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虽是实习报告集,但质量却不容小觑。其“构造”章节,分述了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壳运动、造山运动、褶皱形成、断层影响等,还针对国外地质学家的在华工作,进行了理论评述和补充修订,是中国近代地质调查与研究的里程碑。
1918年,李四光以论文《中国之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1920年,美国地质学家葛力普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在华26年间,传入西方地槽学理论、脉动理论,培养了黄汲清、程袼祺、卢衍豪、许杰、杨钟健等一批卓越的地质学家。
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同年,翁文灏出席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发表《地震对中国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得到广泛点赞,被选为大会副主席。
1926年,翁文灏发表《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提出和论述了“燕山运动”,开创了我国构造运动分期的原则。
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首创性提出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引起全球性的构造规律,初步建立以水平运动为基础的活动论构造,为启迪和发展地质力学,奠定了思想基础。1928年,李四光完成“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筹建任务,并成为首任所长,成为中国地质学创建人之一。
1928年,张文声考取芝加哥大学地质系研究生,他后来成为我国“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派”倡导者。
1929年,丁文江发表《中国造山运动》。
同年,瑞士构造地质学家海姆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引入造山运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发表多篇涉及四川、西康、云南的地质学论文。
1930年,陈国达进入中山大学地质系,他后来成为我国“地洼学说学派”倡导者。
1931年,李四光发表《中国东南部古生代后期之造山运动》。
1933年,黄汲清留学瑞士,先入伯尔尼大学,后转浓霞台大学,专攻地质构造学。他后来成为我国“多旋回构造运动学派”的倡导人。
1934年,张文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在李四光指导下工作,他后来成为我国“断块构造学派”的倡导人。
1907年到1934年,英国地质学家勃朗多次考察我国西南,发现腾冲火山群、打鹰山火山群,奥陶纪和志留纪动物群,红色地层分布等。
1936年,美籍德国地质学家米士来华,先后任中山大学、西南联大构造地质学教授,提出澄江运动、晋宁运动等概念,著有《云南构造史》。
同年,高平从中国东南部中生代默契花岗岩侵入现象入手,论述了花岗岩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谢家荣发表两篇论文,把中国造山运动划为五幕,1941年张文佑划为三幕,1945年黄汲清又划为五期。
自1937年起的10年间,谢家荣、边兆祥、郭文魁、刘国昌、米士、喻德渊、李树勋先后对江西、广东、安徽、陇南、滇北、湘西、云南、淮阳、祁连山等区域的造山运动进行了考察和论述,李四光、黄汲清对震旦运动做出了重要研究。
这些工作,为中国早期地质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1939年,李四光著成《中国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