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生命需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说人话就是吃喝拉撒(植物也有)。这就离不开液体运载物质在体内流动,实现新陈代谢。水保持液态的温带非常宽,从0℃—100℃ 都可以保持液态。如果生命液体很容易冻结,或很容易蒸发,那么,生物的存活温带就太窄。温度稍高稍低,就灭绝了。
4. 水是一种溶解性很强的溶剂。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生命必须的那些物质,溶解在水中,才得以顺利地运送、交换,反应,完成生命的构造和新陈代谢。
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地球上,一切生物过程都离不开水。水是生物分子的天然溶剂和自然生存环境,水也是生物分子的一部分——从结构到功能,水用它的极性构架了生态环境,构建了生物分子,决定了生物分子的性质和作用。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还得从电负性说起。
还记得生物元素四大金刚吧,它们的电负性如下:
氢 2.2,碳 2.55,氧 3.04,氮 3.44。
前面说了,所谓电负性,就是吸引异性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那么,两个不同的元素合体,由于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电负性差),所以成键就不同。一般规则:
电负性差<0.5,抢电子的能力差不多,电子公平共价共享,键是非极性的。
差别在0.5~2.0,抢电子的能力相差明显,电子非公平共享,键就是极性的。
差别>2.0,高下立现,一方独霸电子,搞成了离子,不再共价,键当然是极性的。
当然,仅仅考虑两个原子,只是最简单的情况。三个原子一台戏,多个原子就复杂到不知哪里去了。在多原子的分子中,每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电负性,而且还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可以拍一部甄嬛传。不过,如果只是为了从理论上阐明水的作用,简单考虑就足够了。
OK,学了这么久,该考试了。请听题——
水的氢氧键的电负性差为0.84,氢氧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
对,是极性键。
这个答案很重要!
首先,氢氧键的极性导致了一个特殊的极性作用力的产生,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氢键。正是氢键,决定了水的神奇特点。
一个水分子,是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H2O。电子偏向氧原子,于是氧原子这边,电性就偏负一点。而氢原子那边,核底裤都露出来了,电性就偏正一点。上文讲过,这三个原子不是呆板的直线排列,而是形成104.5度角。角状对称。大概就是米老鼠的脑袋那种形状,一个氧原子是头,两个氢原子就是俩耳朵。于是,氢氧键的极性就转化为水分子的“极性”。一块燕尾状小磁体就诞生了。
水分子的极性比较明显,而且是一负两正,十分别致。这一招鲜,水分子玩出了很多神奇的花样。
我们先来看看氢键到底咋回事儿。
水分子中氢原子带着正电,自然会寻找其他分子中的负极,并勇敢地往上冲,让分子黏在一起。
氢虽活泼多情,却并非来者不拒,只有遇到氧、氮、氟这些电负性很高,又带“孤对电子”的原子时,才能感受生命大和谐,产生氢键这种特殊的极性作用力。
孤对电子。看着像生客,其实是熟人。说的就是在原子大楼外层游荡的那些闲散电子。
同样在外层游荡,怎么区分谁闲散,谁不闲散?
其实很好区分。化学老师告诉我们,游荡在外层的电子,叫“价电子”。而原子能干啥,就取决于价电子。
价电子也有区别。有的价电子是单身狗,嗷嗷想找别的电子配对。所以,原子合体时,那些还没配对、不满足的电子,就积极主动搭桥、成键。态度积极、干事成事,当然不能叫闲散电子。
而有些价电子,已经配了对,和爱人住同一个标间,比较满足了,不想成键。这就成了闲散电子。因为它们没成键,于是称“孤”。又因为他们本身是成对儿的,所以就叫“孤对电子”。
下面掌声欢迎碳、氧两位原子来为我们现身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