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3307|回复: 6

[资料贴]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8-19 15:3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0-28 10: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0
    推荐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

    测井原始数据采集质量,是测井解释工作的基础。质量监控,是测井现场作业的核心,控制标准参见“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5132-1997)”
    5.1 测井原始资料的一般要求
    5.1.1 图头
    每张测井原图要有规格化的图头格式,规定的各项图头数据必须填写齐全、准确。
    5.1.2 刻度
    各曲线的主刻度、测前、测后刻度记录齐全准确,误差不超过规定标准。
    5.1.3 原始图
    图面整洁,曲线或图象清晰、完整。曲线布局合理,交叉处清晰可辨。
    曲线数值应与已知岩性地层的特征一致,同一地层各种测量曲线的变化应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得出现与井下条件无关的零值、负值和抖跳等畸变。
    各种测井曲线一般应从井底遇阻位置开始测量,遇阻曲线稳定、光滑(不包括放射性测井)。因仪器连接方式或井底沉砂等造成的缺测井段应少于15米。
    进套管鞋以后至少测30米以上曲线(不能在套管中测量的仪器除外),并保证自然伽玛曲线出现明显变化。
    原始图上必须同时记录电缆张力、测速和深度记号。
    5.1.4 重复测量
    各种测井曲线必须首先在测井井段上部变化明显处测量不少于50米的重复测量曲线。与测井主曲线相比较,曲线变化趋势要一致,在井况理想情况下,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误差。重复曲线测量值的相对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A—主曲线测量值;

        B—重复曲线测量值;

        X—测量值相对误差。

    测井过程中若出现特殊显示或与井下条件无关的异常,应立即重复测量,重复测量井段不少于50米。

    5.1.5 测井速度

    各种测井仪的测井速度要均匀,不超过规定的速度值,几种测井仪器组合测量时,应采用最低测井仪器的测速。

    明记录必须记录测速曲线,数字记录必须记录测速数据。

    5.1.6 数字记录

    数字记录与明记录必须一致,测井队在离开井场前应仔细检查,若发现数字记录与明记录不一致,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原始数字记录标签内容应填写齐全,并贴于软盘或磁带上。标签内容包括井号、井段、测量日期、测量单位、文件号,曲线名称等。

    编辑带应按目前资料处理中心能够识别的版本拷贝。各条曲线深度对齐,曲线间的深度误差小于0.4米。软盘或磁带上贴正式标签,标明井号、井段、测量日期、测量单位、文件号,曲线名称、记录密度、软件版本等。

    5.2 测井深度控制

    大陆科学钻探测井深度控制有别于常规石油测井和其它固体矿产测井。后者重点在于卡准目的矿层,一般采用相对深度标准。而大陆科学钻探是研究地壳运动造成的各种地学现象,工程结束后井孔将作为长期的科学观测实验室。各岩性、物性变化或破碎带的绝对深度很重要。因此,大陆科学钻探测井的深度控制将采用绝对深度为主,相对深度为辅的双重标准。深度起算点为地面,不采用石油测井常用的补心高为起算点。

    应在电缆上做磁性深度记号,作为绝对深度的控制标准,而地层或特殊井段(如破碎带)等可用相对深度标准控制。

    做电缆深度记号可参见“石油测井电缆深度记号标定规范(SY/T6251―1996)” 。电缆每25米做一个深度记号,每500米做一个特殊记号。做了深度记号的电缆应定期在深度标准井中检定,每1000米深度误差不得超过0.2米。电缆零长应准确丈量并明确记录。做深度记号或在深度标准井中检定的时间和结果应记录清楚,以供测井监督检查。

    曲线的深度记号记录应齐全准确、明晰可辨。曲线首、尾部分及套管鞋附近不得漏失记号。整条曲线不得连续漏失两个记号。

    在钻井液密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同一口井不同次测量或不同电缆的同次测量,深度误差不超过0.5‰。     

    几种测井仪器组合测量时,同次测量的各条曲线深度误差不得超过0.2米。

    测井曲线确定的表层套管深度与套管的实际下深允许误差为0.5米,与技术套管的深度误差不得大于1‰。如深度误差超过规定,应查明原因,记录在该次测井的技术说明栏中。

    5.3 测井仪器刻度

    只有经过定期刻度及校验且达到合格要求的测井仪器才能用于测井。仪器刻度是保证测井精度的重要环节,应执行“石油测井仪器刻度总则(SY/T5880.1―1997)”及各单项仪器的刻度标准,如下列标准:

