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JOIDES-地球深部取样联合海洋研究所 DSDP—深海钻探计划 一、革命前夜1963~1968 1、莫霍面和莫霍孔 地槽:是19世纪的美国地质学家James Hall最先提出来的,原指造山带巨厚沉积物形成的地方。他指出,山脉下面的沉积物厚度特别大。而欧洲地质学家则认为,地槽的沉积物是在深海槽形成的。这两种情况都称为地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地槽造山的理念。这一理论统治地学界达百年之久,大大阻碍了地球科学的发展,现已为板块理论所取代。 盖奥特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积的。而有一些平顶岛却不是波浪的侵蚀作用所致,而是沉积作用的结果。而达尔文的看法是,环礁是在火山岛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环礁顶上的泄湖沉积作用就是岛屿变平的原因,而一旦珊瑚礁停止生长,这些岛屿就会慢慢下沉变成盖奥特。 英国皇家学会的天文学家George Airy曾经设想,地球有一薄层蒋轻的固体外壳,包在密度较大的液态核心外面。他把地球外圈的这一固体薄壳称为地壳。较轻的地壳漂浮在较大的液态物质之上,保持一种漂浮平衡,这种重力平衡模式,就叫Airy均衡(等压)平衡模式。而地球物理学家,则认为地壳下面密度较大的物质是固态的。 玄武岩是一种火山熔岩固结而成的岩石,化学组成中富铁镁,属于铁镁质岩石,由于熔岩喷出海底很快发生冷却,所以组成玄武岩的矿物都很细。如果同样的熔岩在海底以下一两公里处的裂缝中慢慢凝结,其晶粒就可以长到几毫米,这种缓慢冷却的岩石虽然成份与玄武岩一样,但结构却完全不同,地质学家称之为辉长岩。 沉积层下面最常见的是花岗岩和片麻岩,而地幔是由什么岩石组成的?两种推测,一种是和玄武岩成分相同的榴辉岩,另一种是橄榄岩。而事实证明是由橄榄岩组成的。 2、冰期和“长岩心委员会”(LOCO) 世界各地海水的氧18与氧16的比值已趋一致,可以以此作为比较的标准,称为标准平均海水,既SMOW。氧化物中含较多氧18时称为正异常,而低于标准平均海水的则为负异常。 在正常温度下,从温度较低的海水中析出的生物骨骼,其同位素组成要比从温度较高的海水是析出的生物骨骼含有更多的氧18。也就是说海相化石的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温度。而这就是古气候的温度计。 莱伊尔提出均变论,即在地质历史上起作用的,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是永恒的,不随时间变化的。但是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在整个地质历史上地球上的条件从没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地质作用一直以一种均匀的速度进行着。而历史上就有四次冰期:贡兹、民德、里斯和武木。前进的冰川就像推土机一样,将大大小小的石块推向山谷和平川,冰川消融时期又退向高山,于是就在草原上留下了一堆漂砾。 冰期到底有多少次,如果在大陆上找不到答案就要去海洋找了,能过海洋取心,研究一种名叫Globorotalia menardii的有孔虫或是沉积物中碳酸钙的含量变化都可以,但后者分析出至少有9次强冷气候的旋回。 3、驶向大洋——“格洛玛.挑战者”号破洋之旅 盐丘是盐类物质从地下深处的盐层里冲到上部沉积层中而形成的一种柱状构造。盐的压固程度要比松散的沉积物高,因此盐与沉积物的界面是一个可以追踪的地震反射面,用连续地震剖面仪可以确定海底下面的盐丘构造。墨西哥湾海底深处的盐丘说明了它曾一度干化,成为白花花的盐的海洋。 如果深海钻井平台钻穿了盐丘里的高压储集层,天然气猛然逸出,使海水的浮力骤然减少,就会使平台倾覆。 深海地震剖面很多都呈水平状,经取心发现是中始新世的放射虫燧石岩。放射虫是生活在热带海洋的一种单细胞浮游动物,在许多地方放射虫都发生了重结晶,变成了坚硬的岩石。而在温带海域中发现放射虫燧石则意义重大,它表明,要么古新世富营养的赤道很宽,要么大大西洋底向北移动了一段距离。 4、地学革命 当火山熔岩喷出地表开始冷却时,其中一些含铁矿物就会结晶出来,温度降到一定值 ,达到矿物的 “居里点”时就开始获得磁性。