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2476|回复: 5

“感动石油·海外十人百事”故事选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22 09:23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2-4 2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ipp 于 2011-12-4 20:11 编辑


    盖俊才

      “乌漂”生活

      主人公身份国际事业公司乌兹别克办事处首席代表。

      工作业绩半年多在乌打开工作局面,按期落实了天然气报关流程,了解了自用气报关及关税减免问题,降低了管输费成本,解决了天然气合理进入管道问题,确保了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实施。

      2009年10月,首都北京硕果累累、秋高气爽,而远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市却已是北风呼啸,满目苍凉。一辆破旧的当地产NEXIA牌汽车停在乌国海关总署大楼前,车上下来一位中国青年,急匆匆地走进大楼。他就是国际事业公司乌兹别克办事处首席代表盖俊才。

      2009年3月,为落实集团公司中亚天然气项目过境乌国的报关、计量、检验、运输及开展乌兹别克天然气购销合同谈判等商务工作,按照国际事业公司的部署,盖俊才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踏上乌国的土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面对无人、无房、无信息渠道的“三无”状态,盖俊才并没有胆怯,开始了边租赁办公场所、边注册公司、边开展商务工作的“乌漂”生活。

      今天,是他本周第五次到乌国海关了。距离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供气的日子越来越近,而过境乌国的管道气首站、末站交接计量等一些问题仍未达成共识。面对重重困难,盖俊才毫无畏惧,拿出“专啃硬骨头”的狠劲和拼劲,马不停蹄奔波于乌国海关、商检、外经贸部和乌国国家石油等政府部门和公司之间。人家一见他进来,有的说要去开一个紧急会议,有的说马上要去内阁汇报。不是一次、两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耐心地一等再等,往往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等人家把别的事情办完了,他再去和人家交流沟通。

      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租住的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他才想起来午餐还没有吃。到楼下路边摊买了份LAVASH(当地的一种卷着碎肉和菜的饼)匆匆吃完,盖俊才又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按照要求安排下一步工作。当他发送完最后一份报告,合上发热的电脑准备睡觉时,时针已指向深夜二三点钟。

      就这样,盖俊才靠着两条腿、一腔热血、冲天干劲,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翻过一座又一座困难的山峰。在大半年时间里,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领域里,他迅速与有关单位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打开工作局面,按期落实了天然气报关流程,了解了自用气报关及关税减免问题,降低了管输费成本,同时配合中乌天然气管道公司完成了中亚管道天然气乌国首站、末站超声波流量计及附属设备的标定和检测工作,顺利解决了天然气合法进入管道问题,确保了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实施。

      当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顺利投产剪彩时,盖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一切艰难困苦已烟消云散。他为自己能够参加这个意义重大的项目而感到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石油人而感到自豪。(通讯员 刘馨)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7 收起 理由
    justbetoo + 7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22 09:23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2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肖坤叶

    “两刀法”绝活儿

      主人公身份国际海外研究中心非洲勘探室副经理。

      工作业绩他科学组织和安排,通过“竖一刀、横一刀”研究筛选,优选出邦戈尔盆地北部缓坡带作为勘探突破口,喜获商业油流,为乍得H区块进入商业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人们常用有“两把刷子”形容人有技能。近几年,随着中国石油在非洲地区的勘探项目捷报频传,一批高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这其中就有找油练就“两刀法”的中国石油国际海外研究中心非洲勘探室副经理肖坤叶。

      虽然他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探索练就“竖一刀、横一刀”的找油方法也不容易。2000年,肖坤叶负责苏丹4区的技术工作,理论确定的钻探区块与专家的结果不一致,最终钻探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事实证明他是错的。为什么看似合理的地质推理会完全错误呢?这让年轻的肖坤叶感到书本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地下情况千差万别,要想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就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这一教训使他终生难忘,时时提醒他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常常超出勘探研究的极限,成功归于精益求精、刻苦探索的人。

      从那以后,他运用辩证法,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提高,在以后的苏丹6区、3/7区和近两年的勘探实践中,虚心向童晓光院士等老专家学习,向科技楷模苏永地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竖一刀、横一刀”找油方法。

      所谓“竖一刀”,就是从地层分析出发,逐层搞清盆地的烃源岩、区域性盖层所在。所谓“横一刀”,即选凹定带,就是根据盆地结构、生烃凹陷和油气运移特点选择可能的成藏带。一旦这“两刀”突破,就是商业性发现。“两刀法”绝活儿是肖坤叶多年的心血结晶。

      乍得H区块的成功勘探,他的“两刀法”功不可没。

      乍得项目是中国石油在海外最大的风险勘探项目。乍得H区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多个西方石油公司做了十几年勘探,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任务艰巨程度不言而喻。肖坤叶还是按砍“两刀”的办法,合理分析数据参数,把握技术突破重点,在规定时间完成既定目标。其间,如果哪天晚上他办公室的灯没亮到深夜,身边的同事会以为他生病了。在他的科学组织和安排下,乍得项目组克服区块面积大、盆地类型多样、构造变形复杂、资料品质差等诸多困难,通过“竖一刀、横一刀”研究筛选,优选出邦戈尔盆地北部缓坡带作为勘探突破口,喜获商业油流,为H区块进入商业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H区块的地质研究也从技术上配合了公司的股权收购谈判工作,使中国石油实现对H区块的收购,从12.5%股份的小股东变成100%权益的大股东兼作业者。(通讯员 杨笑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22 09:23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2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冯洛森

