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萝卜锅 于 2019-12-23 10:06 编辑
我们先看看,热量传递的三种形式:传导、辐射、对流。
热的本质是分子无规则振动,也就是热运动。振得越快,就是越热,振得越慢,就是越冷。
热传导,是分子振动的直接传递。女儿坐在爸爸膝盖上,爸爸抖腿,女儿被迫跟着抖,这就是振动的直接传递。
热传导需要分子直接接触,一个一个往下传。
理解热辐射,稍微麻烦点。
分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运动的电荷呢,会产生磁场,运动的磁场又会产生电场,这样循环往复,以波的形式向外飞速辐射传递,这就是电磁波。
电磁波有各种频率,也就是各种节奏。
一个分子大妈跳广场舞做热运动,所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热运动的节奏,被别的分子大妈Get到,就会被带节奏,一起来跳广场舞,这就是热的辐射传递。爸爸和女儿坐在板凳上,爸爸抖腿,振动通过板凳传递给女儿,女儿也跟着振动起来。
这是通过电磁波传热,分子间不用直接接触。
热辐射传播速度是光速,但是,离热源越远,热辐射越稀薄。
热对流就是大杂烩。振动快慢不均,也就是冷热不均的分子们,一旦混在一起,总体讲是热的上升、冷的下降,各种流动混合。宏观效果,就是温度被平均。微观上看,这种热传递情况是,冷热分子之间,碰撞接触传导、辐射传导都在时刻发生。
现在回到前面的问题,爸爸口含输液管的热传递,是否可以达到目的:为女儿输液加温。
先提取关键因素:
简化后:
输液管被加热的,是口腔内的一小段——紫色那段。笔者测算了下,长度大概在70毫米左右。
儿童点滴,大概每分钟40-50滴,取中间值45滴。
一般来说,1毫升水是20滴至25滴,取中间值22.5滴,那么每滴大概是0.04毫升。
那么每分钟输液量:
45滴×0.04毫升/滴=1.8毫升=1800毫米^3
点滴管的内径一般在2.1—3.2毫米之间,中间值是2.65。
考虑到有输液调速器,只要内径在正常范围内,输液速度就可以任意调节。所以,医院没必要准备规格那么全的输液管,又考虑到是为儿童输液,所以偏小一点,取2.5毫米。
那么加热段药液体积:
3.14×(2.5毫米/2)^2×70毫米=343.4毫米^3
所以药液在加热段停留的时间大概是:
343.4毫米^3÷1800毫米^3/分钟=0.19分钟
60秒/分钟×0.19分钟=11.4秒
我们知道,温差越大,热传递越快。
假设医院的环境温度是18℃,也就是刚刚达到供暖最低标准。人口腔的正常温度大概在36.3℃~37.2℃,我们取37℃。
那么环境温度、口腔温度的温差是:19℃。
这个温差不大,所以加热效率较低,再考虑到药液只能加热短短11.4秒,又考虑到水的比热容比较高,升温比较慢,所以,嘴加温的输出温度,不会比输入温度提高很多。
最简单的实验:把18℃的水倒在手心里,或者含一口水在嘴里,数12秒后,你还是能轻松感知水比体温低。
何况,口含输液管加热,还隔着输液管壁呢,塑胶导热效率不高。
所以,这位爸爸的输出药液温度,乐观估计也就在30℃上下。
输出后,接下来的旅程,又是18℃的室温了。
最直观的,输入18℃,经过11.4秒钟加热到30℃,随后再次暴露在18℃的环境中——管壁导热性、药液比热和流速都一样,岂不是再过11.4秒,药液又会从30℃降低到18℃?
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加热和降温的条件不同:
1、温差不同。输入时,是18℃的药液进入37℃的环境,温差19℃。而输出时,是30℃的药液进入18℃的环境,温差12℃。两相对比,就温度变化快慢来讲,应该是升温略快,降温略慢。
2、环境不同。加热段,是口腔唾液充分、直接接触管壁,更利于热传导,热辐射也更集中;而输出段——浅蓝色那段,只是暴露在空气中,更多靠热辐射散热,热传导效率相对较低。
所以,相同的时间,也就是11.4秒,药液温度不会降回18℃。
那么,爸爸的温度,能传导到女儿血管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