    SY/T6031―94         井温测井仪维修与刻度规程

    SY/T6033―94         井径测井仪维修与刻度规程

    SY/T6179―1996       补偿中子测井仪刻度规程

    SY/T6250―1996       密度测井刻度装置技术要求

    SY/T6255―1996       自然伽玛测井仪刻度

    SY/T5129―1996       密度测井仪刻度(代替SY5129―87)

    SY/T6323―1997       中子测井仪刻度

    凡不在井场施工前后做现场刻度的仪器,应出示最近期间的基地刻度记录或证明材料。对井场刻度模块应提供近期基地校验记录。

    某些测井仪器如密度,应增加密度为3.2g/cm3左右的刻度模块,以保证3.0―3.5g/cm3范围内的测量精度。

    5.4 各种单项测井曲线的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5.4.1 双侧向测井

    刻度误差:低值±0.5,高值±50Ω·M

    最大测速:1000m/h

    测量范围:0.2~40000Ω·M

    重复性:±5%或±0.05Ω·M绝对值较大者

    在非渗透层段,深浅侧向曲线应基本重合。

    5.4.2 微球形聚焦测井

    刻度误差:低值±0.2,高值±25Ω·M

    最大测速:600m/h

    测量范围:0.2~8000Ω·M

    重复性:±5%或±0.05Ω·M绝对值较大者

    曲线形态与双侧向曲线趋势应基本一致,但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

    5.4.3 自然电位测井

    刻度误差:测井前后必须记录自然电位灵敏度,其相对误差小于5%

    最大测速:1800m/h

    重复性:基线统一后重复误差应小于2mv

    曲线干扰幅度应小于2.5mv,否则需查明原因。曲线不能受视电阻率影响,否则应单独测量。

    5.4.4 岩性密度测井

    刻度误差:密度±0.025 g/cm3,光电吸收截面指数±0.3b/eV

    最大测速:550m/h

    测量范围:密度1.5~4.0 g/cm3,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0~10 b/eV

    重复性:井壁规则时,密度±0.025 g/cm3,光电吸收截面指数±0.3b/eV

    每次测量时,应同时记录井径曲线以检查井眼不规则对密度曲线的影响。测量的密度值应符合榴辉岩>角闪岩>片麻岩的规律。

    5.4.5 补偿中子测井

    刻度误差:按刻度规范定期对仪器进行车间刻度及基本检定,测井前后用检定器对仪器进行检定。测前检定与基本检定间的误差容限为±2p.u,测前测后检定间的误差容限为±1p.u。

    最大测速:550m/h

    测量范围:-3~70 p.u

    重复性:当测量孔隙度不大于7 p.u时,重复误差容限为±0.5p.u;当测量孔隙度大于7 p.u时,重复误差容限为测量值的±7%。

    5.4.6 自然伽玛测井

    刻度误差:测井前后用检定器对仪器进行检定。刻度值相对误差容限为±5%,测前测后检定的相对误差容限为±10API或±5%。

    最大测速:550m/h

    测量范围:0~1500 API

    重复性: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对比形状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在5%以内。统计起伏相对误差在3%以内。

    5.4.7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

    刻度误差:总量要求与自然伽玛相同,U、Th、K的刻度相对误差在5%以内

    最大测速:360m/h

    测量范围:伽玛总量0~1500 API,U 0~250ppm,Th 0~700ppm,K 0~100%

    重复性:总量要求与自然伽玛相同,其它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对比形状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在5%以内。统计起伏相对误差在3%以内。

    5.4.8 井径测井

    刻度误差:测井前必须用井径刻度器对井径仪进行不少于两点刻度,刻度误差

    ±5%以内。

    最大测速:1200m/h

    测量范围:不小于15~40 cm

    重复性:同次测量井径曲线形状应相同,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在5%以内。进入套管后的测量长度必须超过10米,且井径曲线平直稳定,测量值与套管标定值误差在±0.75cm以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3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victory: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8 20: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石油规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5 12:39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8-12-2 13: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哈  呵呵:victory: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 2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感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7 08:17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3-19 19: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7 08:17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3-19 19: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
    0
    推荐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

