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他行为一样,共情能力也是与基因、智力双重相关。比如有利他行为的蚂蚁、工蜂,你怎么喜欢,它都没办法和你共情,但你家二哈就可以。所以遇到白眼狼,你别伤心,人家基因如此。
不同的人,基因不同,心理因素更是千差万别,于是,共情的方式和效果,也就大相径庭。举两种极端的例子——
一种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与基因、内分泌相关的疾病。这种人几乎没什么共情能力,法纪性差,伤害别人毫无愧疚感,做了丑事也毫无羞惭感。生活中那种极度自私贪婪、漠视规则和道德、对别人漠不关心、什么都是别人错、自己无论做了什么坏事丑事都振振有词毫无愧色的人,很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这种人十分危险,你得离他们远一点,他们可以为了一点小利,或者是为了找乐子,甚至毫无理由地害人,即使是恩人、亲人,也毫不心软手软。
这种人,虽然基因弄丢了共情能力,但是,作为人类,他们可以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出于自利的考虑,用理性来分析:什么行为是错的,怎么做更利于自己在人群中生存,从而修正行为,作出一些“共情”、利他的言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15岁以前高发,这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很大关系。成年后,虽然他们依旧不能共情,但他们知道在人前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于己有利的。
另一种是讨好型人格。
这种人格不是一种障碍,但也不是健康的。这种人一味地关注他人、讨好他人,情绪过度受别人影响,换句话说,是为别人而活——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具体表现为: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不会拒绝他人,唯恐得罪别人。把自己的情分看作本分,把别人的本分看成情分。缺乏界限感,别人在自己生活里指手画脚时,不懂守住自己的界;为了保持亲密关系过度影响他人时,不知自己破了别人的界。还感到自己总是受到伤害。比如“我都是为你着想”、“我一生都在为你”......诸如此类,这也是不会共情的一种表现。
这两种极端,前者很危险,后者很麻烦。所谓人间中毒,左也是毒,右也是毒,适度才不是毒。
抛开病态不提,只说人类正常的共情、利他行为,也分阶段,归结为四性:
第一层是天性。这是基因带来的共情能力,正常的孩子就有。
第二层是环境性。生活在共情、利他氛围好的环境,相应能力就会提升;反之,则会妨碍相应能力的提升。
第三层是理性。随着知识、社会阅历的积累,人可以在经验、教训中,从功利角度出发,总结出如何共情、如何利他,才能换取相应的回报,取得自己想要的社交效果,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技术。
第四层是自性。基因自带的共情、利他本能,与文化、道德上的共情、利他自觉,已经融为一体。从潜意识里就懂得,所谓为别人考虑,其实是为自己考虑。他们不用推理和分析,天然知道怎样不侵犯他人,怎样避免令人不适。他们关注社会,哀不幸,怒不公,抱不平,这些努力出于自觉;他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成就他人,这些行为发自内心。
真正懂得利他的人,不把讨好看作本分,不把付出看作条件,更不把付出看作施舍。利人利己、合作共赢,是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由软件到硬件的生存本能和行为自觉。
与用户共情,利人利己,合作共赢,是阿什卡的基因,也是企业文化。
无论是油气勘探开发软件及技术服务——
还是管道综合技术服务——
无论是井口气净化与液化——
还是燃气具产品——
从软件到硬件,处处体现利于用户的本能和自觉。
共情与利他,基因本能与心理自觉,你处于哪种情况?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石油 软件 服务 项目 ESSCA 咖啡 公益 文化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