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2045|回复: 1

[海洋快报]中国首次在南大洋布放锚系潜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7 08: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KXQXQXK 于 2009-12-7 08:34 编辑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月6日在距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0海里的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一套锚系潜标系统,这是中国首次在南大洋开展潜标观测,将有助于为全球气候变化寻找依据。

    当地时间6日凌晨2时30分(北京时间5时30分),“雪龙”号刚一驶抵南纬68度32分、东经75度32分的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十几名科考队员便在“雪龙”号后甲板上借助绞车、折臂吊车等设备,将安装调试好的一套锚系潜标系统投放至海平面下650米至350米深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薛宇欢介绍说,这套潜标系统携带着1台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1台温深仪(TD)、1台沉积物捕获器、1个释放器和12个深水玻璃浮球等观测及辅助设备,将对这一海域的海流、温度等进行连续2个多月的观测和取样,计划于2010年2月“雪龙”号再次行驶至这一海域时回收。

    中国自开展首次南极考察以来,始终将南大洋作为考察重点,但在以往的南大洋考察中,主要以走航观测和大面站观测为主,一直没有定点的、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薛宇欢说,海洋锚系潜标系统具有观测时间长、隐蔽、测量不易受海面气象条件影响等优点,特别是在极区海域,由于潜标在海平面下650米至350米深处工作,可以避免受到海面大量浮冰的影响,长时间地记录观测数据并收集样品,弥补中国南大洋考察中的空白。

    南大洋是唯一跨越所有地球经度并东西贯通的大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科学研究表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是南大洋底层水的两个主要生成源地,但作为南极第三大湾的普里兹湾是否也有南大洋底层水形成,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薛宇欢表示,潜标系统记录的数据将有助于科研人员调查南极普里兹湾内的长期水体变化特征与运动过程,获得南大洋底层水是否在普里兹湾生成的直接证据,进一步了解南大洋在全球大洋环流过程中的作用,为南大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及其反馈寻找依据。

    此外,锚系潜标携带的沉积物捕获器能够定时采集海洋上层水体向下层水体输运的沉降颗粒物样品,量化南极海洋有机碳的生产、输出以及再循环效率,这不仅有助于科研人员评估南大洋碳循环变化对中、低纬度碳循环的影响,也将为南大洋碳循环变化对全球二氧化碳收支平衡的影响提供有意义的证据。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8: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怎么上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6 09:12 , Processed in 0.0781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