。虽然实验室六十多个人,但是20个博后,都可以算小导师,这个对低年级入门开始独立科研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个导师,他自己当年的导师和我第一个导师差不多,实在太忙太忙了。但是他算是“出淤泥而不染”,虽然他自己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尽量会和学生在一起,他属于很博学,幽默的那类,每天都来拉学生来跟他一起去吃午饭,大家可以边吃边聊学术,也聊聊足球等等。虽然实验室就像一个大家庭。而且这两个实验室大家都是朝九晚六,周末基本没人会去实验室的(我偶尔会去而已)。但是都是非常productive,作为一个计算的实验室,每年都会有一篇Nnature,Science,还是很不错的。
          第三个导师,算是大家口中的年轻的push型了,他虽然也很nice,但是确实属于那种每天一问:how is the progress的那种。虽然我估计他不知道这个多伤人,或者没意识到这个是push,但是就是让人不太舒服。 总体属于比较sloppy的。
       虽然大家都说中国学生比较刻苦,其实美国学生也非常刻苦,只是他们的刻苦是在那每天九个小时或者十个小时里,用隔壁实验室导师的话说“ there are two conditions you should work day and night, one is when nothing works, another is when everything works"。 所以他们确实很productive和efficient,美国学生会愿意来读phd的,是真的对做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他们一般会很focused,做事情效率也会高。而且,他们数学不差的,化学和生物的学生,如果科研需要,they can grasp that really quickly.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19 20:47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6-9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真是太好了,谢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22 06:14
  • 签到天数: 32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6-22 15: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方教育理念和制度有很大的差异,应该吸取西方的精华,谢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3-2 21:09
  • 签到天数: 73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7-15 08: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9-24 08:56
  • 签到天数: 59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6-28 08:55:47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7 16:39
  • 签到天数: 490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7-19 21:37:34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5-25 18:43 , Processed in 0.0664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