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5490|回复: 0

【最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孙治雷团队2020年度博士后招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5 22:43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0-2-26 16: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一、研究所简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战略性海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任务。坚持以海洋基础地质、海岸带综合地质、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海洋油气地质、深海地质、数字海洋地质六大领域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强和发展海洋探测、数据处理、测试分析、海洋信息技术支撑能力,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防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和海岸带生态文明建设、减灾防灾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

    目前,在青岛市市南区具有核心基地,正在建设青岛蓝谷科研基地和专用码头,具有“业治铮号”“海洋地质九号”两艘调查船。建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中国-荷兰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挂靠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前沿》两个中文核心期刊。设有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有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招收方向

    1、地球物理专业,入站后拟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科研工作。

    2、1名。

    三、具体要求

    1.身心健康、能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品学兼优,无不良道德及学术记录;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截止到申请进站当年底);

    4.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SCI检索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达2.5及以上,或公开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及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可视同SCI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作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可视为博士生第一作者论文。;

    5.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生,取得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一般不超过3年;

    6.申请进站的研究方向须与合作导师承担的项目或从事的专业领域相关;

    7.非在职人员、非本单位职工。

    四、相关待遇

    (一)在站期间,参照在编职工管理,按照专业技术十级岗位兑现工资待遇,月薪1.2万以上,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公积金每月2000以上,如参与野外调查,野外补助按照实际外业天数另外发放。

    (二)在站期间,每人每年享受青岛市提供的住房补贴和生活补贴6万元,总额不超过12万元;出站若留青岛工作,享受青岛市提供的25万元安家补贴。

    四、招聘流程

    (一)接收简历。接收简历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31日,请应聘者在此时间之前,根据本公告要求,下载并填写《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应聘登记表》(见附件),填写完整后发送到邮箱zhileisun@yeah.net,邮件题目发送格式为:姓名-所学专业-学校-应聘博士后,如:李明-海洋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应聘博士后。

    (二)组织面试。人事教育处通知符合应聘条件者到所参加面试答辩,面试答辩采取PPT汇报方式,汇报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主要考核应聘者的专业技基础知识、综合研究能力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治雷

    联系方式:0532-85720106;zhileisun@yeah.net

    地 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62号

    有意者加孙治雷老师微信详询。


    1.png



    附件: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应聘登记表.do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6 06:47 , Processed in 0.0510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