     冯洛森的一天

      主人公身份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公司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301工程队材料员。

      工作业绩每天经手的物资材料、机具设备都有详细记录。20个月,没有错领和漏领一件材料。

      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公司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301工程队,有个人脾气最好、年纪最大。他一天的工作平平常常却紧紧张张,他的岗位普普通通却事关全局。他就是材料员——冯洛森。

      每天早晨,不到6点钟,冯洛森去食堂打饭。早餐很简单:馒头、咸菜、鸡蛋、稀饭。他中意这份简单,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国外能吃到‘家里人’做的饭菜,知足。”

      6时30分,他背着装满资料的工具包,跨上汽车,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营地到现场,7公里路,20分钟到达。冯洛森下车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办理作业票。安全员审票的空当儿,他又出现在施工部,头一天要好的吊车、板车都等着他去带。因为,哪个车用在哪儿,什么车拉运什么,他最清楚。

      7时30分左右装水。对50多岁的冯洛森来说,每天搬运20多桶饮用水,不是件轻松事儿,那可是400多公斤的重量。对此,他没有一句埋怨话,总是打趣说:“这样锻炼身体,不错。”

      拉着水,冯洛森开着轻型卡车开始上午的奔波:301队7个作业点分散在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的末站,而去往末站的道路比较崎岖,沟壑纵横。他一个作业点接一个作业点地送水、发作业票,在颠簸中度过3个多小时。12时之前,他还要找队长询问下午的工作计划,记下要领用的施工机具和材料。

      短暂的午休,冯洛森睡不着,躺在床上,盘算着下午要领用的材料机具,哪些要领,哪些要协调。

      14时,领料。从阀门管件到钢结构螺栓,从带轮子的空压机到手枪钻钻头,冯洛森要将经手的每一批物资材料、机具设备等,从等级型号到使用单位、位置进行详细记录。“其他不算,光我们队施工用料就超过2000吨钢结构,每一片都要经过冯师傅的手。”技术员朱江海说。20个月,冯洛森没有错领和漏领一件材料。

      17时10分,笔者见到刚送料回来的冯洛森。他言语平和:“都是平常的活儿,不值一提。”说着话,他的手机响了,作业点要用管卡。背上那个装满资料的工具包,他再次去送料。

      在阿布扎比场站建设现场,很多人都和冯洛森一样,在辛劳中体味着工作的快乐。他们远离祖国、远离亲人,默默奉献青春、挥洒汗水,浇筑一个个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油一建人。(通讯员 胡杰 刘建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22 09:23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2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吉文(左)和钻井监督亲切交谈

    将心比心

      主人公身份西部钻探阿克套项目经理。

      工作业绩他带领的队伍刷新和打破了多项海外钻井纪录,树立了中国石油海外钻井新形象,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42岁的王吉文现任西部钻探阿克套项目经理,曾转战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埃及和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他带领的队伍刷新和打破了多项海外钻井纪录。

      公司派他去国外挑大梁的时候,海外市场的甲方质疑没有海外管理经验的人怎么能管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王吉文用过硬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技巧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2003年,在阿塞拜疆N-9井施工中,王吉文带领的GW89队只用了27.9天就完成3870米的设计井深,创出阿塞拜疆有史以来最快打井纪录,受到甲方油田总经理的高度评价,为公司赢得了市场,让队伍站稳了脚跟,同时还赢得BZ—1R井的钻探权。

      BZ—1R井是中国石油在海外的一口科学试验井,国内外钻井同行都知道该井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喷、漏、塌、卡问题同时存在,且地层压力极高。为完成这一工程,确保这口井百分之百成功,凭借多年实践经验,他向甲方提合理化建议,并制定各项防范措施,历时一年,圆满完成任务。这口井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彰显了公司品牌,树立了中国石油海外钻井新形象,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一名和他在一起共事的外籍员工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敬业的,但是王吉文这个戴眼镜的中国人是我见过的中国人中最勤劳的。”

      哈国人的习惯是到点下班,哪怕工作干到一半,都会扔下手中的活离开。为调动哈方员工的积极性,王吉文利用哈国重要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组织中哈员工聚会,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或送一束鲜花,或道一声祝福,或给一些关怀,使哈方员工深深体会到团队的温暖与关怀,缩短了中哈员工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中哈员工的友谊,让哈方员工有一种“家”的温馨感和归宿感。

      哈方员工曼哈德的妻子患了严重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可是高达800美元的治疗费让这个大男人急得上火。得知这一消息,王吉文马上组织中方员工为他捐款。当王吉文将捐款送到曼哈德家时,曼哈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卧病在床的妻子不停地说:“感谢中国人,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

      在王吉文的努力下,哈方员工的工作态度悄悄发生着变化。他们的工作主动了,不会把工作干了一半扔下走人了,有时候还主动找点活儿干。当其他井队看到这些变化,询问王吉文有什么灵丹妙药时,王吉文笑着指着胸口说:“将心比心……”

      这个连获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和优秀管理者称号的钻井人,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为了工作,王吉文曾一度成为不爱回家的项目经理,甚至连母亲去世都未能看老人最后一眼。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钻井市场,王吉文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誓言。(通讯员 马廷彦 赵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22 09:23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7: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jigesen 发表于 2011-12-18 15:30
    还有么?

    你还想看?选登,哈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22 09:23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1: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jigesen 发表于 2011-12-19 09:56
    没过瘾怎么办

    你把你的介绍也发上来,我给你加上,让你过过瘾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9 07:03 , Processed in 0.0550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