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487|回复: 0

黄河三角洲重生:石化军团布局东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1 13: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8-25 21: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中国经营报 8月24日讯 从东营市区驱车往北,高速公路两旁是绵延不断的大片盐碱滩和湿地,只有低矮的灌木顽强地生长着,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低空盘旋,除了默默地矗立在荒野上那一座座石油钻井架之外,几乎不见人烟。这是黄河三角洲最常见的风景。
      大约一小时后,车子驶下高速公路,进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与所有刚刚起步不久的开发区一样,除了少数几栋政府办公物业外,这里四周一片空旷。

      但正是这片乍看毫不起眼的地方,将要承担起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龙头的重任。

      巨头助推

      一道长达7020米的引桥深入渤海湾,引桥尽头矗立着数座崭新的多功能起重机,这是今年4月26日刚刚通航的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两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

      累计投资近15亿元的扩建工程,结束了东营市“有海无港、有港无航”的历史。在此之前,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东营港,实际上是中国石化(600028.SH)旗下胜利油田专用的油码头,只有8个1000吨~3000吨级的泊位。

      实际上,强大的“外援”早已登陆。2008年9月4日,另一石化业巨头中海油(0883.HK)与东营市签署合作协议,收购东营港现有两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同时投资建设两个5万吨级、两个5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以及中海油物流园一期工程(包括100万立方原油、燃料油和14万立方成品油罐区及13万平方米堆场)。

      该协议还规划开发中海油工业园,将建设千万吨级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两大项目,配套兴建25万吨级“岛式”油码头。

      据悉,这个集炼化一体化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及渤海油田专业服务与海洋工程基地于一体的庞大计划,总投资高达450亿元。中海油因此一跃成为迄今为止黄河三角洲开发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除炼油、乙烯两大项目正进行可行性研究外,其余已陆续进入设计和土建施工阶段,新码头的引桥就是开发区与中海油共同投资的,引桥一侧还预留了位置修建输油管道。

      电业巨头大唐发电(0991.HK)也决定“空降”前来。该公司预计在该开发区内投资220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项目,其中包括投资25亿元兴建97公里长的疏港铁路。

      早在2006年4月即获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其起步区10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重点培育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中海油和大唐发电相继强势介入,让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黄河三角洲优先发展区,一时信心大增。

      三次转折

      无论从地理还是经济意义上说,年轻的东营市都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多年来也是黄河三角洲开发最有力的推动者。

      1983年10月,东营建市,当时主要是为了支持规模日益庞大的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开发需要。

      建市不久,尽管胜利油田仍如日中天,但当时的山东省和东营市主管官员们已颇有远见地意识到:因油而兴的东营,将来会不会油枯城衰?

      现任东营市政府调研室副调研员的张月锐,1989年调入东营市,他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是他主要的研究课题。

      据张忆述,1992年山东省已将黄三角开发与建设“海上山东”并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1996年又将其列入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而更重要的转折出现在1999年。

      当年5月,中国工程院、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等7家单位在东营召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研讨会”,会后,卢良恕、蒋民宽、相重扬、江泽慧等四十多位院士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设立“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此举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2001年3月,“发展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标志着黄三角开发正式进入国家决策。2006年3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再次提到黄三角开发。

      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黄三角开发历来备受省和国家重视,作为黄三角中心城市的东营,过去20多年来却至少错过了三次大好发展机遇。

      早在1984年,同属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就列为国家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也于1991年增列为开放城市,而直到1993年3月,东营市(不含所辖县区)才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期只能享受最低层次的优惠政策。错过大开放机遇,使得东营无法放手利用外资,提升产业层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国家先后将石油化工产业列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国家又通过炼油乙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先后在环渤海北、西、南三线布局了一系列石化大项目。但坐拥第二大油田的东营市,石化产业却乏善可陈。

      张月锐认为,除了胜利油田的原油加工指标由国家统一调配,留在东营的指标很少,使大型石化项目缺少原料保证外,东营争取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公司投资的力度不够,港口、铁路等交通条件欠发达,也是关键所在。

      “我们逐步认识到,纳入省和国家规划只是对黄三角开发思路的认可,能不能真正发展起来,不仅需要我们埋头苦干,还需要国家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一度抽调到东营市“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简称黄三角推进办)任职的张月锐说。

      不当巴库第二

      近几年来,困扰东营的交通基建瓶颈陆续被突破,原本处于山东半岛“经济未稍”的东营,逐步获得区域枢纽地位。而以“四区一域”为载体打造的石油能源战略储备,现代精细化工、新能源等八大产业基地,也初现规模。

      种种努力终于获得认可,今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牵头,中央25个部委一行约80人组成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专题调研组,终于到达东营。

      在向此次国务院各部委专题调研组提交的《请求国家给予支持的政策建议》中,东营市政府的最大愿望就是,国家允许东营开展土地管理改革试点。

      资料显示,东营拥有未利用国有土地452万亩,其中四分之三为万亩以上成片土地,黄河每年还会新造陆地1.5万亩。这些土地大多为荒碱地,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却正好是土质要求相对不高的工业厂房的低成本用地。不过,受到国家对建设用地规模的严格控制,东营土地资源的优势一直未能发挥。

      但大规模、高强度的产业开发,会否让黄河三角洲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受,有违高效生态经济的初衷?

      东营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高琼回应称,东营将采取工业园集聚开发方式,重点发展区域控制在500~6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还不到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的东营市的一成,其他地区仍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这也是黄三角与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周边城市发展模式的最大分野。

      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是东营市的另一主要政策诉求。

      东营市希望国家能支持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和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建设重大基础设施、解决油田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我们不想步前苏联著名油城巴库油枯城衰的后尘,而要向矿衰城兴的美国休斯敦学习,要趁现在经济条件还不错,抓紧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及早转型。”高琼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25 09:04 , Processed in 0.0732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