磁性矿物在熔岩中获得磁性时,要按地磁场定向,矿物的北极指向地磁北极,并取得相应的磁倾角。矿物因此而取得的磁性方位,称为天然剩磁。在熔岩冷凝为玄武岩时就会保留在岩石中。如果地磁场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变化,岩石的磁性方位与用罗盘在采样地点测得的磁性方位是一致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一样,说明要么地球磁极的位置在历史上曾经改变过,要么取样地点曾经发生过漂移,已经离开它原来的取得剩磁的地点。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磁极倒转现象用大陆漂移解释不了,在磁极真的发生过倒转,而且不止一次。 大陆漂移学说是错的。1、地壳下层的物质并不是液体,而是一种强度很大的固体,花岗质的陆壳根本不可能浮在液态的玄武岩上,因为花岗岩的熔点比玄武岩低,如果温度中以使玄武岩溶化,花岗岩也就不可能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了。2、另一点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什么,Wegener解释为潮汐牵引作用所引起的极移力,而Jeffereys的计算证明这种驱动力比使大陆动起来的力小好几个数量级。 而大陆漂移也是有很多证居的:1、生物的迁移扩散。古植物学家发现,在大约2亿5千万年至3亿年以前的石碳纪、二叠纪世界上的古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欧亚两洲的大羽羊类,另一类是世界其它地方的舌羊齿类。2、陆生动物的分布。19世纪奥地利地质学家认为印度、非洲、澳大利亚、南美和南极洲曾一度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巨大的陆地,称为“冈瓦那古陆”。 温度导致热应力,热应力引起液体对流。然而,实验表明,固态物质在足够高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强度其实是很小的,只要时间足够长,就能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即使应力很小,也会发生蠕动,甚至像液体一样流动。 地幔内部有热对流吗?如果没有热对流,地球上的热流只能来自于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的裂变,由于陆地上花岗岩厚而海洋主要是玄武岩,所以大陆的热值理应比洋底的高,但测量结果表明二者几乎一样。而热流是从洋隆或大洋中脊处上升,而在海沟处下降的。爱丁堡的Arthur Holmes进一步指也,热对流可能就是驱动大陆漂移的马达。 大洋中脊上的中央裂谷的产生,Harry Hess主张用地幔对流机制来解释,他认为,大洋中脊就是地幔升起的地方,地幔上升流的热量足以使上地幔发生熔化,熔化形成的液态组分推开地表,喷溢而出,就形成海底山或水下火山,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幔对流缓缓地将那些火山岛从大洋中脊推开。其实这就是“海底扩张”的思想。 地磁场的产生是由于地心熔融铁的运动产生的。Elsasser的发电机理论:在地心有载电颗粒的运动,这种运动与地球自转有关,地磁场就是由于这种带电颗粒的运动产生的。 磁法调查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一个正磁化的磁性体的磁力线,平行于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两个磁场的强度叠加起来,其磁场就会大于正常值,形成一个正异常;而负磁化的磁性体就会形成一个负异常。海底磁异常呈规则的线性分布:极强的磁化区与极弱的磁化区呈条带状相互交替。而海底磁化异常就是在地磁极倒转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海底扩张过程产生的磁异常带是按照裂谷的轴线呈对称分布的,而如果海底扩张的速度是恒定的,那么每个磁性条带的宽度应当与熔岩喷发阶段磁性期的长短成正比。按着这一思想可以通过海底磁异常带的宽度来计算海底扩张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