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石油工程学院前身为油田开发系,组建于1958年7月,1969年9月随学院一起改为工厂,1985年恢复重建,是西安石油大学的主干院系。1995年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专业合并为石油工程专业,1999年创办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优良作风,创建并发展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石油工程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石油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现有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1个联合培养博士授权点(油气田开发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储运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CNPC油层改造重点实验室--高能气体压裂理论与工艺研究室、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研究中心(CNPC石油钻井信息应用技术中心、CNPC高能气体压裂工程技术中心),3个研究所(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所、油气井工程研究所、油气储运工程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在校本科生1551人,学历研究生119人,工程硕士188人。
学院本着“强化基础、发挥优势、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指导思想,以“油气田特征增产措施与提高原油采收率”、“低渗透油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对策”、“石油钻井信息技术”研究为科研特色和优势,1992年以来,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石油企业科技合作项目320多项,获国家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30多项。2002年4月到2006年12月,我院教职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400多篇,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1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共12部,研经费共4361.83万元。
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中心,认真贯彻“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办出特色”的教改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在建精品课程1门;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石油行业的骨干力量。涌现出以张大德、董培基、郝红友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以李允、曾祥红、王潜龙为代表的科技专家,以孙成金为代表的基层技术骨干。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石油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地为建设一流石油主干院系而不懈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