    测井原始数据采集质量,是测井解释工作的基础。质量监控,是测井现场作业的核心,控制标准参见“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5132-1997)”
    5.1 测井原始资料的一般要求
    5.1.1 图头
    每张测井原图要有规格化的图头格式,规定的各项图头数据必须填写齐全、准确。
    5.1.2 刻度
    各曲线的主刻度、测前、测后刻度记录齐全准确,误差不超过规定标准。
    5.1.3 原始图
    图面整洁,曲线或图象清晰、完整。曲线布局合理,交叉处清晰可辨。
    曲线数值应与已知岩性地层的特征一致,同一地层各种测量曲线的变化应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得出现与井下条件无关的零值、负值和抖跳等畸变。
    各种测井曲线一般应从井底遇阻位置开始测量,遇阻曲线稳定、光滑(不包括放射性测井)。因仪器连接方式或井底沉砂等造成的缺测井段应少于15米。
    进套管鞋以后至少测30米以上曲线(不能在套管中测量的仪器除外),并保证自然伽玛曲线出现明显变化。
    原始图上必须同时记录电缆张力、测速和深度记号。
    5.1.4 重复测量
    各种测井曲线必须首先在测井井段上部变化明显处测量不少于50米的重复测量曲线。与测井主曲线相比较,曲线变化趋势要一致,在井况理想情况下,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误差。重复曲线测量值的相对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A—主曲线测量值;

        B—重复曲线测量值;

        X—测量值相对误差。

    测井过程中若出现特殊显示或与井下条件无关的异常,应立即重复测量,重复测量井段不少于50米。

    5.1.5 测井速度

    各种测井仪的测井速度要均匀,不超过规定的速度值,几种测井仪器组合测量时,应采用最低测井仪器的测速。

    明记录必须记录测速曲线,数字记录必须记录测速数据。

    5.1.6 数字记录

    数字记录与明记录必须一致,测井队在离开井场前应仔细检查,若发现数字记录与明记录不一致,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原始数字记录标签内容应填写齐全,并贴于软盘或磁带上。标签内容包括井号、井段、测量日期、测量单位、文件号,曲线名称等。

    编辑带应按目前资料处理中心能够识别的版本拷贝。各条曲线深度对齐,曲线间的深度误差小于0.4米。软盘或磁带上贴正式标签,标明井号、井段、测量日期、测量单位、文件号,曲线名称、记录密度、软件版本等。

    5.2 测井深度控制

    大陆科学钻探测井深度控制有别于常规石油测井和其它固体矿产测井。后者重点在于卡准目的矿层,一般采用相对深度标准。而大陆科学钻探是研究地壳运动造成的各种地学现象,工程结束后井孔将作为长期的科学观测实验室。各岩性、物性变化或破碎带的绝对深度很重要。因此,大陆科学钻探测井的深度控制将采用绝对深度为主,相对深度为辅的双重标准。深度起算点为地面,不采用石油测井常用的补心高为起算点。

    应在电缆上做磁性深度记号,作为绝对深度的控制标准,而地层或特殊井段(如破碎带)等可用相对深度标准控制。

    做电缆深度记号可参见“石油测井电缆深度记号标定规范(SY/T6251―1996)” 。电缆每25米做一个深度记号,每500米做一个特殊记号。做了深度记号的电缆应定期在深度标准井中检定,每1000米深度误差不得超过0.2米。电缆零长应准确丈量并明确记录。做深度记号或在深度标准井中检定的时间和结果应记录清楚,以供测井监督检查。

    曲线的深度记号记录应齐全准确、明晰可辨。曲线首、尾部分及套管鞋附近不得漏失记号。整条曲线不得连续漏失两个记号。

    在钻井液密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同一口井不同次测量或不同电缆的同次测量,深度误差不超过0.5‰。     

    几种测井仪器组合测量时,同次测量的各条曲线深度误差不得超过0.2米。

    测井曲线确定的表层套管深度与套管的实际下深允许误差为0.5米,与技术套管的深度误差不得大于1‰。如深度误差超过规定,应查明原因,记录在该次测井的技术说明栏中。

    5.3 测井仪器刻度

    只有经过定期刻度及校验且达到合格要求的测井仪器才能用于测井。仪器刻度是保证测井精度的重要环节,应执行“石油测井仪器刻度总则(SY/T5880.1―1997)”及各单项仪器的刻度标准,如下列标准:

