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1-11 00:20 |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

楼主 |
发表于 2019-10-23 2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购入中华书局影印版晚清王先谦《漢書補注》,1983年一版,2018年四刷,止印了8400册。什么概念?
凡三十五年,售不足万册。什么概念?
如果按照当下看唐七、看刘慈欣、看小四、看韩寒的原则,竟是不能活人了。
《漢書》最被人诟病的《古今人表》引孔子一段话,叫做: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清人钱大昕曾点评《漢書》“乱入”古人却不涉及当朝的这一表,说:
今人不可表,表古人以为今人之鉴。俾知贵贱止乎一时,贤否著乎万世。失德者虽贵必黜,修善者虽贱犹荣。后有作者继此而表之,虽百世可知也。
我不是空掉书袋,而是希望我们大家明白:事情并非都能折算成商业价值,更难说折算成短期商业价值。这件事,从东汉班固就懂得,传而至今,我们却好像不知道了、不理解了。
漢書存世,及今一千九百年有余,现在能读的人确实少了,但是绵延近两千年而不息者并非只是留存了我们古人的故事而已,——历史如果仅仅是留下一些典故,那也算不得历史了,——更为贵重者,恐怕是看透了世道轮回和人性复杂。
即如《兰亭集序》,有一点也说的很清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做事情”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你争再多的富贵也是一时一世而已,只有做了些事情可以让这几十年变得因为你存在过而有了不同。现在的领跑者——我仅仅说文学方向——连贾平凹、陈忠实的水平还不及,更何谈流芳百世,只怕十年都是一个门槛儿。没错儿,他可以一年就挣了我们一辈子挣不来的钱,但是他一辈子也没在他的领域做出件像样儿的事儿。富贵在他身上,还不如破袄披在穷人身上的作用大一些。
我在成都,身无寸缕、友无合抱,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加最底层。但是我并不觉得自己就比别人更多顾虑,甚至还有了“光脚的还怕穿鞋的”那种豪情:怕个鬼,你已经不可能比今天更到底了!
但是,我仍然坚持我的超越性,至少我坚持我做事要考虑的比钱多一点儿、比效益多一点儿。没钱,我现在也饿不死;有钱,我现在也不可能大富大贵。所以不去做那些大多数人做的“生意”了,“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the gate is wide and the way is broad that leads to destruction, and there are many who enter through it. For the gate is small and the way is narrow that leads to life, and there are few who find 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