    SY/T6031―94         井温测井仪维修与刻度规程

    SY/T6033―94         井径测井仪维修与刻度规程

    SY/T6179―1996       补偿中子测井仪刻度规程

    SY/T6250―1996       密度测井刻度装置技术要求

    SY/T6255―1996       自然伽玛测井仪刻度

    SY/T5129―1996       密度测井仪刻度(代替SY5129―87)

    SY/T6323―1997       中子测井仪刻度

    凡不在井场施工前后做现场刻度的仪器,应出示最近期间的基地刻度记录或证明材料。对井场刻度模块应提供近期基地校验记录。

    某些测井仪器如密度,应增加密度为3.2g/cm3左右的刻度模块,以保证3.0―3.5g/cm3范围内的测量精度。

    5.4 各种单项测井曲线的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5.4.1 双侧向测井

    刻度误差:低值±0.5,高值±50Ω·M

    最大测速:1000m/h

    测量范围:0.2~40000Ω·M

    重复性:±5%或±0.05Ω·M绝对值较大者

    在非渗透层段,深浅侧向曲线应基本重合。

    5.4.2 微球形聚焦测井

    刻度误差:低值±0.2,高值±25Ω·M

    最大测速:600m/h

    测量范围:0.2~8000Ω·M

    重复性:±5%或±0.05Ω·M绝对值较大者

    曲线形态与双侧向曲线趋势应基本一致,但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

    5.4.3 自然电位测井

    刻度误差:测井前后必须记录自然电位灵敏度,其相对误差小于5%

    最大测速:1800m/h

    重复性:基线统一后重复误差应小于2mv

    曲线干扰幅度应小于2.5mv,否则需查明原因。曲线不能受视电阻率影响,否则应单独测量。

    5.4.4 岩性密度测井

    刻度误差:密度±0.025 g/cm3,光电吸收截面指数±0.3b/eV

    最大测速:550m/h

    测量范围:密度1.5~4.0 g/cm3,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0~10 b/eV

    重复性:井壁规则时,密度±0.025 g/cm3,光电吸收截面指数±0.3b/eV

    每次测量时,应同时记录井径曲线以检查井眼不规则对密度曲线的影响。测量的密度值应符合榴辉岩>角闪岩>片麻岩的规律。

    5.4.5 补偿中子测井

    刻度误差:按刻度规范定期对仪器进行车间刻度及基本检定,测井前后用检定器对仪器进行检定。测前检定与基本检定间的误差容限为±2p.u,测前测后检定间的误差容限为±1p.u。

    最大测速:550m/h

    测量范围:-3~70 p.u

    重复性:当测量孔隙度不大于7 p.u时,重复误差容限为±0.5p.u;当测量孔隙度大于7 p.u时,重复误差容限为测量值的±7%。

    5.4.6 自然伽玛测井

    刻度误差:测井前后用检定器对仪器进行检定。刻度值相对误差容限为±5%,测前测后检定的相对误差容限为±10API或±5%。

    最大测速:550m/h

    测量范围:0~1500 API

    重复性: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对比形状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在5%以内。统计起伏相对误差在3%以内。

    5.4.7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

    刻度误差:总量要求与自然伽玛相同,U、Th、K的刻度相对误差在5%以内

    最大测速:360m/h

    测量范围:伽玛总量0~1500 API,U 0~250ppm,Th 0~700ppm,K 0~100%

    重复性:总量要求与自然伽玛相同,其它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对比形状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在5%以内。统计起伏相对误差在3%以内。

    5.4.8 井径测井

    刻度误差:测井前必须用井径刻度器对井径仪进行不少于两点刻度,刻度误差

    ±5%以内。

    最大测速:1200m/h

    测量范围:不小于15~40 cm

    重复性:同次测量井径曲线形状应相同,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在5%以内。进入套管后的测量长度必须超过10米,且井径曲线平直稳定,测量值与套管标定值误差在±0.75cm以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4-25 10:23 , Processed in 0.0524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